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11章醛和酮ppt课件.ppt
《有机化学第11章醛和酮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第11章醛和酮ppt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醛和酮醛和酮11-1 分类、同分异构体及命名分类、同分异构体及命名11-2 醛酮的性质醛酮的性质11-3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亲核加成反应历程11-4 醛酮的制法醛酮的制法11-5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有机氧化还原反应11-6 重要的醛酮重要的醛酮11-7 不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醛和酮醛和酮 C=ORH醛醛R/RC=O酮酮C=OH醛基醛基RR/ 混合酮混合酮RR/ 单一酮单一酮 醛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醛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C O羰基:羰基:一、分类一、分类按含羰基数目分按含羰基数目分一元醛酮一元醛
2、酮多元醛酮多元醛酮按含羰基的饱和性分按含羰基的饱和性分 饱饱 和和 醛醛 酮酮不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按烃基的类别分按烃基的类别分脂肪醛酮脂肪醛酮芳香醛酮芳香醛酮 11-1 分类、同分异构体及命名分类、同分异构体及命名Ar-CHOOCH2=CH-C-H=CH3-C-CH2-C-CH3O=O=O=CH3-C-CH3分分类类二、同分异构体二、同分异构体酮酮 碳架异构碳架异构位置异构位置异构醛醛 碳架异构碳架异构CH3COCH CH3CH3OCCH3CH2CH2CH3COCH2CH3CH3CH2通通式式:CnH2nO同碳数的醛酮互为异构体。同碳数的醛酮互为异构体。三、命名三、命名1. 普通命名法普通命名
3、法醛醛 可由可由相应醇相应醇的普通名称出发,仅需将名称中的的普通名称出发,仅需将名称中的醇醇改成改成醛醛CH3OH甲甲醇醇CH3CH2OH乙乙醇醇CH3CHCH3CH2OH异异丁丁醇醇COHHCH3COHCHOCH3CHCH3甲甲醛醛乙乙醛醛异异丁丁醛醛酮酮 在在酮酮字的前面加上所连接的两个字的前面加上所连接的两个烃基烃基的名称。的名称。 (与与醚醚命名相似)命名相似)甲甲乙乙酮酮二二仲仲丁丁基基酮酮CH3COCH2CH3CH3CH2CHCH3C CHO CH3CH2CH3CH3COCH3C CH3O丙丙酮酮(二二甲甲酮酮)苯苯乙乙酮酮(甲甲基基苯苯基基酮酮)2. 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选主链选
4、主链含有含有羰基羰基的的最长最长碳链为主链。碳链为主链。编编 号号 从靠近从靠近羰基羰基的的一端一端开始编号。开始编号。 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及名称写在醛酮名称前面,并注明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及名称写在醛酮名称前面,并注明酮酮分子中分子中羰基羰基的位置。的位置。233CHCHCH3CHCH2CHOCH3CHCOCH3CH4-甲甲基基-2-戊戊酮酮3-甲甲基基丁丁醛醛( -甲甲基基丁丁醛醛)124335124CHOCHCHCH3OCCH2CH3OCHCCH33CHOCHCH CH22CH CHOCH3CHBrCHCHCH32-丁丁烯烯醛醛41233-苯苯基基丙丙烯烯醛醛1235-溴溴-3-甲甲基基己
5、己醛醛6241353-甲甲基基-2, 5-己己二二酮酮325614CH2CH2COCH3CHOOHCHOOCH3OHOOCH3邻邻羟羟基基苯苯甲醛甲醛环环己己酮酮4-苯苯基基-2-丁丁酮酮41234-羟羟基基-3-甲甲氧氧基基苯苯甲甲醛醛5123463-甲甲基基环环己己酮酮12345611-211-2 醛酮的性质醛酮的性质一、羰基的结构一、羰基的结构CHHOSP2杂杂化化120。120。+-二、物理性质二、物理性质 甲醛甲醛为气体,其他为气体,其他C12 以下以下脂肪一元醛酮为液体脂肪一元醛酮为液体,C12以以上上的脂肪酮为固体。的脂肪酮为固体。 由于羰基的偶极矩,增加了分子间的吸引力,因此,
6、醛由于羰基的偶极矩,增加了分子间的吸引力,因此,醛酮的酮的沸沸点比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点比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烷烃或醚烷烃或醚高高,但由于醛酮本但由于醛酮本身彼此间不能形成氢键缔合,因此,身彼此间不能形成氢键缔合,因此,沸点沸点又比相应的又比相应的醇醇要要低低。偶极矩:偶极矩:=2.32.8D丙丙酮酮丙丙醇醇甲甲乙乙醚醚分分子子量量沸沸 点点58606056.297 5 由于醛酮的羰基氧原子能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由于醛酮的羰基氧原子能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形成氢键,所以低级醛酮能所以低级醛酮能溶于水溶于水。其它的醛酮的水溶性随分子量的增。其它的醛酮的水溶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高级醛酮大而减小。
7、高级醛酮微溶微溶或或不溶于水不溶于水,而溶于一般的有机溶,而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剂。 脂肪族醛酮相对密度脂肪族醛酮相对密度小于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大于于1。三、光谱性质三、光谱性质1.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NMR)OO-C-H =10 R-CH2-C- 2=2.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IR) 羰基峰大小的影响:羰基峰大小的影响: 共轭体系的醛、酮共轭体系的醛、酮 共轭共轭 ,则波数,则波数 。芳香族醛、酮:芳香族醛、酮:17101680cm-1(双峰)(双峰)-C-H 伸缩振动伸缩振动2830 cm-12730 cm-1=OC=O 伸缩振动伸缩振动 17401705c
8、m-1醛:醛:17401725cm-1酮:酮:17251705cm-1(强吸收)(强吸收) 环酮化合物环酮化合物环张力环张力 , 则波数则波数 。环张力环张力共轭共轭共轭共轭共轭共轭 X-C上上连连有有吸吸电电子子基基,向向高高波波数数移移动动CH3CHOCl CH2CHO1730cm-11768cm-12950283027201740147513201120 2950cm-1为为CH2的伸缩振动的伸缩振动1120cm-1为为C-O伸缩振动伸缩振动 1740cm-1为为 C=O伸缩振动伸缩振动2720cm-12830cm-1为为-CHO 伸缩振动伸缩振动1320cm-11400cm-1为为CH
9、3弯曲振动弯曲振动3005 29801710160014751400 12807706903005cm-1为为 伸缩振动伸缩振动C H690cm-1770cm-1为为 一取代弯曲振动一取代弯曲振动C H1475cm-11600cm-1为为 伸缩振动伸缩振动C C 2980cm-1为为CH2的伸缩振动的伸缩振动 1400cm-1为为 CH3弯曲振动弯曲振动1280cm-1为为C-O伸缩振动伸缩振动 1710cm-1为为 C=O伸缩振动伸缩振动1. 羰基上的加成反应羰基上的加成反应 羰基羰基中的中的碳氧双键碳氧双键由于由于电负性电负性O C,因此因此电子云电子云不是对称地分布在碳和氧之间,而是靠近
10、氧的一端,由于不是对称地分布在碳和氧之间,而是靠近氧的一端,由于碳正电中心的反应性能大于氧负电中心,因此易于与碳正电中心的反应性能大于氧负电中心,因此易于与亲核亲核试剂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发生加成反应。四、四、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CC HHO -活泼活泼H的反应的反应(1)烯醇化)烯醇化(2) -卤代(卤仿反应)卤代(卤仿反应)(3)醇醛缩合反应)醇醛缩合反应醛的氧化醛的氧化亲核加成亲核加成氢化还原氢化还原-C=O + Nu-A+ C-OANu亲核试剂亲核试剂RR/RR/ 亲核加成反应活性亲核加成反应活性a)决定于羰基碳上的正电性决定于羰基碳上的正电性b)决定于空间效应决定于空间效应空空间间位
11、位阻阻,反反应应+,则,则反反应应如:如:A NuH CNNa HSO3H NH-YH ORXMg RLi R+ -亲核试剂亲核试剂-+C=OHHC=ORHC=ORRC=OHC=ORHC C=OHClClClCH3-C=OH 与氢氰酸加成与氢氰酸加成CRHOHCNCRHOHCN -氰氰醇醇( -羟羟基基腈腈)应应用用可可增增长长碳碳链链制制 -羟基酸或不饱和酸羟基酸或不饱和酸C COOHOHRH -羟羟基基酸酸2H OH+CH2CCH3COOCH3-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CH3OHH+CCH3CH3O + KCN7178%丙丙酮酮氰氰醇醇H2SO4CCH3CH3OHCN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12、:醛醛、甲基脂肪酮甲基脂肪酮、C8以下环酮以下环酮 与亚硫酸氢钠加成与亚硫酸氢钠加成H+则则V则则VOH-实验证明:反应是可逆的实验证明:反应是可逆的HCNH+CN-OH -H+CRHONaHSO3CRHONaSO3H(CH3)( 饱饱 和和 ) -羟羟基基磺磺酸酸钠钠(CH3)(CH3)SO3NaOHHRC(白白色色)其它其它酮不酮不 能反应能反应,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空间阻碍空间阻碍。反应必须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必须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应用范围:应用范围:醛醛、甲基脂肪酮甲基脂肪酮、C8以下环酮以下环酮C=ORH+HOO-Na+SO= NaHSO3对不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产率对不同羰基
13、化合物的加成产率CCH3CH3OOCH3CH3CH2COCH2CH3CH3CH2C56.2%36.4%2%=C=OCH3ORCHO1%35%7090%=二小时后二小时后反应产率反应产率二小时后二小时后反应产率反应产率反应机理反应机理硫比氧有更强的亲核性硫比氧有更强的亲核性RHCSO2OHO-Na+RHCOHSO3Na亲核加成亲核加成分子内的分子内的酸碱反应酸碱反应 - 羟基磺酸钠羟基磺酸钠如果在如果在酸酸或或碱碱存在下,加水稀释,产物又可存在下,加水稀释,产物又可分解成原来的分解成原来的醛或酮醛或酮。CRHOHSO3NaH2OHClNa2CO3H2O用用应应鉴别醛酮。鉴别醛酮。分离、提纯醛、酮
14、化合物。分离、提纯醛、酮化合物。与与NaCN反应制取羟腈化合物。反应制取羟腈化合物。制取羟腈化合物的好方法,避免了用毒性很大的氢氰酸。制取羟腈化合物的好方法,避免了用毒性很大的氢氰酸。CHOHRSO3NaNaCNCNROHCHNa SO32C=O + NaCl + SO2 + H2ORHC=O + Na2SO3 + CO2 + H2ORH分离分离3-戊酮和戊酮和2-戊酮的混合物戊酮的混合物CH3CH2CH2C SO3NaCH3OH过过 滤滤分分 离离H2OHClCH3CH2C CH2CH3OCH3CH2CH2C CH3Obp: 102bp: 101 =CH3CH2CCH2CH3O=3-戊酮戊酮
15、CH3CH2CCH2CH3O=2-戊酮戊酮CH3CH2CH2CCH3O=NaHSO3蒸馏蒸馏蒸馏蒸馏滤液滤液沉淀沉淀(粗产物)(粗产物)CH3CH2CH2CCH3O= 与醇加成与醇加成 酮与醇的反应很慢,生成缩酮比较困难。需要用酮与醇的反应很慢,生成缩酮比较困难。需要用原甲酸原甲酸三乙三乙酯酯或或二元醇二元醇反应可以顺利制得反应可以顺利制得缩酮缩酮。C=O + H-C-OC2H5CH3H+原甲酸原甲酸三乙三乙酯酯CH3OC2H5OC2H5CO缩酮缩酮OC2H5OC2H5CH3CH3+ H-C-OC2H5=RRCH2-OHCRROOCH2CH28085%C=O +CH2-OH+ H2OC=O +
16、 HOR/RH干干HCl缩酮缩酮COR/OR/RH+ H2OR/OH,H+ 半缩醛羟基半缩醛羟基COHOR/RH 半缩醛半缩醛(不稳定)(不稳定) 缩醛(酮)缩醛(酮)对对碱碱、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还原剂等稳定。但在稀酸溶等稳定。但在稀酸溶液中,室温下可水解,生成原来的醛(酮)和醇。液中,室温下可水解,生成原来的醛(酮)和醇。HOCH2CH2CHCHOOHOOHHO半缩醛半缩醛OOCH3HO缩醛缩醛分子内也能形成半缩醛、缩醛分子内也能形成半缩醛、缩醛HClCH3OHOCH3OOCH3H3O+?C=O + 2R/OHRHHRCOR/+ H2OH+OR/OCH3CH-OCH3OCH3H3O+?CH
17、OOCH3+ 2CH3OH 羰基的保护羰基的保护CH2-CH-CH2-CH + nHCHO CH2-CH CH + nH2OH2SO46070CH2CH2OOOHOHnn“维尼纶维尼纶”聚乙烯醇聚乙烯醇 在在维尼纶维尼纶生产中,用甲醛封闭生产中,用甲醛封闭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的部分的部分羟基羟基,以,以增加织物的增加织物的耐水性耐水性。例例二二:CH2=CHCH2CH2CHO CH3CH2CH2CH2CHO转化转化OOHO例例一一:转化转化CH2=CH-C-CH3 HO-CH2-CH-C-CH3=形成缩醛或缩酮在合成中的应用形成缩醛或缩酮在合成中的应用 与氨及其衍生物加成与氨及其衍生物加成醛酮醛酮
18、与与NH3 起加成反应,生成起加成反应,生成亚氨类亚氨类化合物。化合物。CHONH2CH N8487%希希夫夫碱碱(稳稳定定)(芳芳香香亚亚胺胺)C ONH3COHNH2H2OC NH亚亚氨氨(不不稳稳定定)醛酮醛酮与一系列与一系列氨的衍生物氨的衍生物反应比较重要,也有实际应用价值。反应比较重要,也有实际应用价值。通通式式:C OHNH YCOHNHYC N Y H2O-H2N-Y = H2N-NH2、 H2N-OH、 H2N-NHCONH2、 H2N-NH 绝大多数绝大多数醛酮醛酮都可以与都可以与氨的衍生物氨的衍生物反应生成产物反应生成产物肟肟、腙腙、苯腙苯腙、缩胺脲缩胺脲等,一般都是等,一
19、般都是棕黄色固体棕黄色固体,很很容易结晶,并有一定的熔点,故可容易结晶,并有一定的熔点,故可鉴别醛酮鉴别醛酮。NCRR/OR/RCNH2H2N NH2肼肼腙腙NCRR/OR/RC=苯苯肼肼苯苯腙腙NHNH2NHNCRR/OR/RCH2NNHCONH2NHCONH2氨氨基基脲脲缩缩胺胺脲脲CRR/OH2NOHR/RC N OH羟羟氨氨肟肟亚胺的应用亚胺的应用鉴别醛酮鉴别醛酮CH3CH2CH2CH=N NHNO2CHNO2CHCH33CH=NNHNO2m.p. 123m.p. 209NO22,4-二硝 基苯肼NHNH2NO2NO2丁丁醛醛 b.p. 752,2-二二甲甲基基丙丙醛醛b.p. 75
20、醛酮醛酮与与氨的衍生物氨的衍生物的反应是的反应是可逆可逆的,缩合产物的,缩合产物肟肟、腙腙、等在等在稀酸稀酸或或稀碱稀碱作用下,又可作用下,又可水解为原来的水解为原来的醛酮醛酮,故可利用该反应故可利用该反应分离提纯分离提纯醛酮。醛酮。分离提纯醛酮分离提纯醛酮重结晶重结晶稀酸稀酸C=OC=O + H2N-YC=N-YH+RH( R/)C=N-Y + H2ORH( R/)C=O + H2NY 与品红试剂反应与品红试剂反应(Schiff)甲甲醛醛其其它它醛醛酮酮品品红红醛醛试试剂剂(+)桃桃红红色色(+)桃桃红红色色(-)没没有有变变化化(-)没没有有变变化化(+)桃桃红红色色褪褪去去H2SO4 与
21、格氏试剂加成与格氏试剂加成通通式式:C=O +RMgXCOMgXRH2OH+COHRMgXOH 制备各种的醇制备各种的醇制备制备甲甲 醛醛伯醇伯醇制备制备其它醛其它醛仲醇仲醇制备制备酮酮叔醇叔醇 维狄希反应式维狄希反应式 (wittig) 1954年年维狄希维狄希(德国化学家)发表了一个由(德国化学家)发表了一个由醛、酮醛、酮合成合成烯烃烯烃的新方法。(的新方法。(197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年获诺贝尔化学奖)。R/-C-R/O=CRR/R/OH RMgX / 无水乙醚无水乙醚 H2O / H+酮酮叔醇叔醇R/CHOCHRR/OH RMgX / 无水乙醚无水乙醚 H2O / H+醛醛仲醇仲醇R
22、 CH2OH RMgX / 无水乙醚无水乙醚 H2O / H+HCHO甲醛甲醛伯醇伯醇烯烯烃烃(磷磷叶叶立立德德)维维狄狄希希试试剂剂醛醛酮酮RR/C=CRR/C=O + (C6H5)3P =C氧化三苯膦氧化三苯膦+ (C6H5)3P =Oa)维狄希试剂的制备维狄希试剂的制备 伯、仲卤代烃伯、仲卤代烃可以和可以和三苯基膦三苯基膦发生发生SN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季膦季膦盐盐。再与。再与强碱强碱作用,可除去与磷原子处于作用,可除去与磷原子处于位的碳原子上位的碳原子上的氢的氢,生成,生成维狄希试剂维狄希试剂。季季膦膦盐盐X-RR/C H(ph)3P2NSRR/CHX(ph)3PC4H10LiXRR/C
23、(ph)3PHXC4H9Lin维维狄狄希希试试剂剂b)维狄希反应的应用维狄希反应的应用 由于反应由于反应条件温和条件温和,不发生重排不发生重排反应,反应,产率高产率高,在,在有机合成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适合于合成难以用其有机合成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适合于合成难以用其它方法制备的它方法制备的烯烃烯烃。(制备。(制备多烯烃多烯烃、环外烯烃环外烯烃)如如合合成成 C6H5CH=CHCH3C6H5CH CHCH3C6H5CHOCH3CH2XC6H5CH CHCH3C6H5CH XCH3CHO2=O(C6H5) P =CH2=CH23C6H5CH=P(C6H5)O=C6H5CH=3CH3(CH2)6
24、CH=P(C6H5)3HC CH=OCHCOOCH3CH3(CH2)6CH=CH CH=CHCOOCH3=还还原原还还原原成成烃烃还还原原成成醇醇选选择择性性还还原原催化还原(催化还原(H2 / Ni、Pb、Pt)可以还原可以还原C=O、COOR、COOH、CN、(特点:特点:还原能力强,还原能力强,NO2等,不能还原等,不能还原C=C、CC)CH3CH2OHHOCH3CHOCH3COOHHO2.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克里门森还原法(克里门森还原法(酸性条件酸性条件)吉日聂尔吉日聂尔沃尔夫沃尔夫黄鸣龙还原法(黄鸣龙还原法(碱性条件碱性条件)缩硫醇氢解(缩硫醇氢解(中性条件中性条件)氢化铝锂(氢化铝
25、锂(LiAlH4)(特点:特点:无选择性无选择性C=O、C=C、-CN、-NO2等都可被还原等都可被还原)硼氢化钠(硼氢化钠(NaBH4)(特点:特点:还原能力不如还原能力不如LiAlH4强,具有较强,具有较高的高的选择性选择性,可还原,可还原酰卤、酰卤、C=O,而而C=C、CC、COOR、COOH、CN、NO2等不能被还原等不能被还原)异丙醇铝异丙醇铝(Al OCH(CH3)2 3) (特点:特点:同同 NaBH4 ) 还原成醇还原成醇a)催化还原催化还原RHC=O + H2R-CH2-OHNiR/RC=O + H2CH-OHNiR/R巴巴豆豆醛醛NiCH3CH=CH-CHO CH3 CH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11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