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2).doc
《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2).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题下载 2012年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课外活动不包括( )。A群众活动B文娱活动C自习课D科技活动【答案】C【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按性质一般可分为:学科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劳动技术活动。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
2、活动三类。自习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2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A鸽子B猩猩C狗D白鼠【答案】C【解析】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嚼吃食物时淌口水,或者说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分泌是一种本能的反射,巴甫洛夫还观察到,较老的狗一看到食物就淌口水,而不必尝到食物的刺激,即单从视觉就可以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3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概括思维D间接思维【答案】A【解析】一题多解体现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
3、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4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指导实践法D陶冶政治法【答案】B【解析】题干采用的教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指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作出评判,以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巩固,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方法。品德评价法具有重要教育价值,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的方法。5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是( )。A课外活动B课余活动
4、C群众活动D文娱活动【答案】A【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具有以下特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6教学大纲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是( )。A教学计划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教科书【答案】D【解析】教学大纲是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7教学
5、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答案】A【解析】领会知识是指了解传输知识的媒体的含义,懂得词所标志的事物的情形、性质,对事物获得间接认知的过程。领会知识从整体上来说,主要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与概括这样两个认识环节实现的。没有知识的领会,巩固和运用等环节就毫无意义。8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内部求知欲【答案】B【解析】题干表述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绩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绩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A项,附属内
6、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C项,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9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B1898年C1902年D1922年【答案】A【解析】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后来赫尔巴特对其进行补充,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最终完善了这一理论。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10.班级工作的
7、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A校长B教育主任C班主任D科任教师【答案】C【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11.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A100%B80%90%C70%D50%【答案】B【解析】布卢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其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
8、习理论,即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该方法将学习分为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指导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12.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答案】C【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礼记学记,大意是: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
9、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体现了教学所应遵循的启发性原则,即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 教育即生活B 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D 生活即教育【答案】D【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克伯屈等人。其基本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即成长;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
10、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D项,生活即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14.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 )。A强调解题过程分析B强调解题策略分析C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D强调不同类型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答案】D【解析】传统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小学学科教学实际,很难指导课堂教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结合中小学学科特点进行问题解决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知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不
11、同的作用。15.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答案】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若一个新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越多,回忆就越容易,因此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16.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沾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答案】C【解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人的品德评价依据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与非道德行为相对
12、。道德行为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C项是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它既对营业员本身有意义,又对社会文明具有道德意义。17.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 )。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答案】D【解析】调查研究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题干表述属于个案调查,即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教育、教学研究历来重视个体的发展和个别差异,通过个案调查可以详细地
13、描述个体特征,有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8.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 )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素质B家庭背景C社会环境D个体能动性【答案】D【解析】个体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题干表述反映了个体能动性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19.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答案】A【解析】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有: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
14、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入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等。个人本位论的优点主要有:确立了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要,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否定了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压抑和灌输等弊端;提出了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对现代学校教育有积极意义。20.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取的是( )。A六三制B五四制C九年一贯制D多种形式并存【答案】D【解析】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方面,目前我国实行多种形式,有六三制、五四制、五三制、九年一贯制、有幼儿园、小学、初中一贯制
15、等形式。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学制形式。21.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B活动课程理论C社会课程理论D要素课程理论【答案】B【解析】活动中心课程论是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提出的课程理论,其基本主张是:课程应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改造其经验,促进其生长。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这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也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22.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16、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C【解析】题干表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即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原则的依据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的循序过程;动作形成的规律,动作形成的阶段性变化受人体生理机能的制约,受条件反射和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规律的支配。掌握动作技术,就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23.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
17、警、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环境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B【解析】题干表述属于德育方法中的个人修养法。个人修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个人修养主要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运用个人修养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4.在德育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答案】D【
18、解析】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严要有度;严要有方;严要有恒;尊重和信赖学生。25.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C【解析】题干反映的心理活动属于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引起无意注
19、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26.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C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D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答案】C【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习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果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面临比较困难的任务时,行为效率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27.方雨认
20、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柯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 )阶段。A服从与惩罚B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D普遍伦理【答案】B【解析】根据柯尔伯格理论,题干表述处于道德发展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同时也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28.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A负向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1、【答案】D【解析】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它可以使原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者重构等。逆向迁移要求人们学会在条件具备时敢于突破学习范围的限制,向新的、更高水平的领域进军。这不仅会拓展学习的范围、扩大知识面,也有助于对旧有知识的充实、修正、重组或者重构等。29.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B乔姆斯基C巴甫洛夫D弗洛伊德【答案】A【解析】题干表述的观点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2 下半年 教师 招聘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小学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