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文件编号: */B25-2007 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版次: B01 页码: 1/4 1/ 1目的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要求。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用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的分析管理。3、名词解释3.1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3.2 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值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3.3 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3.4 再现性:是由不同评价人,采用相
2、同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测量平均值的变差。3.5: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4、职责4.1 质保部负责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4.2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测量分析计划。4.3 各部门负责执行分析计划。5、工作描述5.1 确定计划5.1.1 质保部负责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规定各种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和内容、负责部门及人员、进度要求等。5.1.2 管理者代表批准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5.1.3 质保部分发至相关部门。5.1.4 各部门执行分析计划。5.2 测量系统分析频率。5.2.1 生产部在控制计划中用于生产控制的计量器具, 购买时及修理后都要进行系统分析。5.2.2
3、技术部门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时,在控制计划中用于各工序的计量器具要进行系统分析。5.3 分析内容5.3.1 稳定性分析5.3.1.1 选取样品并确定其相对于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对每个样品单独测量并绘控制图。5.3.1.2 定期(天、周)测量样品 2-3 次。决定样品的数量和频率时考虑的因素有:检定周期、使用频率、修理次数、工序的重要性和使用环境等。5.3.1.3 、点不能超出上、下控制线。、连续 3 点中不能有 2 点在 2-3 或(-2)-(-3)区域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4、-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文件编号: */B25-2007 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版次: B01 页码: 1/4 1/ 、连续 5 点中不能有 4 点落在 1 以外区域内。、不能有 7 点(或更多点)落在控制中心线的同一侧。、不能有 7 点(或更多点)持续上升或下降。5.3.1.4 凡呈现不稳定状态(失控)时,必须对量具进行校准或维修。5.3.1 偏倚分析(采用独立样本法)5.3.2.1 选取样品并确定其相对可追溯的基准值,参见“量值传递系统图”。5.3.2.2 由一位操作员 (评价人)以常规的方式对每个样品测量10 次,并计算
5、 10 次的平均值,此值即为“观测平均值” 。5.3.2.3 计算偏倚:偏倚=观测平均值基准值过程变差 =6 偏倚%=(偏倚 /过程变差) 100% 过程变差无法求得时,可用规格公差代替,这样“偏倚”的计算公式中分式中分母使用“规格公差”代替。5.3.2.4 偏倚接受基准:、对测量重要特性的,其系统偏倚%10%时接受;、对测量一般特性的,其系统偏倚%30%时接受;、偏倚 %30%时拒绝接受。5.3.2.5 偏倚分析记录于 “ 量具偏倚分析报告 ” 。5.3.2.6 分析结果 :如果偏倚较大,查找以下几方面可能原因、基准值有误差,检查基准值测量程序;、仪器有磨损;、仪器调整不正确。5.4重复性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 2022 测量 系统分析 控制程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