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doc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doc(3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宝库(备注:初 中级均可使用,如果打印出来完全可以抛开综能教材复习)一、 社会工作1.一般性定义:以助人为目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开展的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弗瑞德兰德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过程。芬克认为社会工作是
2、一种艺术和科学。2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a:普通社会工作(即:兼职)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如:工作单位内部工会委员等兼职。关工委成员的活动。离退休人员当校外辅导员等。b:行政性社会工作(即:专职但非专业化)在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如: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会救济工作和帮助困难职工的工作。各个民政局的社会救助工作、老人和儿童的福利工作。C:专业社会工作(即:专业)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2006年10月中共中央16届6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3、题的决定,决定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建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即:培价使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相关部门指明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我的一个师兄,从事社会工作教学10几年了,他是这样概括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的真谛在于聆听,聆听案主的心声,聆听自己的回应 ,聆听社会的呼召。社会工作是社工与案主的互动
4、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的主体和客体。二、社会工作的目标(一)案主层面的目标 (3点)1解救危难危难是个体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生命遭遇严重危机的状态。它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如以下四者属于危难之人,四者是有逻辑关系的。吸毒成瘾者、极度贫困者、精神崩溃者、自杀倾向者)2缓解困难(全称是缓解压力,克服困难)困难是个体的正常生活受到比较严重影响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命的状态。3促进发展“助人自助”定义:通过向案主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达到自已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困难、挑战和挫折的状态。摆脱对社工的依赖。潜能:是人们所具有的,尚未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
5、能力。(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3点)1解决社会会问题社会学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上大多数人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是需要改变的社会状况。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包括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在个人、群体里产生的困难。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体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资源有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社会制度不健全等原因2促进社会公正(即公平正义)社会公正也称社会正义,公正包括机会公正、过程公正、结果公正。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工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a: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
6、力。b: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3推动社会进步三、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功能的概念与类型1功能:社会工作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功能。它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2基本类型正功能与负功能a: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如低保制度对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具有正功能。b:负功能:是指所发挥的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如国企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中对下岗工人来说就具有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a:显功能:是指那些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显功能。如低保制度对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显功能。b:潜功能:是
7、指那些潜在的、未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潜功能。如低保名单的公示制度,这种做法可能会阻碍一些符合条件者的申请,于是阻碍够条件的人申请成了这一做法的潜功能。(二)社会工作对案主的功能(2点)1促进案主的正常生活什么是正常生活?从个人层面看:正常生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发挥了自己应有的能力进行生活的状态; 从社会层面看:正常生活是人们普遍秉持的“应该如此”的价值观在大多数人那里得到实现的状况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包括:(三增一促)即:增强他们的权能(权利和能力)、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增进他们的尊严、促进他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的改变,使他们能够像别人一样正常生活。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
8、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者分析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之中”,认为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协适即斜视)社会工作者希望促成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案主有能力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案主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2点)1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工作在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方面与一般行政管理的不同之处: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目标取向维持社会稳定(维稳)是行政管理的直接目标维持社会秩序只是社会工作达到的效果途径(手段)行政力量(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和权力解决解决
9、问题)服务方法(用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即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强调通过改变社会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2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工作以人为本,致力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社会工作直接和间接地发挥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为关注的对象。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人”指人民群众。“本”指根本。“以人为本”这个词是由一代名相齐国的管仲首次提出的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的历史背景1资产阶级工业
10、革命引发社会问题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法国、德国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2制度背景英国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济贫法的意义(3点)a、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并直接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工作。b、确立了“助人自助”的理念,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乞丐要从事劳动。c、要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救助人员的专门化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奠定了基础。(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1美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就出现了给薪的社会服务人员,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2.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阶段的特点: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工作对象以贫困者为主、社会服务人员开始职业化、社会工作受到社会政策的影响。(简称社会民工)二、西方社
11、会工作的形成西方社会工作形成阶段的特点:(3点)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发展和正规化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1893年英格兰开设了一个两年制的“慈善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1898年美国的纽约慈善组织会社举办了六个星期的训练课程,训练受薪的“友善访问员”。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1898年美国社工学者玛丽里士满出版了贫民中的友善访问,开始对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化总结。1917年她发表了社会论断一书,里士满指出,友善访问员就像内科医生一样,要运用“研究论断治疗“的科学方法去助人。1922年她又发表
12、了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20世纪20年代个案工作做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工接受。40年代小组工作做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工接受。60年代社区工作做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工接受。70年代社会行政做为一种间接的方法被社工接受。3、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立对专业服务起到了规范作用,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国家大量出现,协调政府与民间各慈善组织的活动。英美国爱的睦邻组织运动则从社区的角度为社会服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美国1918年成立了“美国义工协会”、1919年成立了“美国学校社工协会”、1955年成立了“全国社工协会”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一)专业的特征1、1957年
13、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中指出专业的特征:已被社会广泛认可。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具有专业权威。职业内部有伦理守则。职业群体内部形成了专业文化,从业者有高度认同的价值观,有基本一致的专业行为方式。(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特点(4)1、专业方法的发展2、目标模式的变化社会工作从原来的治疗、救助模式变成了治疗预防(即:预防问题的再出现)救助发展(发展案主的能力)模式。如从“授之以鱼”变成了“授之以渔”或“助人自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
14、的方法。3、工作对象的拓展有(流失)流浪者、失业者、失依儿童和老人、残疾人、贫困家庭、人际关系障碍的人、心理上、精神上处于亚健康的人、农村社区发展、自然环境保护。4、理论派别的形成社会工作方法和理论受到了社会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影响。社会工作也特别注意发展自己的理论,包括实践理论和一般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包括社会哲学层次的宏观理论、针对某一类问题的中观理论和实践(微观)理论。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1、1900年至1949年我国的社会工作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了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40年代,当时政府把社会工作引入我国,
15、对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有一定作用。2、1949年至1978年我国的社会工作1952年政府决定在大学里取消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同年,燕京大学被取消。城市实行“单位制度”,农村依靠家庭和村集体解决困难。这种社会工作是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3、1979年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1988年国家决定在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打开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门。1991年中国社工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社工教育协会成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的特点:(4)a、政府积极探索 b、社会工作教育率先发展 c、
16、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同时并存 d、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四、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5点)(一)服务对象(即:案主)1、案主的存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二)价值观1、价值观是社工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包括:社工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和案主的看法。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乐观主义的。(三)助人活动(即:服务)1、助人活动是社工与案主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持续互动。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最主要的承载者和表现者,它是社会工作最核心的部分。(四)专业方法1、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分别用来处理个人(家庭)的、有共同需求的
17、小群体的和社区的问题。专业的助人方法是社工区别于一般助人者的明显之处。(五)社会工作者(即:社工)1、社会工作者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分为两类:一线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行政人员。前者实施专业的社会服务,后者对这些专业的社会服务进行设计、统筹、指导和支持。社工与案主是社会工作的两个缺一不可的要素。2、社工的一般特征:(4点)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他们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3、(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区别是:(5点)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是行政或事业“干部”,而不是专业人员。实际社会工作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专
18、业训练;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靠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地开展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者强调与案主的平等关系。实际社会工作人员的活动或多或少地带有政治色彩。实际社会工作人员所遵循的一般是行政权威,而专业社会工作者首先遵循的是专业权威。4、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区别:(4点)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活动方式社会服务是他的本职工作只是“业余”活动专业技术能力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未必受过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较难解决的问题一般性服务(如体力和时间的支出)社会约束约束严格,有专业守则不严,只有一般的行为规范5、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4点,即:支持关服官府倡导)支持者;(对案主授权和增能,成为案主积极改变的支持者)关系协调者;(
19、协调不同个人、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做社会关系的协调者)服务提供者;倡导者;(向案主倡导某种合理行为)6、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4点,即:管理研究资政争)管理者;(社会工作过程中资源、信息要进行管理和协调,以实现过程的高效)研究者;(细致的了解案主的问题并做出正确判断就是研究。即接案和预估)资源争取者;(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联络资源。)政策影响人;(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社会政策,避免社会问题的再发生。)7、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4点)学科知识;(包括社会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即行政管理学、教育学)政策知识;(公共政策是面向公众的,社会政策是面向贫弱群体的。)技术知识;
20、(包括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的技术、现代资讯工具的使用技术)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8、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4点)技术能力;文化能力;(文化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方式和习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的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和特征)持续学习能力;五、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14)(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二)、老人社会服务;(三)、妇女社会服务;(四)、康复服务;(五)、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的目的是保障案主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六)、就业服务;(七)、心理健康服务;(八)、家庭服务;(九)、医疗社会工作;(十
21、)学校社会工作;有三种方式: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社区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十一)、矫治服务;(十二)、城乡社区发展;(十三)、军队社会工作;(十四)、企业社会工作;六、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2)(一)、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二)、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伦理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属性,也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指南。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3点)(一)、树立了专业使命,确定了专业本身特质。(二)、规范了专业人员的专业行为和职责,确保了案主的利益。(三)、明确了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确保专业作为维护社
22、会公正的重要力量而发挥作用。二、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2、个人主义:主张以个人为核心,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强调个人的价值。3、基督教伦理的三个重要要素:爱、关怀、责任。三、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1、西方社会福利思想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想。19世纪西方主流社会认为贫穷源于个人道德失败和品德缺陷。2、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中的平等、民主、正义、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即:平民、正父集)3、新自由主义哲学思想对实践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很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工作 综合 能力 中级 通用 复习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