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关系专题汇总[1].doc
《行测数量关系专题汇总[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数量关系专题汇总[1].doc(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数量关系专题数量关系归纳分析2数量关系解题方法5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及题库9最优化问题18盈亏问题20平均数问题24植树问题26抽屉原理34工程问题典型题库35方阵问题59解题技巧数学运算63数量关系30题特训68同余问题70行程问题74鸡兔同笼问题79年龄问题81利率与利息82容斥问题83工程问题86整数的问题91概率原理109还原问题119牛吃草问题119练习一120练习二121练习三123练习四125练习五126数字特性法129公式汇集容斥原理:A个数+B个数都含有的个数总数都不含有的个数剪绳问题核心公式:一根绳连续对折N 次,从中M 刀,则被
2、剪成了(2NM+1)段 方阵终极公式假设方阵最外层一边人数为N,则一、实心方阵人数=NN 二、最外层人数=(N1)4过河问题来回数=(总量-每次渡过去的)/(每次实际渡的)*2+1次数=(总量-每次渡过去的)/(每次实际渡的)+1盈亏问题:(1)一次盈,一次亏:(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2)两次都有盈: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3)两次都是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4)一次亏,一次刚好: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5)一次盈,一次刚好: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行程问题模块平均速度问题V=2XY/(X+Y)比例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
3、间( 1 2 1 2 12 S vt = 或 或 或 )路程比速度比时间比,S1/S2=V1/V2=T1/T2运动时间相等,运动距离正比与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相等,运动距离正比与运动时间 运动距离相等,运动速度反比与运动时间在相遇追及问题中: 凡有益于相对运动的用“加” ,速度取“和” ,包括相遇、背离等问题。 凡阻碍相对运动的用“减” ,速度取“差” ,包括追及等问题。 从队尾到对头的时间=队伍长度/速度差从对头到队尾的时间=队伍长度/速度和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
4、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
5、,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
6、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其次,从选择的复习资料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到我推荐的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
7、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数量关系归纳分析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基本类型: 相邻两项之差成等差数列; 相邻两项之商成等差数列。1. 60, 30, 20, 15, 12, (D) A . 7 B . 8 C . 9 D . 102. 23, 423, 823, (D) A . 923 B . 1223 C . 1423 D . 10233. 1, 10, 31, 70, 123 (C) A . 136 B . 186 C . 226 D . 256二、“两项之和(差)等于第三项”型及其变式基本类型: 两项之和(差)第三项; 两项之和(差)某数第三项。4. -1,1,(B),1,1
8、,2 A.1 B. 0 C. 2 D. -15. ,(C),0, A. B. 0 C. D. 三、“两项之积(商)等于第三项”型及其变式基本类型: 两项之积(商)第三项; 两项之积(商)某数第三项。6. 1944, 108, 18, 6, (A) A. 3 B. 1 C. 10 D. 877. 2,4,2,(D), A. 2 B.4 C. D. 四、平方数组成的数列及其变式基本类型: ; 。8. 1, 2, 3, 7, 46, (A) A. 2109 B.12189 C. 322 D. 147五、立方数组成的数列及其变式基本类型: ; 。9. -1, 0, -1, (C), -2, -5,-3
9、3 A. 0 B.1 C. -1 D. -2六、升幂、降幂型数列及其变式10. 24, 72, 216, 648, (A) A. 1296 B.1944 C. 2552 D. 324011. , , 1, 2, (C), 24 A. 3 B.5 C. 7 D. 10七、质数数列及其变式12. , , , ,(B) A. B. C. D. 八、跳跃变化数列及其变式13. 9, 15, 22, 28, 33, 39,55,(B) A. 60 B.61 C. 66 D. 58十一、分母有无理化型14. ,(D), A. B. C. D. 十二、分组数列(若干项组成一组,每组的关系式一致)15. 2,
10、 9, 1, 8,(B), 8, 7, 2 A. 10 B.9 C. 8 D. 7十三、分数数列(分子、分母各成不相关的数列或分子、分母交叉看)16. , , , ,(D) A. B. C. 1 D. 17. ,(C), A. B. C. D. 十四、阶乘数列18. 1, 2, 6, 24, (B), 720 A. 109 B. 120 C. 125 D. 169十五、余数数列19. 15, 18, 54,(C), 210 A. 106 B. 107 C. 123 D. 112第二节 数学运算一、利用“凑整法”求解的题型二、利用”尾数估算法”求解的题型三、利用“基准数法”求解的题型四、比例与比
11、例分配问题1古时候人们习东西时彩的是物物交换方式,假设交换的标准是20只兔子可以换2只羊,9只羊可以换3口猪,8口猪可以换2头牛,如果一个人用1头牛去换兔子,可以换多少只?( )A100 B90 C120 D1102游泳池中目前的男女比例为2:5。假如啬4个男人,则男女之间的比例为2:3,请问目前游泳池里有多少个男人?( )A2 B4 C5 D63一个游轮上的座位分成两部分,头等舱50个座位,普通舱150个座位,如果20%的头等舱和30%的普通舱座位坐满,那么整个游轮的座位空置率是( )。A25.5% B72.5% C27.5% D40.5%五、距离(行程)问题1. 两个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12、;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2. 习题解析: 4般在流速为每小时1000米左右的河上逆流而上,行至中上12点整,有一乘客的帽子落到了河里。乘客请求船老大返回追赶帽子,这时船已经开到离帽子100米远的上游。船在静水中这只船的船速为每分钟20米。假设不计调头的时间,马上开始追赶帽子,问追回帽子应该是几点几分?( )A12点10分 B12点15分 C12点20分 D12点30分5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40米,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60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跑150米,小狗追弟弟又转去找姐姐,碰上了姐姐又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到姐弟相遇才停下来。小狗跑了( )米。A600 B
13、800 C1200 D1600六、工程问题1. 注意:此类题目存在解题技巧,应在观察的基础上给出解题技巧。2. 习题解析(解题技巧): 6一个工程甲组和乙组单独分别需要24天、32天,如果甲组先单独做若干天后休息,乙接着做,这样共用27天完成,问甲、乙各做了几天?( )A15,20 B13,14 C15,12 D11,16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现由两个共同完成,后来由于意外,甲中途休息一天,他们需要多少天做完?( )A4 B5 C6 D8七、植树问题 (四种情况:线路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只有一端植树;环状植树)八、对分问题 (考虑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
14、等情况)九、跳井问题 注意:考虑题目条件的变化。十、鸡兔同笼 (介绍两种简便算法:皆为鸡头的情况;皆为兔头的情况。)十一、年龄问题 恒等关系式:年龄差恒等十二、求浓度问题(明确三个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之间的关系)十四、握手问题8. 在一宴会上,凡出席宴会的每一个人都要跟其他所有的人握手一次,已知握手次数一共是136次,那么共有多少人出席此次宴会?A15 B16 C17 D19十五、星期问题9 已知2001年3月1日是星期四,那么2001年5月1日是星期几?( )A星期二 B星期三 C星期五 D星期天10今天是星期天,50个55天后是星期(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六 D星期五十六、整
15、除问题11如果六位数1803a6能被12整除,那么数字a是多少?( )A3或9 B3或4 C3或6 D以上几项皆不对十七、其他问题12的值是( )A B C D13下面这个数列中哪一项与众不同?( )1 19 8 5 131 127A19 B1 C8 D514在某班48个学生中,每个学生至少会打乒乓球或羽毛球中的一种。其中有7/12的学生会打乒乓球,有1/4的学生两种都会。那么会打羽毛球的学生有多少人?( )A42 B36 C40 D32数量关系解题方法一、数字推理如2006年A类的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2,-8,0,64,()A. -64 B. 128 C.156 D. 250 该题考核的知
16、识点为相邻3项之间的关系,即:-8=(-2)3-0,0=(-8)2-6464=(0)1-(-64)故,括号中数为 -64。该题笔者认为是历年来考题中,做起来最为艰难的一道题。常用的数列规律不外乎下面几种:1) 质数数列。即除了1和本身不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2,3,5,7,11,13,17,192) 等差数列。即后项减前一项所得的差为常数。 包括奇数列:1、3、5、7、9. 偶数列:0、2、4、6、8 5的倍数列:5、15、20、253) 等比数列。即后一项除以前一项所得的商为一常数。 像:3、6、12、24、484) 二级等差和二级等比。即后一项减(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差(商)所组成的数列为一个等
17、差或等比数列。比如:2000年的第四题 -2,-1,1,5,13,29。后项减前一项得到数列 1,2,4,8,16。为一等比数列,因此原数列为二级等比数列2002年A类第一题 2,6,12,20,30,42。后项减前一项得到的数列4,6,8,10,12。为一个等差数列,因此原数列为二级等差数列。5) 调和数列。即从第三项开始,后一项等于前两项的和或积。 比如2002年A类第四题 1,3,4,7,11,18。4=1+3,7=3+4,11=4+7。 2003年B类第三题 1,3,3,9,27,243。 3=1*3,9=3*3,27=3*9。6) 平方数列。1,4,9,16,25,36,49,64,
18、81,100,1217) 立方数列。 1,8,27,64,125,216,3438) 幂级数数列。包括底升幂降,和Nn两类。 比如2006年A类第二题 1,32,81,64,25,6,1 分别是16,25,34,43,52,61,70 2003年A类第三题 1,4,27,256,3125 分别是 11,22,33,44,559) 三项相关的数列。如前面所说的2006年A类的考题。其他的数列理论上或规律上原形都是上述这些数列,具体表现为两种或三种规律的混合或者是形式上的变化,如隔项相关数列和分数数列。尽管考试中出现的数列规律已经知道了,但很多同学在具体的做题过程中尤其在考场上如何判断数列的规律,
19、这主要取决计算的速度和一些做题的技巧。技巧方法:(一) 观察数列的变化趋势。数列根据变化的趋势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单调上升或下降的数列。2、波动性的数列。3、先升后降的数列。(二) 面对单调上升或下降的数列,个人建议采用“先减加,再除乘,平方立方增减项”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第一步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差,得到差数列。看差数列是否符合上面所说数列的规律;如果差数列未见明显的规律,则考虑两项相加和第三项进行比较,看看是否符和调和数列;如果尚未发现规律,而且数列中有明显的倍数关系,则需要做商,后项比前项,看得到的结果如何;如果没有明显规律,考虑平方和立方数列,最后考虑是否有增减项数和前后项的问题。这些是
20、做数字推理题最基本的方法。1. 对于单调上升和下降的数列,你可以通过数列的上升或下降的速度来判断该数列的基本规律,前面所述的9种数列中,前四种数列的上升速度相对较缓,而5,6,7三种数列上升速度则要快的很多。比如取以1为首项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和立方数列为例项数 等差等比平方立方11111232483549274781664591625125611323621671364493438151286451291725681729从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等差和平方数列的陡峭度较平缓,上升的趋势比较慢。而等比数列和立方数列的曲线则要陡峭的多。由于考试的时候主要通过前几项200以内的数字变化判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量 关系 专题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