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doc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一、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 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 重,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 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
2、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近年来认识 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 (一)哮喘的患病率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 3 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 3000 万人。 (二)哮喘的控制现状 近年来哮喘规范化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使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率明 显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 三、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 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发作时双肺可闻散在或弥慢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 支
3、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呼气流量峰值 (PEF) 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 或 PEF 周变异率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 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 病所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不典型哮喘的诊断 1.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 症状和体征, 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 咳嗽。 2.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 症状和体征, 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 胸闷。 3.隐匿性哮喘:指无反复发
4、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表现,但长期存在 气道反应性增高者。随访发现有 14%58%的无症状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可发展为 有症状的哮喘。 (三)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四)分级 1. 严重程度的分级: 将慢性持续期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间歇性、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 度持续 4 级。 根据达到哮喘控制所采用的治疗级别来进行分级, 在临床实践中更有用。 轻度哮喘: 中度哮喘: 重度哮喘: 2. 急性发作时的分级:程度轻重不一。 四、哮喘的评估 (一)评估的内容 1. 评估患者是否有合并症: 2. 评估哮喘的触发因素: 3. 评估患者药物使用的情况: 4.
5、评估患者的临床控制水平: (二)评估的主要方法 1. 症状: 2. 肺功能: 3. 哮喘控制测试(ACT)问卷: 4.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 5. 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6.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五、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 (一)哮喘的治疗目标与一般原则 哮喘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同时尽 可能减少急性发作、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原则是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为基础, 选择 相应的治疗方案。 哮喘治疗方案的选择既要考虑群体水平,也要兼顾患者的个体差异。 (二)药物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6、: 控制药物:需要每天使用 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 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 2-受体激动 剂(LABA)、缓释茶碱、色甘酸钠、抗 IgE 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 素剂量的药物等;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 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 2-受体 激动剂、全身性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 慢性持续 期哮喘激素吸入为首选途径。 吸入给药: ICS 局部抗炎作用强, 药
7、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 所需剂量较小, 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 口服给药:对于大剂量 ICS 联合 LABA 仍不能控制的持续性哮喘和激素依 赖型哮喘,可以叠加小剂量口服激素维持治疗。 2. 2-受体激动剂: 短效 2-受体激动剂(SABA):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该类 药物吸入治疗是缓解轻至中度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 也可用于预防运动性哮 喘。 长效 2-受体激动剂(LABA):LABA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可维持 12h 以上。 目前在我国临床使用的吸入型 LABA 有沙美特罗、 福莫特罗和茚达特罗等。 长期单独使用 LABA 有增加哮喘死亡的风险,不推荐长期单独使用 LABA(
8、证据等 级 A)。 3. ICS/LABA 复合制剂:ICS 和 LABA 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 当于或优于加倍剂量 ICS 的疗效,并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大剂量 ICS 的不 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中至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证据等级 A)。目前在 我国临床应用的复合制剂有不同规格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氟替卡松/ 沙美特罗干粉剂和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 4.白三烯调节剂(LTRA):是 ICS 之外惟一可单独应用的长期控制性药物, 可作为轻度哮喘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用药。 目前在国内主要使用 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可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
9、能,减少哮喘的 恶化,但其抗炎作用不如 ICS。LTRA 服用方便,尤其适用于伴有过敏性鼻炎、阿 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患者的治疗。 5.茶碱:中国人给予较小剂量的茶碱即可起到治疗作用。对吸入 ICS 或 ICS/LABA 仍未控制的哮喘患者,可加用缓释茶碱作为哮喘的维持治疗。 6.抗胆碱药物:吸入性抗胆碱药物,如短效抗胆碱药物(SAMA)异丙托溴铵 和长效抗胆碱药物(LAMA)噻托溴铵,具有一定的支气管舒张作用,但较 2-受体 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本品于 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互补作用。 7.抗 IgE 治疗: 抗 IgE 单克隆抗体适用于需要第 5 级治疗且血清 IgE 水平增 高的
10、过敏性哮喘患者。抗 IgE 单克隆抗体的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8.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IT):通过皮下注射常见吸入变应原提取液, 可减轻哮喘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适用于变应原明确,且在严格的环境控制 和药物治疗后仍控制不良的哮喘患者。 9.其他治疗哮喘药物:第二代抗组织胺药物(H1 受体拮抗剂)如氯雷他定 等、其他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如曲尼司特等,在哮喘治疗中作用较弱,主要用于 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 (三)制订治疗方案 一旦哮喘诊断确立, 应尽早开始规律的控制治疗,这对于取得最佳疗效至关 重要。 整个哮喘治疗过程需要对患者连续进行评估、调整并观察治疗反应。控制性 药物的升
11、降级应按照阶梯式方案选择。 哮喘控制维持 3 个月以上可以考虑降级治 疗以找到维持哮喘控制的最低有效治疗级别。 1.第一级治疗:按需吸入缓解药物。 推荐治疗方案:按需吸入 SABA 能够迅速有效地缓解哮喘症状,但单独使 用 SABA 存在安全性隐患,因此仅限用于偶有短暂的白天症状,没有夜间症状, 肺功能正常的患者。症状超出上述程度,或存在任何急性发作危险因素或过去 1 年有急性发作病史,均需要规律使用控制性药物。 其他治疗方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除按需使用 SABA 外,还应考虑 规律使用低剂量 ICS(证据等级 A)。 不推荐:不推荐吸入抗胆碱能药物,也不推荐单独使用快速起效的 LABA
12、(如福莫特罗)。 2.第二级治疗:低剂量控制药物加按需使用缓解药物 推荐治疗方案:低剂量 ICS 加按需使用缓解药物。 其他治疗方案:LTRA 可用于不能够或不愿意接受 ICS 治疗、对 ICS 不良 反应不能耐受,或合并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运动性哮喘、阿司匹林以 及药物诱发哮喘的初始治疗(证据等级 B)但其作用比 ICS 弱(证据等级 A)。 对于从未使用过控制性药物的患者,低剂量 ICS/LABA 作为初始治疗能够更快控 制症状,改善肺功能,但没有证据表明能够进一步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证据等 级 A),费用也较高。 不推荐:一般不推荐单独使用缓释茶碱(证据等级 B)。也不推荐使用
13、色甘酸制剂。 3.第 3 级治疗:1 种或 2 种控制性药物加按需使用缓解药物。 推荐治疗方案:选择低剂量 ICS/LABA 复合制剂作为维持治疗,加 SABA 作为缓解治疗。在相同剂量的 ICS 基础上联合 LABA 能够有效地控制症状、改善 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证据等级 A)。 其他治疗方案:其他的选择包括增加 ICS 至中等剂量,但疗效不如联合 LABA(证据等级 A)。其他选择还有低剂量 ICS 联合 LTRA(证据等级 A)或缓释 茶碱(证据等级 B)。 4.第四级治疗:2 种以上控制性药物加按需使用缓解药物。 推荐治疗方案:低剂量 ICS/福莫特罗维持加缓解治疗,或中等剂量
14、 ICS/LABA 复合制剂加按需使用 SABA。 对于使用低剂量 ICS/LABA 加按需使用 SABA 哮喘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升级到中等剂量 ICS/LABA(证据等级 B)。 其他治疗方案:如果采用中等剂量 ICS/LABA 控制不佳,可以考虑再增加 一种控制性药物, 如 LTRA、 缓释茶碱 (证据等级 B) 。 亦可使用高剂量 ICS/LABA, 但增加 ICS 剂量获益有限而不良反应显著增加(证据等级 A)。 5.第五级治疗:较高水平的治疗和/或叠加治疗。推荐治疗方案:转诊给哮 喘专科医师,考虑叠加治疗。第五级治疗考虑采用的选择包括: 抗胆碱能药物:部分重症哮喘可以考虑在 IC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支气管哮喘 诊疗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