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现代扫描电镜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收集 .pdf
《2022年现代扫描电镜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收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现代扫描电镜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收集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扫描电镜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吴立新,陈方玉(武钢技术中心湖北 武汉430080)摘 要: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环境扫描电镜(ES2EM)及其附带分析部件如能谱仪、EBSD装置等的原理、 特点和功能,并结合钢铁材料研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环境扫描电镜;能谱仪; EBSD装置中图分类号:TG115. 21+5.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 4371(2005) 06 - 0036 - 05Development of Modern S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terial ScienceWU Li2
2、xin ,CHEN Fang 2yu(The Technology Centerof WISCO ,Wuhan 430080 ,China)Abstract :Thepresentpaper introducesthe basic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of the 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especiallyof the EnvironmentalSE M andits access ories such as EDS and EB2SD etc. ,and als o discussesthe applicationof th
3、e modern SE M in the materialscience.Keywords:environmentalSE M ;energy dispersive X - ray spectrometry ;electron backscatterdiffraction收稿日期:2005 - 08 - 02作者简介:吴立新(1966 -) ,男,湖北红安县人,高级工程师.1 扫描电镜原理扫描电镜( 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e,简写为 SE M)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浓缩了电子光学技术、 真空技术 、 精细机械结构以及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 。成像是采用二次电子或背散射电
4、子等工作方式 ,随着扫描电镜的发展和应用的拓展,相继发展了宏观断口学和显微断口学。扫描电镜是在加速高压作用下将电子枪发射的电子经过多级电磁透镜汇集成细小(直径一般为 15nm)的电子束 (相应束流为10- 1110- 12A) 。在末级透镜上方扫描线圈的作用下,使电子束在试样表面做光栅扫描 (行扫 + 帧扫) 。入射电子与试样相互作用会产生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X 射线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的二维强度分布随试样表面的特征而变(这些特征有表面形貌、成分、 晶体取向、电磁特性等等) ,将各种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按顺序、成比率地转换成视频信号,再传送到同步扫描的显像管并调制其亮度 ,就可以得到一个反应试
5、样表面状况的扫描图像1。如果将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即转变成数字信号,就可以由计算机做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扫描电镜主要是针对具有高低差较大、 粗糙不平的厚块试样进行观察,因而在设计上突出了景深效果 ,一般用来分析断口以及未经人工处理的自然表面 。扫描电镜的主要特征如下:(1)能够直接观察大尺寸试样的原始表面;(2)试样在样品室中的自由度非常大;(3)观察的视场大;(4)图像景深大,立体感强 ;(5)对厚块试样可得到高分辨率图像;(6)辐照对试样表面的污染小;(7)能够进行动态观察(如动态拉伸 、 压缩 、 弯曲 、 升降温等 );(8)能获得与形貌相对应的多方面信息;(9) 在不牺牲
6、扫描电镜特性的情况下扩充附加功能 ,如微区成分及晶体学分析。63综述与评论WISCO TE CHNOLOGY 2005,43(6)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传统扫描电镜的主体结构如图1 所示2 。图1传统扫描电镜的主体结构2 近代扫描电镜的发展扫描电镜的设计思想早在1935年便已提出,1942年在实验室制成第一台扫描电镜,但因受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进展一直很慢。1965 年 ,在各项基础技术有了很大进展的前
7、提下才在英国诞生了第一台实用化的商品仪器。此后 ,荷兰 、 美国、 西德也相继研制出各种型号的扫描电镜,日本二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生产出扫描电镜,中国则在 20 世纪 70 年代生产出自己的扫描电镜。前期近 20 年 ,扫描电镜主要是在提高分辨率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80 年代末期,各厂家的扫描电镜的二次电子像分辨率均已达到4. 5 nm。在提高分辨率方面各厂家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1) 降低透镜球像差系数,以获得小束斑;(2) 增强照明源即提高电子枪亮度(如采用LaB6 或场发射电子枪) ;(3) 提高真空度和检测系统的接收效率;(4) 尽可能减小外界振动干扰。目前 ,采用钨灯丝电子枪扫描电镜的
8、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3. 5 nm;采用场发射电子枪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可达1 nm。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各厂家又相继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和信息处理。2. 1场发射扫描电镜采用场致发射电子枪代替普通钨灯丝电子枪 ,这项技术从1968年就已开始应用,由于该电子枪的亮度 (即发射电子的能力) 大为提高,因而可得到很高的二次电子像分辨率。采用场发射电子枪需要很高的真空度,在高真空度下由于电子束的散射更小,其分辨率进一步得到提高。近几年来 ,各厂家采用多级真空系统(机械泵 + 分子泵+ 离子泵 ) ,真空度可达10- 7Pa。同时 ,采用磁悬浮技术 ,噪音振动大为降低,灯丝寿命也有增
9、加。束流稳定度在12 h 内 0. 8 %。场致发射扫描电镜的特点是二次电子像分辨率高,如果采用低加速电压技术,在 TV 状态下背散射电子(BSE) 成像良好 ,对于未喷涂非导电样品也可得到高倍像。可以预期 ,场发射扫描电镜将对半导体器件、 精密陶瓷材料 、 氧化物材料等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2.2 分析型扫描电镜及其附件所谓分析型扫描电镜即是指将扫描电镜配备多种附加仪器,以便对被测试样进行多种信息的分析 ,其附件一般有如下几种。2. 2. 1 能谱仪附件能谱仪(即 X 射线能量色散谱仪,简称EDS)通常是指X 射线能谱仪 。自能谱仪在20 世纪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普遍推广以来,首先是在
10、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仪器上得到应用,其优点是可以分析微小区域(几个微米 ) 的成分 ,并且可以不用标样 。能谱仪收集谱线时一次即可得到可测的全部元素,因而分析速度快,另外 ,在扫描电镜所观察的微观领域中,一般并不要求所测成分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所以 ,扫描电镜配备能谱仪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并且其无标样分析的精确度能胜任常规研究工作。目前 ,最先进的采用超导材料生产的能谱仪,分辨率达到了515 eV ,已超过了 25 eV 分辨率的波谱仪,这是目前能谱仪发展的最高水平。能谱仪主要是用来分析材料表面微区的成分 ,分析方式有定点定性分析、 定点定量分析、 元素的线分布 、 元素的面分布。例如夹杂物
11、的成分分析 、 两个相中元素的扩散深度、 多相颗粒元素的分布情况 。其特点是分析速度快,作为扫描电镜的辅助工具可在不影响图像分辨率的前提下进行成分分析 。分析元素范围为B5 U92。可测质量分数 0. 01 %以上的重元素,对 0. 5 %以上的元素有比较准确的结果,主元素的测量相对误差在5 %左右 。像 B、 C、 N、 O 这些超轻元素则跟波谱仪一样 ,检测灵敏度较低,难以得到好的定量结果 。目前采用超薄窗口甚至是无窗口的探测器,对 B、 C、 N、 O 检测的灵敏度有较大的提高。73吴立新 ,等 现代扫描电镜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武钢技术 2005年第43卷第6期名师资料总结 -
12、-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2. 2. 2 EBSD 附件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有些材料工作者在扫描电镜上发现了背散射电子的衍射现象,由于这些衍射花样与所测单晶体的晶体结构有关,便将其用作材料的结构研究。直到 90 年代中期,有些厂家针对背散射电子衍射作用制作了专门的探测器并引进计算机技术,形成了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技术,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EBSD (电子背散射衍射 ) 。EBS D 主要可做单晶体的物相分析,同时提
13、供花样质量、 置信度指数、 彩色晶粒图,可做单晶体的空间位向测定、 两颗单晶体之间夹角的测定 、 可做特选取向图、 共格晶界图、 特殊晶界图 ,同时提供不同晶界类型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 ,即多晶粒夹角的统计分析、 晶粒取向的统计分析以及它们的彩色图和直方统计图,还可做晶粒尺寸分布图,将多颗单晶的空间取向投影到极图或反极图上可做二维织构分析,也可做三维织构即 ODF 分析 。EBSD 会因测试条件而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在所测单晶体完整并且没有应力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背散射衍射花样,试样必须平整并且始终要保持与入射电子70 的空间位向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衍射锥面向接收的探测器,否则 ,探测器接收不到衍射的
14、信号 。也就是说当试样存在应力时不宜做E BSD 分析 ,试样粗糙不平时也不能做E BSD 分析。另外 ,背散射电子的信息来自于试样表层几个纳米的深度、 几个微米的宽度,因而,EBSD只能做几个微米以上大小晶粒的分析。诸如析出相及晶界相之类的分析,采用E BS D 则难以收集到衍射花样 。也就是说EBSD 面向微米级的晶粒,主要是用做微米级的机理研究。而 X 射线衍射仪主要是针对大块试样和粉末压块试样,并且对有应力的试样仍可进行物相分析和织构分析,可测定应力的大小,这是EBSD力所不及的 。2. 2. 3 波谱仪附件波谱仪 (即 X 射线波长色散谱仪,简称 WDS)本是随着电子探针的发明而诞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现代扫描电镜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收集 2022 现代 扫描电镜 发展 及其 材料科学 中的 应用 收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