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易混易错梳理】1.认为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信息传遍是双向的,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并不一定沿食物链从低菅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2.误认为能量金字塔中每一塔级只包含一种生物,或者认为能量金字塔中生物仅构成一条食物链能量金字塔中每塔级应代表个营养级环节,由塔底至塔顶依次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每一塔级所包含的生物可为多个物种,如初级消费者环节中可包含所有植食动物(如图示金字塔中乙内所有植食动物),故能量金字塔中各环节可形成复杂的食物网,而不是只形成一条食物链3.误认为自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
2、量是指各级消费者在进行同化作用时所同化的物质中含有的能量总和。某消费者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原本未被该消费者吸收利用故不能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而应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4.物质循环中的物质就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而非其组成的化合物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6.在碳循环中生产者只起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绿色植物既能固定二氧化碳,又能通过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7.认为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信息传递不仅仅存在于生物成分之间,也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8.误认为只要增加新物种
3、就会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新物种有时会导致生物入侵,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9.认为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且二者一般呈负相关。10.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种类数量大,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使之变废为宝,使农业生产节源增效以寻找新的农村经济増长点。常用的方法有:(1)用于饲养牲畜。农业秸杆经过加工可用于牲畜的粗饲料或用石灰水浸泡消毒软化后,以尿素或碳酸氢氨作氨源加工而成的氨化饲料,用于饲喂牛等反当家畜。(2)用于堆肥或沼气发酵。将切碎的各种作物秸杆混掺以适量的人畜粪尿,作高温堆肥
4、,经过短期发酵,使人畜粪便中的致病菌、完成生虫卵,各种秸杄中隐藏的植物害虫,病原体以及各种杂草种籽等大量杀死,然后再投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沼气。(3)用于蚯蚓养殖业。以农业秸杆、禽畜粪便作为蚯蚓食料。(4)秸杆还田植物。【易混易错通关】1.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图2为相关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缺少两个箭头,分别是“无机环境丁”以及“甲丙”B.图1中的丁、丙分别和图2中的A、E相对应C.图1中的甲对应图2中的D、C、BD.Pb、Hg等有害物质在图中乙和E中积累相对较多2.甲、乙、丙、丁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金字塔,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
5、错误的是( )A.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基本呈现图丙所示形态B.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征,能量金字塔通常呈现图丙所示形态C.可用图乙表示某些生物数量金字塔D.生态金字塔中每一层代表一个营养级,分解者不包含在其中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a-b-dB.甲含有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乙的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D.甲营养级同化能量的10%20%会被乙营养级捕食4.碳是构成生物体的“核心元素”,生物体和大气中的碳含量都长期处于稳定的
6、状态,这离不开碳循环的平衡。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碳循环又叫碳反应,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的特点B.根据生物富集效应,最高营养级中含碳有机物的浓度最高C.碳循环的进行离不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中参与碳循环的生物是生产者和分解者,而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破坏了碳循环的平衡,加剧了温室效应5.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未分解叶和半分解叶在69月份进行了室外实验。将未分解叶、半分解叶分别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同种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
7、下表。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不同处理蒙古栎杨树红松白桦未分解叶2.445.944.797.30半分解叶7.209.428.715.23A.实验所选择蚯蚓的生长状况需基本一致,其目的是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据表分析,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分解者,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能促进能量的流动和循环D.蚯蚓偏好杨树的半分解叶,在红松和蒙古栎林中种植杨树可以增加蚯蚓的数量6.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
8、面积B.多食牛肉、少吃野菜,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中草地面积的占用C.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远小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D.生态足迹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7.白头叶猴是世界珍惜保护动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仅存于广西。保护白头叶猴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B. 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易地保护C. 建立白头叶猴精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保护D. 通过立法降低盗猎速度来进行保护(多选题)8.在缅甸东部及老挝北部,分布着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开始大肆垦伐雨林种植橡胶,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橡胶纯林的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