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ppt(1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章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因子的发现第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重点掌握:重点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分离定律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 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豌豆一次能繁殖大量后代。豌豆一次能繁殖大量后代。性状:性状:生物体生物体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的总称。的总称。相对性状:
2、相对性状: 同一种同一种生物生物同一同一性状的性状的不同不同表现类型。表现类型。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家兔的白毛与短毛家兔的白毛与短毛 人的体重与身高人的体重与身高 小麦的高秆与大麦的矮杆小麦的高秆与大麦的矮杆A.鸡的毛腿与光腿鸡的毛腿与光腿PF1高高F2高高矮矮高高矮矮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相关概念:相关概念:杂交与自交杂交与自交正交与反交正交与反交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分离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 1)遗传因子)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D)隐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d)显
3、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2 2)遗传因子成对出现)遗传因子成对出现纯合子(纯合子(DD,dd)杂合子(杂合子(Dd )(3 3)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配子。配子中只有一个遗传因子。配子中只有一个遗传因子。(4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随机的。的。结论:结论:F2中:中:(1)表现型比例:)表现型比例:(2)基因型比例:)基因型比例:显性:隐性显性:隐性=3:1DD:Dd:dd=1:2:1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测交实验实验 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一代 隐性
4、纯合子隐性纯合子 高茎高茎 矮茎矮茎 Dddd测交测交 配子配子 DddDddd高茎高茎 矮茎矮茎 1 1测交测交后代后代 30 34五、孟德尔第一定律:五、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因子成对成对存在,存在,不不相相融合融合;在形成;在形成配子时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遗传给后给后代。代。六、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六、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1、由亲本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概率、由亲本推断
5、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概率AAAA:Aa=11AaAA :Aa:aa=1:2:1Aa:aa=1:1aa全显全显全显全显全显全显显性显性:隐性隐性=3:1显性显性:隐性隐性=1:1全隐全隐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方法一:方法一: 基因填充法。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够确定的基因,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够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方法三:根据
6、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方法三: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隐性为为3 : 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XAa(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显性:隐性隐性为为1 :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AaXaa(3)若后代性状)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AAX_ _(4)若后代性状)若后代性状只有隐性性状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都是隐性纯合子。则双亲都是隐性纯合子。aaXaa 4 4鼠的毛色类型由等位基因
7、鼠的毛色类型由等位基因B B、b b控控制。现有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褐毛雄制。现有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褐毛雄鼠丙交配,甲三胎生出鼠丙交配,甲三胎生出9 9只黑毛幼鼠和只黑毛幼鼠和7 7只褐毛幼鼠;乙三胎生出只褐毛幼鼠;乙三胎生出1919只黑毛幼鼠,只黑毛幼鼠,则亲本鼠的基因型最可能依次为(则亲本鼠的基因型最可能依次为( ) A ABBBB、BbBb、bbbb B Bbbbb、bbbb、BbBbC CBbBb、BBBB、bbbb D DBbBb、BbBb、bbbbC显隐性状的判断方法显隐性状的判断方法方法一:方法一: 高茎高茎矮茎矮茎高茎高茎方法二:方法二: 高茎高茎高茎高茎矮茎矮茎 总结:要判
8、断显隐性关系,后代全为同一总结:要判断显隐性关系,后代全为同一性状,亲本要不同;后代性状呈现比例关系,性状,亲本要不同;后代性状呈现比例关系,亲代要相同亲代要相同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是( )。)。 紫花紫花紫花紫花紫花紫花 紫花紫花紫花紫花301紫花紫花110白花白花 紫花紫花白花白花紫花紫花 紫花紫花白花白花98紫花紫花107白花白花A.和和 B.和和 C.和和 D.和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植物自交(植物自交 动物测交)动物测交)
9、(1)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杂合子可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杂合子可产生多种配子。生多种配子。(2)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离。(3)纯合子中不含有等位基因,杂合子中含有等)纯合子中不含有等位基因,杂合子中含有等位基因。位基因。遗传病的判断方法:遗传病的判断方法:一、无中生有为隐性。一、无中生有为隐性。二、有中生无为显性。二、有中生无为显性。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性状遗传
10、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性状遗传 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细胞核遗传细胞核遗传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二对或二对以上相二对或二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对性状的遗传 5 5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到F F1 1植株是(植株是( )A.A.高矮之比是高矮之比是11 11 B.B.全是矮秆全是矮秆 C.C.高矮之比是高矮之比是31 31 D.D.全是高秆全是高秆B 总结:短杆玉米用生长素长成高杆,但基总结:短杆玉米用生长素长成高杆,但基因型没有发生改变,且短杆为隐性,故短
11、杆因型没有发生改变,且短杆为隐性,故短杆为纯合子,所以自交后代全为短杆为纯合子,所以自交后代全为短杆 6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各有矮茎,让后代高茎豌豆全部自又有各有矮茎,让后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3:4 1:1 9:6A.5:1总结:两株高茎豌豆基因型为总结:两株高茎豌豆基因型为A_A_,因为后因为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所以确定基因型为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所以确定基因型为AaAa,所以后代为,所以后代为AA,Aa,Aa,aa,取,取高茎自交得到高茎自交得到AA,AA,AA,AA,AA,Aa,Aa,
12、aa,AA,Aa,Aa,aa,所以高茎比矮茎为,所以高茎比矮茎为10:2即即5:1主要考点:主要考点: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一、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P F1个体数:个体数: 315 108 101 32 9 : 3 : 3 : 1 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F2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 绿色圆粒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黄色皱粒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粒形粒形圆粒种子圆粒种子皱粒
13、种子皱粒种子粒色粒色 圆粒:皱粒圆粒:皱粒绿色种子绿色种子 黄色黄色 :绿色:绿色315+108 = 423101+32 = 133 3:1黄色种子黄色种子315+101 = 416108+32 = 140 3:1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YYRR黄色圆粒 yyrr 绿色皱粒YRyrYRyRYryr YyRr(黄色圆粒 ) P配子F1配子配子F1YRyRYry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yyRr Yyrryyrr1611611611611611611611611611
14、61161161161161161161RR:YYRR,YyRR,YyRR,yyRR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rr:YYrr,Yyrr,Yyrr,yyrr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组织管理机制,创造充满活力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价值追求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氛围,依赖既开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组织管理机制,创造充满活力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价值追求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氛围,依赖既开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RR:YYRR,YyRR,YyRR,yyRR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
15、r,YyRr,YyRr,rr:YYrr,Yyrr,Yyrr,yyrr性状之比:性状之比:9: 3: 3: 1 遗传因子之比:遗传因子之比:黄色圆粒:黄色圆粒:绿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绿色皱粒: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YYrr、 Yyrr yyrr、yRYRYryrYryrYRyRF1161161161161164162162162162( 4种种 )( 9种种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yyRr Yyrryyrr1611611611611611
16、61161161161161161161161161161161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测交实验:YRYryRyryr配子:配子:测交后代:测交后代: 1 : 1 : 1 : 1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YyRryyrrYyRr Yyrr yyRr yyrr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的F1测交试验结果 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设想,四种表现型实际子粒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设想,四种表现型实际子粒数比接近数比接近1 1:1 1:1 1:1 1,从而证实了,从而证实了F F1 1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四、孟德尔遗传规律
17、的再发现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遗传因子基因、遗传因子基因2、表现型和基因型、表现型和基因型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3、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如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如D和和d。 注意:注意:D和和D、d和和d则不是等位基因,而是相同则不是等位基因,而是相同基因。基因。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 从单因素(即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从单因素(即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
18、法;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的设计了实验的程序。科学的设计了实验的程序。有关概率的计算有关概率的计算1、乘法原理:、乘法原理: 多个独立事件(相容)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多个独立事件(相容)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事件发生概率之积。(既是各事件发生概率之积。(既是A又是又是B)2、加法原理:、加法原理: 互斥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事件发生概互斥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事件发生概率之和。率之和。 (不是(不是A就是就是B)4、假如水稻高秆(、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对矮秆(d)为显性,)为显性,抗稻瘟病(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对易感稻瘟病
19、(r)为显性,)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ddRR,1/8 ddRr,1/16 ddRR,1/16和和ddRr,1/8 DDrr,1/16和和DdRr,1/8 5.人类多指基因(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对正常基因(t)显性,)显性,白化基因(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对正常基因(A)隐性,它们)隐性,它们都在常染色体上,
20、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孩子,则下一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病孩子,则下一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的几率分别是( )A.1/2,1/8B.3/4,1/4C.1/4,1/4D.1/4,1/8第二章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主要考点:主要考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别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别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
21、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一一受精作用受精作用对象对象:时期时期:特点特点:结果结果:过程:过程:进行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动植物的动植物从从原始原始的的生殖生殖细胞发展到细胞发展到成熟成熟的的生殖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而染色体只复,而染色体只复制制一次一次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减少了一半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子的形成过程初级精初级精母细胞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1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个精细胞4个精子个精子第第一一次次分分裂裂第第二二次次分
22、分裂裂减减数数分分裂裂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联会、四分体前期:联会、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末期:形成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个次级精母细胞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形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末期:各形成末期:各形成2个精细胞个精细胞变形变形精精子子的的形形成成过过程程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数、染色
23、单体数和同源染色体数的数量变化体数和同源染色体数的数量变化2N2N2N2N2NNNNN2a4a4a4a4a2a2a2a2aa04N4N4N4N2N2N2N0000000NNNN第二次分裂2N4N间期第一次分裂DNA 变 化 曲 线第二次分裂2N4N间期第一次分裂染 色 体 变 化 曲 线第二次分裂2N4N间期第一次分裂染色单体变化曲线第二次分裂2N4N间期第一次分裂DNA、染色体、染色单体 变 化 曲 线DNA染 色 体染色单体返回返回选择题:选择题: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
24、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发生在:(体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中期、第一次分裂中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第二次分裂后期6、果蝇的精子内有、果蝇的精子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初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初级精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级精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A2条条B4条条C8条条D
25、16条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动物睾丸动物睾丸动物卵巢动物卵巢两次分裂中细胞质都是均两次分裂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产生等大的子细等分裂,产生等大的子细胞胞精细胞变形后成为精子精细胞变形后成为精子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均为不均等分裂,分裂均为不均等分裂,产生一大一小两个细胞产生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卵细胞不需变形卵细胞不需变形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的行为1个卵原细胞个卵原细胞 1个卵细个卵细胞胞+3个极体个极体1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 4个精细胞个精细胞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精细胞或卵细胞精细胞或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 全套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