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识字1 场景歌识字1 场景歌主备人:陶晓莉 修改人:教学要求:1.灵活运用拆分法、比较法等方法认识“滩、艘、舰、帆、稻、铜、园”等12个生字。2.在观察与比较中练习生字书写,会写“孔、群、铜、领”等10个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贯、熟练的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4.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描述熟悉的事物。教学重
2、点:识字、写字和数量词的运用。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量词。教学准备:课件,拓展阅读内容,生字卡片等。教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朗读韵文,在老师指导下识字写字。2.能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正确使用量词。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认识并正确使用量词。教学难点:准确使用量词。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播放小旅行歌曲。蓝天白云飘,绿色小草摇,花儿都在笑。风筝高高飞,鸟儿自由唱,心情真美妙。可爱的背起小背包,点心装满袋,脚步好轻快。舒服的微风柔柔吹,晴空暖阳晒,我要去小旅行。迎着和煦的阳光,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旅游。今天我们跟随着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踏上开心之旅。二、
3、初读韵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关注生字词的读音。2.借助拼音,自读韵文(1)出示韵文,自主试读。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试着读一读这则韵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连贯。(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哦,看看他读得是否准确、连贯。(3)尝试比对,熟练变调。出示“一”字。这个字会读吗?出示儿歌第一节: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我们在一年级时就已经知道“一”在句子中读音有变化,你能不看拼音试着读一读,读出这种变化吗?借助拼音,对比检验。大声练读,准确连贯。3.去掉拼音,识记生字(1)分场景出示四组表示景物的词语。请分组朗读,读准字音。(2)去掉儿歌的拼音,
4、分节出示。请大家齐读不带拼音的韵文,读正确、连贯。要点:读准“艘、翠”的平舌音。4.归类识字,熟读会认(1)分组识字,探寻识字规律。出示第一组生字:滩、艘、舰、帆、稻、铜、园7个生字,可分别拆成哪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与这个字有什么联系?提示:“滩”由“氵”和“难”合成,“氵”表明“滩”这个字表示“水边的沙地”,“难”与“滩”韵母相同,读音有相近的部分。出示第二组生字:孔、队、军、号、翠谁能说一说,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特别要注意什么?要点:前两个左右结构,注意“子”做了偏旁后“横”变作了“提”;后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军”字上面是“秃宝盖”,“号”字下面是“丂”(读“ko”),表示“气要舒出
5、的样子。”(2)组词熟读。三、朗读韵文,熟读成诵多形式背诵课文1.师生接力朗读课文。师说上句,生接下句。2.男女生接力朗读课文。女生读上句,男生读下句。3.同桌二人接力背诵课文。例(甲:一只海鸥 乙:一片沙滩)4.学生自主练习背诵5.男女生分小节赛背6.全班齐背7.小组互背。 四、教学生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10个生字,观察分类:按照结构划分,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要点:分为四种情况全包围的“园”字;上下结构的“号”字;独体字“巾”;左右结构的“孔、桥、群、队、旗、铜、领”。2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发现不同:请认真观察7个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有什么区别?要点:左窄右宽的有“桥、队、旗、铜、领”,3指导书写
6、“桥、队、旗、铜、领”。(1)仔细观察,谁能说说书写时分别要注意哪些细节?书写时,竖中线要让给右边的偏旁;“桥、队”左右一样长;“旗”左边略微短一点点;“铜”左边略微长一点点;“领”左边略微高一点点。(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3)学生学写:请端正坐姿,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脚安”;注意“眼离纸张一尺,胸里桌沿一拳,指离笔尖一寸”,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写完以后与前面的范例比对修改。(4)比一比,评一评。展示几位同学的书写,点评修改。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巩固生字。背诵课文。2.练习使用量词。3.仿照描述场景。教学重点:熟背课文,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教学难点:仿照场景进行语言描述。教学过程
7、:一、理解韵文。1.区分场景,圈划事物(1)韵文一共分为四小节,分别描绘了四个场景。请先注意读一读第一小节,圈划出第一小节描绘的景物。(2)读了这些词语,想到这些景物,你眼前出现的是什么地方的画面?提示: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海滩风光的感受即可。(3)用上述方法,逐节圈划景物,说说场景。提示:引导学生了解每个场景的核心主题。(4)儿歌中的“红领巾”是指谁?(系着红领巾的儿童少先队员。)2.反复朗读,读出韵味(1)前两节、后两节分开看,聚焦每句尾字读音,找规律要点:前两节每句尾字韵母都为“an”,后两节每句尾字韵母为“ao”。(2)放声朗读,读出韵味。3.说话练习。(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读读
8、这一组词语,在头脑中放电影,你看到了怎样一副画面,你能用一段话来说一说吗?(2)出示海景图,指名说说,师相机辅导。(3)你能用这个方法来说说课文其他三小节的内容吗?同桌互听互说,指名全班交流。A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风平浪静。一艘军舰向远处行驶,一只海鸥上下翻飞。近处有一条帆船正迎面驶来,一片沙滩上有一群调皮的孩子正在捡贝壳。B农村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一座花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花团锦簇,芳香阵阵。路两边行行垂柳,在风中摇摆着舞姿。远处,一块块碧绿的稻田,旁边有一块明镜般的鱼塘,风景如画。C有一道小溪淙淙地流淌,溪上有一孔石桥,石桥边有一丛翠竹,一群飞鸟从蔚蓝的天空飞过,真是一派迷人的江南风光
9、。D一群少先队员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高举着鲜红的队旗,有说有笑,有一个队员还吹响了铜号,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了。4.想象画面,当场背诵。(1)借助板书提示分节背:海边田园公园活动。例如:看板书“海滩”,想海滩景物画面,背韵文第一小节。其他三小节,鼓励儿童自主练习试背,并介绍经验。(2)集体打节拍试背。(3)背诵比赛。二、运用迁移。1多式说话,迁移运用一只海鸥、一群海鸥 一( )海鸥一只帆船、一条帆船 一( )帆船一块稻田、一片稻田 一( )稻田一座石桥、一孔石桥 一( )石桥一( )鱼塘 一( )翠竹 一( )孩子 一队孩子 一群孩子 一个孩子一( )高楼 一座高楼 一幢高楼 2指一指,说一说
10、:老师在教室里随意指向物品,说出名称,学生马上接上数量词说出来。例如:教师说“课桌”,学生接着说“一张课桌”。3想一想,说一说:同桌合作,一生想象生活中的物品、景物,说出名称,另一生立即搭配数量词说出来。自由练习后,随机指名上前表演。4理一理,说一说:刚刚我们说出了很多场景中事物,请你思考一下,选择某一场景中的四种物品(景物),仿照课文按照最顺口的顺序说出来,那就是你创作的儿歌。(1)出示一组图片,说一说图片上的内容(2)自己想象场景,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一比谁说的更顺口。(3)指名上前朗读自己创作的儿歌。三、拓展阅读数字歌一头牛,两匹马,三只小羊找妈妈。四只鸡,五只鸭,六只小鸟叫喳喳。七条鱼,
11、八只虾,九条小虫慢慢爬。十个数字真有趣,小朋友们笑哈哈。四、教学生字1.左右匀称的“孔、群”竖中线正好在两个偏旁正中央,“孔”注意“子”这个偏旁笔画的变化;“群”要注意左右穿插。2.全包围结构“园”“囗”中间的空间要留得恰当,太小,写不下“元”字;太大,这个字就变形了。 3.上下结构“号”注意“长横”的位置。4.独体字“巾”竖是悬针竖,要直而尖,在竖中线上。5.比一比,评一评。展示几位同学的书写,点评修改。五、作业。 观察身边物品,用数量词说话。板书设计:场景歌海滩海鸥 沙滩 军舰 帆船田园鱼塘 稻田 垂柳 花园郊外小溪 石桥 翠竹 飞鸟活动队旗 铜号 红领巾 欢笑识字2 树之歌主备人:陶晓莉
12、 修改人: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字。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教学准备:树木的资料介绍。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教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各种树木的特点。2认识15个汉字,学习书写10个生字。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教学难点:认识生字词。教学准备:课件,各种树木的图片。教学过程:一、激发
13、兴趣,导入新课: 1听歌曲种树歌。 2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认识身边的大树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树之歌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 种树,分别是 。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2)(课件出示: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3)(课件出示: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4)(课件出示:梧桐树图片)梧桐:“
14、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5)(课件出示: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6)(课件出示: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7)(课件出示: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8)(课件出示: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9)(课件出示: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10)(课件出示: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开花满园香)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
15、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3拍手、齐读小儿歌。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杨 壮 桐 枫 松 柏 棉 杉 化 桂(带拼音)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读 “s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课件出示:“壮、杉、
16、化”笔顺图)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壮”的右边是“士”,不是“土”;“化”的第三笔是“撇”,不是竖弯钩。)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
17、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杨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水杉 桂树 榕树壮 活化石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杨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水杉 桂树 榕树壮 活化石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朗读并背诵科文,理解课文内容。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介绍的树木的特点,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认识树木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标朗读课文,说一说树木的不同特点。二、自主
18、学习,尝试练习 1学习一二两句。出示图画,结合图片理解“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的意思,了解这一句是从树木的外形特征方面介绍的。(课件出示:杨树、梧桐、榕树图片)(板书:杨树榕树 梧桐树) (课件出示) 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通过图片,体会儿歌从颜色方面介绍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1)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2)“松柏四季披绿装”说
19、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指导背诵两句话。2半扶半放,自主学习后两句。出示自学要求:自主学习,要求:(1)读一读三、四句话。(2)找一找什么树什么特点。(3)认一认这些树。(4)背一背句子。按照“读句子说特点认树木背句子”的要求进行学习。从句子中,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木棉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生长在寒冷的北疆。)教师指导理解“耐寒”“守北疆”的意思。在中国地图上初步了解木棉和桦树的生长区域。指导理解“活化石”“银杏”“水杉”。 银杏:银杏又叫白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早在二
20、亿七千万年前就存在了,因此植物学家们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三、背诵课为,完成练习。 1课后第二题: 泡桐 云杉 翠柏 白桦松子 枫叶 白果 桂花根据“树木名称”“树木部分”理解词语。拓展:青枫 洋槐 香椿 芭蕉桑葚 槐花 柳芽 松针2理解名言。(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讨论交流:你知道这几句话的意思吗?讲解:一棵小树长成材需要十年,一个人要成才需要更长的时间。树长得再高,输液还是要回到树根。常用来说人离家再远,还是要回到家乡。树没有根怎么能生长呢?人没有志向也不能成功。3你还知道哪些和树有关的名言?四、知识拓展1国学诵读。竹石 清郑
21、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拓展阅读树的变化一棵树儿高又大,树上鸟儿叫喳喳。春天大树发新芽,夏天大树开红花。秋天北风呼啦啦,冬天鸟儿就搬家。3总结提升、适当拓展。4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树都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我国的树木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树,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下次班会课上我们进行交流。板书设计:树之歌形状 杨树、榕树、梧桐树高、壮、像手掌颜色 枫树、松柏叶儿红、披绿装喜好 木棉、桦树喜暖、耐寒特征银杏、水杉、金桂活化石、满院香识字3 拍手歌主备人:陶晓莉 修改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二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