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提纲.doc(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提纲2015第一章绪论一、人口过剩(1)人口数量过剩:A。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 B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等,也被认为是人口数量过剩;(2)人口消费过剩: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
2、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显著的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在此类问题上,资源问题的关键是人均高消费及其带来的污染问题)二、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三、自然资源学的视角P15(1)不同空间尺度上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2)对不同的尺度要研究不同的论题:A。时间维(过去、现在、未来) B空间维(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尺度) C论题维(生态、技术、经济、伦理、政治、法律、文化等)第一章一、自然资源: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
3、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二、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1)自然资源是天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来界定的,两个前提:A。必须有获得和利用它的知识; B有某种需求;(3)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在不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变化;(4)人的需要和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5)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科学概念,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三、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是否可以更新,将自然资源分为
4、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和其他; A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储存性资源):a. 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燃料); b. 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 B可更新资源(流动性、收入性资源):a. 直接太阳能; b. 间接太阳能(地球物理过程:风、潮汐、水流; 光合作用过程:短期的(一年生田间作物) 长期的(森林) c. 地热能 C“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相对性:a. 更新速率不大一样; b. 从人类历史尺度上看,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 c. 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2)根据自然资源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自然资源的可耗竭性、可
5、跟新性、可重复使用性以及发生起源等;(3)对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就是三大类:食物、原材料、能源。(4)资源分类的关键在划分个体。四、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1)资源基础:A。定义: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B资源基础只是表明了理论上的最终极限,而不能在实际上用来预测未来资源的可得性; C经济耗竭总是优先于自然耗竭;(2)探明储量:A。定义: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储量; B一个地区的探明储量是不确定的,只反应了当前的消费水平和企业在勘探上的政策,而不是资源储存量的潜在规模; C影响因素:a. 利润要求和勘探政策; b. 技术、知识和工艺的可
6、得性; c. 需求水平; d. 开采成本; e. 资源产品的价格; f. 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3)条件储量:A。定义:是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了开采是不经济的; B技术革新对于经济可行性边界的变化起着关键作用,又需要需求和价格的刺激,也要求政治上的稳定和安全;(4)远景资源:A。是目前仅作了少量勘探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B专家权重法(特尔菲法);(5)理论资源:A。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B估计方法是根据已勘察地区过去的发现模式外推。五、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7、(1)最大资源潜力: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2)持续能力: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3)吸收能力:即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4)承载能力: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应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A。生存承载能力B最适承载能力C容限承载能力六、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1)稀缺性: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一些资源不能再生,地区分布不均;(2)整体性:资源间,地区间,利用对环境的影响;(3)地域性:地域分异规律;(4)多用性:有多种用途和功能;(5)动态性:本
8、身变动,增值性和报酬递减性;(6)社会性:附加人类劳动,资源是文化的函数。七、自然资源的本质特性(1)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资源价值有相对意义): A自然资源的价值响应于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而呈高度动态性; B自然界中环境质量资源的价值虽然不直接伴随技术和经济条件而变化,但响应于人类价值、渴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C文化组群空间分化的结果是,即使在同一时期,关于基本自然资源也没有完全一致的定义;D对特定的环境组分却不一定有一致的价值判断;(2)不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A“使用后就消耗掉的”类型:a. 包括全部化石燃料,其当前的消费速度必然影响未来的可
9、得性; b. 关键的管理问题是:时间上最佳的利用速率; B可循环使用的类型:a. 总储备必然在原则上永远保持不变; b. 完全循环的理想也只能保持在理论上,再使用是一种能源密集的活动,严重依赖“使用后就消耗的”资源;(3)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A临界性资源:相当一部分可更新资源被掠夺到灭绝的程度(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壤); B非临界性资源:尽管有人类活动干预仍可更新,但其中某些会由于过度利用而暂时耗竭。 C可更新资源耗损和退化的许多问题之所以恶化,是因为它们常常为公共财产或公共场所。第二章一、自然资源基本特点(1)总量大,类型多;(2)人均资源量少;(3)空间分布不均;(4)资源禀赋欠佳;(
10、5)资源潜力可观;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1)矿产资源:A。供给保障程度不足; B需求压力持续增大;(2)耕地资源:食物需求持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3)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浪费;(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A。土地退化(沙漠化、土壤侵蚀、土地污染、盐碱化和潜育化、耕地生产力下降、采矿迹地); B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城市工业废水排放呈下降趋势,但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成为主要污染源,城市饮用水源破坏严重,水污染还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 C生态功能降低;三、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1)温室气体积聚与气候变化;(2)土地退化;(3)水环境与淡水生态系统退化;(4)森林与物种多样性减少;(5)
11、生态系统健康的挑战;第三章一、悲观派的主要观点和理论(1)“太空船地球说”:A。提出:鲍尔丁B地球向一艘太空船,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其实是一个封闭系统; C地球上的物质平衡理论,地球上物质的量是固定的,使用后仍存在于空间有限的地球上; D衡量太空船经济成功与否的最好标准是资本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地球能量循环与“热寂”说:A。提出:里夫金和霍华德 B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任何过程中所有的贡献因子均被考虑时,熵总是增加的,而且是一种单方向不可逆的过程,从有序到无序,宇宙走向“热寂”;(3)世界模型3:A。提出:罗马俱乐部1972年发表增长的极限; 1992年又发表超越极限,以配合里
12、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B可供耕作的土地数量的极限; 单位耕地农业产量的极限; 可开发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极限; 环境同化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能力的极限。二、乐观派的主要观点和理论(1)历史外推论:A。提出: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技术中心丰饶论者)B衡量自然资源是否稀缺的最可靠数据是长期的经济指数,最恰当的指标是获取自然资源的劳动成本以及资源相对于工资和其他商品的价格,自然资源稀缺的状况一直在趋向缓和;(2)市场响应论:A。市场体系会对极限自动做出响应; B经济系统运作的这种机制将使消费不至于增长到自然极限而导致崩溃,而是随着价格的上涨相对平缓地终止;(3)替代的作用:替代的多种形
13、式A。直接替代; B技术或资本替代; C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替代作用; D产业结构或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组合,也造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替代;(4)耗散结构论:A。提出:普里戈金、斯唐热 B开放体系能够远离均衡态而产生有序、稳定的结构,就是耗散结构。三、走向可持续性(1)可持续性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含义:A。理想的人类生存条件:满足人类需求的,可永续存在的社会,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优先得到满足; B持久的生态系统状况:保持自身承载能力以支持人类和其他生命的生态系统; C公平性:不仅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也在各代人内部,平等地分配利益和平
14、等地承担代价;(2)人类的需求与发展: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求;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要求给全体人民以机会以满足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从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提高生产潜力; 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3)限制因素及其可持续性;A。人口; B环境; C资源: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要求保护动植物物种; 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4)平等与共同的利益:A。国际不平等; B国家内部不平等; C不平等的是限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障碍。第四章一、人的需要与自然资源(1)基本生理需要;(2)心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
15、障; 社会的需要,即感情的需要; 尊重感的需要,即需要自尊; 自我实现的需要,即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价值;(3)人的欲望或需要通常被认为是无穷的,但满足需要或欲望的资源却是有限的;(4)人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以个人需要为基础,但是必须放在由个人组成的社会这个层次来考察;二、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的演进(1)狩猎采集社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以适应求生存) A狩猎者多为男人,采集者多为女人,热带地区为母系氏族社会;寒冷的近极地地区,盛行父系氏族社会; B学会使用火和陷阱; C早期和后期的狩猎者和采集者都是属于“自然界中的人”,他们通过适应自然来求得生存;(2)农业社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6、A生计农业向真正农业的发展标志着父系统治盛行起来; B环境影响:大片森林被砍伐,大片草原被开垦,许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境被破坏而退化,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开垦地区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使土壤侵蚀大大加速,导致水土流失,森林进一步破坏等; 城市中人口集聚,废弃物累积,使得传染病、寄生虫等传播开来;(3)工业社会的自然资源利用开发: A资源环境问题更趋尖锐:地方尺度上污染物; 区域尺度上环境退化; 全球尺度上全球变化; B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错觉,过高估计了人类的能力;(4)自然资源的演进: A人口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B人类认识能力尤其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关于自然资
17、源的概念也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种类、数量、规模、范围上都不断前进;(5)未来的挑战: A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每一种技术都有副作用; B人的世界观、态度和行为是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C把与自然对抗、从自然中夺取的态度,改为与自然协调,利用自然的同时也保护自然的态度;把重视事后治理污染变为重视事前制止污染,防止潜在污染物进入环境,防患于未然。三、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1)绝对稀缺:当全球尺度上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所造成的稀缺称为绝对稀缺;(2)相对稀缺:在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总需求,但由于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区域性稀缺称为相对稀缺;(3)迄今所发
18、生的自然资源稀缺都是相对稀缺。四、全球性资源稀缺的性质(1)矿产资源:A。世界经济发展并不会由于矿产资源绝对稀缺的到来而突然停滞,尤其发达国家不会造成任何有意义的矿产稀缺问题; B迄今探明出来的增长超过了消费量的增长;(2)可更新资源:A。就全球范围看,流动性资源的极限也不是目前最严重的问题; B目前,全球生态圈正受到严重威胁。人类不可能不断将环境用作废物堆放处而不损害生命自身赖以存在的生物地区化学循环;五、地区性资源稀缺的性质(1)资源分布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稀缺:A。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 B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开发的历史是不同的; C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的差异,造成人均资源消耗大不一
19、样;(2)地缘政治造成的资源稀缺:对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实行封锁和禁运,造成地区性资源短缺(局部、暂时的);(3)贫困造成的资源稀缺:A。当市场上资源产品与免费天然可用物竞争时,改善供应更加困难; B靠出口本国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因经济问题引起的资源稀缺,其后果更加严重;(4)环境退化造成的资源稀缺第五章一、生态学与生态系统(1)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界各种联系的研究;(2)生态学的含义:A。生物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简称生态学; B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与其环境关系;(3)人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任何生态系
20、统对其所能支持的生命物质总量都有一个自然极限;在这个自然极限范围内,人类文化的调整起着极大的作用;(4)生态系统:A。含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统一体,就是生态系统; B组成:由各种成分即生态因子组成,生态因子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大类; 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种因子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子的改变;(5)生态交错区:生态系统的各种组分常与其他生态系统交迭,彼此重叠的范围称为生态交错区;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物质、能量联系(1)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系统内流
21、动和转换,食物链有两种:植食食物链;分解者食物链;(2)在营养结构中按生物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将其分为不同的营养级,处于同一链环的生物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食物链内营养级间能量转化的效率平均在10%左右,称为“能量十分之一定律”;三、生物圈、智能圈和人类生态系统(1)生物圈:地球及其所有生态系统的总称,也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由生命形成的活的圈层,是由生命转换能量和驱动物质循环并由生命系统调节控制的开放系统; 其范围包括岩石圈,水圈和气圈相互交汇的整个地球表层;(2)智能圈:超越生物圈的生灵圈,按人类意志和兴趣而塑造的生物圈,即受人类控制和影响的生物圈; 包括农业圈和技术圈;(3)人类生态系统:
22、由自然-生态系统、经济-技术系统和社会-政治系统构成;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福利(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 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供给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各种产品。调节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作用获得的效益。文化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非物质效益。支持功能:指生态系统生产和支撑其他服务功能的基础功能。(2)人类福利:具有多重成分,包括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自由权与选择权、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安全等;五、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能量(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生命物质的基础,光合作用所获取的太阳能并非全部以植物组织的形
23、式出现,因为其中一部分被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新陈代谢所消耗;(2)在食物链上每一环都会有能量流失,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起作用的直接结果;(3)生态系统中,杂食性十分普遍,各营养级上都有复制的营养关系,所有这些关系连接起来就形成食物网;六、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无机物(1)将植物看做是无机物循环的起点;(2)在受扰动的生态系统中,演替物种对重建物质循环和积存营养物种起着重要作用;七、生态系统中的熵与耗散结构(1)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当任何过程中所有的贡献因子均被考虑时,熵总是增加的,而且是一种单方向的不可逆过程;(2)熵越大,系统越无序;熵越小,系统越有序,意味着具有确定、整齐的结构和有规则的运
24、动状态;(3)在封闭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熵增大,自发地由有序到无序,使系统从非均衡态趋向均衡态,均衡态的特征是熵最大,系统最无序;(4)把熵看做“有效能”的测度,熵越大,有效能越小;熵越小,有效能越大;(5)耗散结构:在外界条件变化到达某一特定阀值时,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可以从以前的无序状态变化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就叫做耗散结构;(6)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本质:开发利用即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发利用后果随之扩“散”;八、自然资源与熵(1)熵值不断下降形成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使熵增加;
25、(2)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若其负熵的耗散超过了来自太阳能的负熵的补充,将使资源走向无序和退化;(3)技术进步增加了我们对低品位资源的开发能力,技术进步的确相当于有效的“负熵储存”;九、生物多样性(1)定义:指来自陆地、海洋、其他水体生态系统,以及其他生态复合体中的生命有机体的变异性,包括种内多样性、种间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有几个层次的含义: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多样性(3)每个水平的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实用价值:A。物种多样性为我们提供野生的和家养的植物、鱼类和动物产品等; B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有一部分是由于它们可以为人类提供服务; C生物
26、多样性还由于野生生物和荒野地区所提供的旅游、娱乐效益而倍受青睐;十、环境抗阻 (1)定义:又称限制因素,一切妨碍物种实现其全部物种增长潜力(繁殖潜力)的环境要素在生态学上称为限制因素;(2)分类:食物供应、气候、疾病、异种捕食,群体过密。第六章一、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干预(1)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A。人口数量; B人类的适应能力; C人类的意识和智力; D现代人类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2)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干预:当代人类社会的主导能源是矿物燃料,P152表6.2(3)人类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干预: 人类利用矿物元素的总趋势一直在不断加速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并引
27、发一系列生态变化;(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预:A。“最小量定律”:植物生长受制于其所必需的化学物质中供给量最小因子限定; B迄今的人类活动总趋势是减少生物多样性; C营养级的改变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D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负熵,并在不断积累负熵;(5)中度干扰假说:二、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调控(1)天然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代表着受人类干扰最少的状态;(2)畜牧业和林业受人类控制的程度是逐渐加强的;(3)农业受人类控制的程度很高(游牧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4)受人类控制程度最高的是城市生态系统;三、人类的适应行为(1)适应:增强物质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的过程叫做适应;(2
28、)“遗传适应”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而且代价是极其高昂的;(3)生态适应:物种对当前环境的适应机制;A。生理适应(一种低代价的生理变化,本能) B行为适应(最有效的适应,人类适应环境最重要的形式)(4)人类行为是一种适应机制;(5)获食模式:人类与资源的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特定社会如何获得基本生存资料食物,人类学称为获食模式,是适应某种环境而产生的生活方式;四、获食模式及其对资源的适应(1)主要有5种获食模式或社会形态:狩猎采集社会,粗耕农业(生计农业)社会,畜牧业社会,精耕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各种获食模式对资源的适应包括:A。对资源可得性的适应:a. 对资源数量的适应; b.
29、 对资源质量的适应; c. 食物观念; B对资源变动的适应: C对其他群体的适应:五、各社会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适应(1)精耕农业前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A。低能源消费; (狩猎采集;粗耕农业;畜牧业社会)B。人口控制; C高度变通灵活的社会组织; D自然崇拜; E自给自足、互惠和平主义;(2)精耕农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A。特征:a. 单位土地上能量投入的增加; b. 单位土地上产量的提高; c. 基本上重新安排了生态系统; B新适应机制:a. 不断的投入; b. 高度有组织的社会; c. 资源私有化; d. 庞大、自足、少进取、相对贫困的农民阶层; e. 平均主义取向的资源分配;(3)工业化
30、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A。特征:a. 急速扩张的人均资源消费; b. 专业化生产; c. 社会组织更复杂; d. 财富集中,使对资源的掠夺更加贪婪; e. 人口变迁; B适应机制:a.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移; b. 农村人口城市化; c. 人口稳定机制; d. 市场响应机制; e.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 f. 社会、文化、政策影响。六、当代适应策略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1)当代适应策略研究:A。资源可得性与变化性质; B系统特征; C适应策略; D适应措施:包括农业、工业、沿海带、能源供应、林业、水资源、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具体适应措施; E战术上的适应措施:改变土地利用,调整管理措施,改变
31、作物和畜牧制度; F必须强调社会体制适应的重要性;(2)生态系统管理:A。是在一个自相似、自我维持的区域系统或更大系统中,认识和管理生物自然和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B涉及运用制度,行政方法和科学方法管理整个生态系统; C四个基本主题:a. 在全社会层次上确定的目的和目标; b. 整体的、综合的科学; c. 能适应的机构; d. 合作性决策;第七章一、采矿的生态影响(1)对地形和水文的影响:A。对地形的影响:a. 地下开采对地形的影响(引起地层的变形、裂缝甚至塌陷; 固体废物堆砌) b. 露天开采对地形的影响(大规模挖损土地;堆放土体或岩石压占大量土地;因此造成双重土地破坏) B对水文的影响
32、:a. 采矿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地表水干涸或形成新水体) b. 采矿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破坏了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及其在矿井工作面周围的分布,形成水位下降漏斗区;对蓄水带补给区有影响) (2)对土壤和生物的影响:A。对土壤的影响:a. 引起土壤侵蚀; b. 土壤重金属污染; B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干扰生物群落的环境而使生物群落发生演替等变化,而且它还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上;(3)对人体和社区的影响:A。对人体的危害:直接危害矿工或生活在矿区附近的人们; B对社区的影响:a. 对景观美学有巨大的破坏力; b. 直接导致了以之为基本部门的城镇的兴起、繁荣与衰落;二、生物入侵A、概念:是指通过人类活
33、动有意或无意地将外来物种引入到其自然分布区之外,在那里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对那里的生物多样构成威胁、影响或破坏物种和生物资源。第八章一、生态占用的概念(1)A含义:指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或消纳废物所占用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包括水域和陆地),其实质是将人类对自然资源(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的消耗与生态影响联系起来; B生态“占用”的是生态“潜力”,即一定区域能够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地域面积;(2)生态占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3)生态潜力: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的支持能力;二、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1)生态赤字:A。生态潜力小于生态占用时,就出现生态赤字; B不可持续的程度可用生态赤字来衡量; C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超过了其自然资源的生态容量;(2)生态盈余:A。生态潜力大于生态占用时,则产生生态盈余; B可持续程度用生态盈余来表示; C生态盈余表示该地区的生态潜力足以支持自然资源消费。三、生态占用核算(1)按照数据的获取方式,通常有两种方法:A。综合法(自上而下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