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态中心学科简介 .pdf
《2022年生态中心学科简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生态中心学科简介 .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简介二级学科中文名称:环境科学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Science一、学科概况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03 年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中名列第二。“ 环境科学 ” 学科 2011 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环境科学学科主要依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PTS 相关研究的单位之一, 在环境分析化学、 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满足国家环境保护重大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0 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考核中获得优秀实验室。本学科培养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其未来发展目标是立足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在环境分析方法、环境过程、污染控制和生态毒理学研究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环境化学研究的某些关键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 在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环境安全相关的研究领域服务于国家目标,为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学科点拥有5000 m3的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值累计约7400多万元,其中公用平台仪器设备资产累计约3000 万元人民币。研究人员总计 68 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研究员 20
3、人。先后有 8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9 页 - - - - - - - - - 2 划” 入选者 10 人。以江桂斌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 ” 创新群体于 2007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 2009年顺利通过中期考评,以优异成绩获得延续资助。在过去五年中, 本学科培养点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 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 项,973 项目 2 项、8
4、63 课题 12 项、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2 项、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1 项、杰出青年基金 4 项、重点基金 7 项、面上基金(含青年)83 项、以及中科院创新群体1 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13篇,其中 SCI 收录期刊 597篇,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5 篇、Environ. Sci. Technol. 31篇、Anal. Chem. 16篇。五年中共申请专利104 项,已经获得授权21项;研制出 6 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分析仪器,部分实现产业化并推广应用;研制的土壤PCB 标准物质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出版中英文专著 7 部;组织和承办
5、了22 次国际和双边学术会议。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长江学者成就奖 1 项、中国分析测试学会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 项。学科点始终把人才战略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以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带动学科点的发展, 近 5 年新引进的人才超过本培养点研究员数的 50%, 每年的青年学术年会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了重要讲坛。2006 年以来,本学科培养点举办多次国际国内会议,江桂斌院士等在国外著名大学讲学或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多次做报告,并承担了诸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接收国外访问学者13 人,促进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设立指导小组, 共同指导研究生论文工作。生态环境研
6、究中心对在读研究生本年度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工作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在考核基础上评选出特别奖、一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9 页 - - - - - - - - - 3 奖和二等奖学金获奖名单。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制订了“ 论文预审制” 、“ 研究生考勤制度 ” 等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并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在 SCI 刊物上发表两篇论文才能授予学位。5 年来本学科培养点共培养毕业博士生216人(包括 2 名外国留学生) 、硕士生 56 人、联
7、合培养研究生50 名。研究生中先后有16 人获得全国及中国科学院各类奖项,其中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奖1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1 人,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 人,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 人,宝钢教育奖2 人。二、学科内涵与特色本学科点以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 研究从环境样品的前处理、分离纯化到检测的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引进和改进国际通用方法,为国家环境目标服务;环境化学方面,研究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包括污染现状、降解机制、累积机理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污染控制原理;生态毒理学方面,从分子、细胞、器官
8、、个体、群落到生态系统等尺度上研究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对动物和人体的影响, 发展生物标志物方法、 模型动物及毒性筛选与评价方法。本学科点是国内最早提出和系统开展PTS 相关研究的单位之一,自上世纪70 年代即率先在国内开展PTS的相关研究和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的建设, 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国PTS 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学科带头人有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先后 5 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培养的研究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9、-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 - - - - - - - - - 4 2 次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现任环境化学杂志主编,国际著名杂志 ES&T 副主编, Anal. Chim. Acta 和 J. Chromatogr. A等国际杂志编委。徐晓白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获何梁何利奖, 2005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曾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及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UNEP/GEF(联合国环境署全球基金委)STAP Member 第三届科技咨询组成员。魏复盛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著或组织编写的专著十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
10、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郑明辉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区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组织委员会负责人,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协调委员会成员。在二恶英类生成及降解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成果。郭良宏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划 ” 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国际杂志J. Environ. Monit.副主编, 环境化学常务副主编和科学通报编委。朱本占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划 ” 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
11、者。美国化学会著名毒理学期刊Chem. Res. Toxicol.期刊编委,以及科学通报、 环境化学 等国内期刊编委。有关自由基产生机理和复合环境污染物协同毒性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PNAS 上连续发表 4 篇论文。张淑贞 2001 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9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已在国外 SCI 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任国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 - - - - - - - - - 5 期刊 E
12、nviron. Pollut.编委。本学科点的知识基础涉及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应用催化科学、环境催化、环境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三、培养对象与目标本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须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环境化学或环境分析相关专业知识或相关背景,有一定的化学仪器操作能力。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环境科学理论积淀、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能在科研、教学、工程实践和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并成为骨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
13、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9 页 - - - - - - - - - 6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环境工程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环境工程学科主要依托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涵盖大气环境研究室、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和环境纳米材料研究室。2008年“ 环境工程 ” 学科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011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尽管近年来国家已经在环境保护上保持很大的投入力度,水环境质量整体上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任务十
14、分艰巨, 同时,占据了我国 70%人口的村镇污水处理和环境整治任重道远。在大气环境方面,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加剧,继“ 煤烟型” 和“ 光化学烟雾型 ” 污染后,大气烟霾以及 “ 室内空气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固体废弃物方面,除了生活垃圾外,建筑垃圾、电子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上述环境污染问题都已成为限制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本学科点涵盖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污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型大气污染处理技术与材料、环境材料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等研究方向,国家有着重大的需求,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本学科点
15、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战略型人才。共有研究员19 名、副研 22 名、助研 30 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 名,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成员 2 名,“ 水专项 ” 总体专家组成员 1 名、主题专家组成员1 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9 页 - - - - - - - - - 7 “863”专家组成员 1 名,“973”首席科学家 1 名,国家基金委学部咨询委员会成员 1 名,基金委学部监督委员会成员1 名,并建有国家基金委“ 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
16、创新研究群体。近 5 年来,环境工程学科承担了大量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共190 余项,科研经费总计超过3 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国际水协创新项目研究奖1 项等多个奖项。 共发表论文 1027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680 篇;授权专利 66 项;出版中英文专著 7 部。本学科点研究及办公用房面积4500 平米,其中包括模拟实验大厅 650 平方米、公共仪器平台 300平米、水生态与毒理研究的大型养鱼房、有害微生物实验室、冷库以及管道纯水等公用实验设施。本学科点是国内最具规模和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环境工程研究基地。 近 5 年内共获得全国优秀
17、博士论文1 篇、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4 篇、院长特别奖 1 名,院长优秀奖 7 名、宝洁优秀研究生奖 9 名、朱李月华优秀奖5、刘永龄奖 1 名,奥加诺(水质与环境)奖学金 27 名。在人才培养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度建设:依据中心培养方案, 实行导师负责制, 设立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定期向导师汇报科研进展,严格执行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年度考核制度。按照研究生院的优秀学生评选条例,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学生,激励学习勤奋、科研出色的学生。管理建设: 配备研究生专职秘书一人, 负责本学科点研究生事务的日常管理; 另由青年职工组成的国际合作、学生与文体等工作小组负责开展一系
18、列的中外交流等研究生学术活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9 页 - - - - - - - - - 8 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科全体研究人员定期参加研究生院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办的每年一次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对外合作交流: 每年选送一批优秀的硕士、 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校与研究机构深造、 研修,目前已与澳大利亚AWQC、瑞士 EAWAG、国际水协会( IWA)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二、学科内涵与特色本学科培养点是国内最具规模的跨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19、的环境工程研究基地, 在本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共包括以下 4 个主要研究方向:饮用水安全保障: 面向国家解决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的重大需求和国际研究前沿,以水质健康风险调控为核心,在水源水质改善、水厂高效净化、末端水质安全保障的全过程以及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 以期在饮用水质安全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方面获得开创性的成果。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以污水经济、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安全利用为目的, 以水质转化过程为主线,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与转化机制, 明确其在水处理工艺中的行为与归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研发适用于城市污水、农村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及资
20、源化利用的系列新技术与新工艺。新型大气污染处理技术与材料:针对我国机动车与固定源NOx排放超标、大气污染区域化与复合化的态势、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等大气环境热点问题, 系统研究环境催化反应机理、 大气中典型污染物的协同作用机制以及催化剂设计和污染物催化净化新方法,以期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环境材料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 针对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快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9 页 - - - - - - - - - 9 增加的现状,研
21、究环境纳米材料的合成、 表征、功能开发及环境效应,环境纳米技术进行污染减排、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及可再生资源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资源化利用电子垃圾、生物质以及无害化处理危险废弃物等, 以期为我国工业污染减排、 固体废弃物和矿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适合国情、 理念先进、经济实用的新材料、 新技术和新工艺。本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有: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发表论文30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本,获授权发明专利28 项。水质净化方向,主持完成多项重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净化工程。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 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9 项、何梁何利科学
22、技术进步奖1 项、IWA 全球创新项目奖 1 项。杨敏 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划 ” 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创办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发表论文22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0 余项。在水污染控制方向,有多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在为政府和企业的科技咨询中发挥积极作用。被评为2010 年度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刘俊新 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划 ” 入选者。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任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发表论文 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 50 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1 项。在水污染控制方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生态中心学科简介 2022 生态 中心 学科 简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