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物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ppt课件.ppt
《土壤生物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生物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壤生物土壤生物及对土壤质量影响及对土壤质量影响 演讲:李国栋 回答:滕达 提问:路飞 制作:刘在超 刘洋生 检校:沙科成 单超凡内容提要内容提要l 土壤动物土壤动物l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l 土壤生物对土壤的影响土壤生物对土壤的影响土壤动物土壤动物土壤动物:土壤动物:长期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或地表凋落物长期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或地表凋落物层中的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层中的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作用作用1 1、破碎土壤中的生物残体,为微生物活、破碎土壤
2、中的生物残体,为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质进一步分解创造条件动和有机物质进一步分解创造条件2 2、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质,对土壤形成及土壤肥力发展起着性质,对土壤形成及土壤肥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重要作用 土壤动物的分类土壤动物的分类系统分类系统分类 按体型大小分类按体型大小分类按食性分类按食性分类按土壤中生活时期按土壤中生活时期小型土壤动物,体长在小型土壤动物,体长在0.20.2毫米以下毫米以下 中型土壤动物,体长中型土壤动物,体长0.2-20.2-2毫米毫米 大型土壤动物,体长大型土壤动物,体长2-202-20毫米毫米 巨型土壤动物,体长大于巨型土壤动物,
3、体长大于2020毫米毫米 分为植食性、菌食性、尸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分为植食性、菌食性、尸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和寄生性土壤动物等。和寄生性土壤动物等。 分为全期土壤动物,周期土壤动物,部分土分为全期土壤动物,周期土壤动物,部分土壤动物等。壤动物等。 重要的土壤动物介绍重要的土壤动物介绍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生活于土壤和苔藓中的真核单细胞动物,属原生动物生活于土壤和苔藓中的真核单细胞动物,属原生动物门门 。 按运动形式可把原生动物分为三类按运动形式可把原生动物分为三类 : 变形虫类(靠假足移动)变形虫类(靠假足移动)1 鞭毛虫类(靠鞭毛移动)鞭毛虫类(靠鞭毛移动)2 纤毛虫类(靠纤毛移动)纤毛虫
4、类(靠纤毛移动)3 土壤线虫:土壤线虫: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是一种体形细长(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是一种体形细长(1毫米左毫米左右)的白色或半透明无节动物。线虫一般喜湿,主要分布在有机质丰富的右)的白色或半透明无节动物。线虫一般喜湿,主要分布在有机质丰富的潮湿土层及植物根系周围。潮湿土层及植物根系周围。线虫可分为线虫可分为腐生型线虫腐生型线虫和和寄生型线虫寄生型线虫 蚯蚓:蚯蚓:土壤蚯蚓属环节动物门土壤蚯蚓属环节动物门的寡毛纲,是被研究最早(自的寡毛纲,是被研究最早(自1840年达尔文起)和最多的土壤动物。年达尔文起)和最多的土壤动物。 作用:作用:蚯蚓通过大量取食与排泄活动富集养分
5、,促进土壤蚯蚓通过大量取食与排泄活动富集养分,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并通过掘穴、穿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团粒结构的形成,并通过掘穴、穿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肥力。 因此,土壤中蚯蚓的数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土壤中蚯蚓的数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弹尾和螨目:弹尾和螨目:弹尾(又名跳虫)和螨目分属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和蛛弹尾(又名跳虫)和螨目分属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和蛛形纲,是土壤中数量最多的节肢动物(分别占土壤动物总数的形纲,是土壤中数量最多的节肢动物(分别占土壤动物总数的54.9%和和28%),它们是我国森林土壤中中型动物的主要优势类群。),它们是我国森林土壤
6、中中型动物的主要优势类群。 跳虫跳虫主要生活于土壤表层,绝主要生活于土壤表层,绝大多数跳虫以取食花粉、真菌、细大多数跳虫以取食花粉、真菌、细菌为主,少数可危害甘蔗、烟草和菌为主,少数可危害甘蔗、烟草和蘑菇。蘑菇。 螨目螨目的主要代表是甲螨(占土壤螨类的的主要代表是甲螨(占土壤螨类的62%94%),主要分布在表),主要分布在表土层中。大多数甲螨取食真菌、藻类和已分解的植物残体,在控制微生物土层中。大多数甲螨取食真菌、藻类和已分解的植物残体,在控制微生物数量及促进有机质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数量及促进有机质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动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土壤动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7、土壤动物土壤动物 生态环境与土壤动物的关系:生态环境与土壤动物的关系: 1. 生态环境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生态环境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随环境因素和时间变化呈明显的时空变化。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随环境因素和时间变化呈明显的时空变化。 2. 土壤动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土壤动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异能指示生态系统的变化。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异能指示生态系统的变化。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指生活指生活在土壤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在土壤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微小生物。 左上:古细菌(产甲烷菌)左左上:古细菌(产甲烷菌)左
8、左下: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左下: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真菌(青霉菌)中间:真菌(青霉菌)右下:病毒(右下:病毒(T4噬菌体)噬菌体)土壤细菌土壤细菌 土壤细菌是一类单细胞、无完整细胞核的生物。它占土壤微生物总土壤细菌是一类单细胞、无完整细胞核的生物。它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数的70%90%70%90%。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球状、杆状杆状和和螺旋状螺旋状 土壤细菌常见属有:节土壤细菌常见属有:节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土壤杆菌属、产碱胞菌属、土壤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黄杆菌属。杆菌属和黄杆菌属。 土壤中存在各种细菌生理群,其中主要的有纤维分
9、解细土壤中存在各种细菌生理群,其中主要的有纤维分解细菌、固氮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菌、固氮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纤维分解细菌纤维分解细菌好气纤维分解细菌好气纤维分解细菌嫌气纤维分解细菌嫌气纤维分解细菌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纤维分解细菌适宜中性至微碱性环境,在酸性土壤中纤纤维分解细菌适宜中性至微碱性环境,在酸性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活性明显减弱;纤维分解细菌的活动也受到分解物料维素分解菌活性明显减弱;纤维分解细菌的活动也受到分解物料C/NC/N的的影响。影响。固氮细菌固氮细菌自生固氮细菌自生固氮细菌共生固氮细菌共生固氮细菌 自生固氮细菌自生固氮细菌是指独自生活时能
10、将分子态氮还原成是指独自生活时能将分子态氮还原成氨,并营养自给的细菌类群。氨,并营养自给的细菌类群。 主要有主要有好气性好气性、嫌气性嫌气性和和兼性兼性三种。三种。 共生固氮细菌共生固氮细菌是指两种生物相互依存生活在一起是指两种生物相互依存生活在一起时,由固氮微生物进行固氮的作用。时,由固氮微生物进行固氮的作用。 根瘤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最为重要。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最为重要。 根瘤菌根瘤菌是指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能固定大气中是指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能固定大气中分子态氮,向植物提供氮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分子态氮,向植物提供氮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根瘤菌根瘤菌根瘤根瘤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生物 质量 影响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