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0中考物理阶段复习综合训练——专题三:压强与浮力.doc
《冲刺2020中考物理阶段复习综合训练——专题三:压强与浮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2020中考物理阶段复习综合训练——专题三:压强与浮力.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冲刺2020中考 物理阶段复习综合训练专题三:压强与浮力考点一:固体压强1.下列图中所示的实例,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2.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为80cm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3N的水平推力向右匀速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露出桌面20cm(如图乙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桌面受到摩擦力的大小_,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平推力F做的功为_J3.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 30 牛,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4.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是有
2、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 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 (3)分析_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 (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
3、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表达式为_ (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_(选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考点二:液体压强1.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和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 p2 F1=F2 Bp1 p2 F1 p2 F1=F2 Dp1F22.如图所示的茶壶中装有茶水,c处有一个小孔,其作用是保持茶壶内外的 相同,以便于水倒出来。
4、壶中a点处所受水的压强 b点处所受水的压强,茶水对壶底的压力 水的重力。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3.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1)检查U形管压强计的气密性时,发现无论重压还是轻压橡皮膜,U形管两侧的液柱的高度均变化很小,则说明该U形管压强计的气密性较(选填“好”或“差”).(2)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3)比较图甲和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而增大.(4)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朝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5)比较图乙和图丁,
5、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理是:_。4.在一个重4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有重16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1m,把它放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g=10N/kg)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考点三:大气压强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
6、理2.著名的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01105Pa的大气压强能够支持水柱的最大高度为_。3.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_ ,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空气,是_ 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落下标准大气压能支持_ mm高的水银柱 考点四:流体压强1.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2.甲乙两图所示容器中都装有水,但图中都只画出了左边容器中的水面,请在图中把未画出的水面的大致位置补画出来
7、考点五:浮力1.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 10 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 NB石料的密度为1.8103 kgm3C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2.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
8、浮力为_N,木块重力为_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_N.(g取10Nkg) 3.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加速上浮,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受到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 有关。(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9、于”)水的密度。(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金属块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水1.0103kg/m3,g取10N/kg)考点六:阿基米德原理1.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盐水的密度为 ; 2.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
10、现玻璃瓶下沉;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 (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_(选填“有关”、“无关)。 (3)在第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N。 (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_。 (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 , 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_Pa。
11、(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_kg/m3。 3.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简称“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如图甲所示),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1m3、质量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7.4km/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0cm2的探测窗口,当它在海水中3000m深处时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是多少
12、? (2)为了完成搜寻任务,求“金枪鱼”舱内加水后恰能悬浮在海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3)“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求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 4.如图甲是我国首艘“海上飞船”“翔州1”它的最大起飞质量为2.5t,巡航速度140160km/h,最大航速可达210km/h,最高能爬升至150m,可乘坐7人它既可以在水中航行,又可以贴近水面飞行该设计利用了“翼地效应”,即当运动的飞行器掉到距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气流流过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地面(或水面)将产生一股向上的反推力,使整个机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阻力减小(1)下列有关“翔州1”的说
13、法中错误的是( )A“翔州1”漂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B“翔州1”在水面上飞行时,机翼下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强较大C“翼地效应”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使“翔州1”获得更大升力的D随着“翔州1”在水面以上爬升的高度增加,船外大气压减小(2)“翔州1”在平静的水面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水平方向获得的动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50s后,“翔州1”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050s内,“翔州1”的运动状态是_(选填“减速”、“先加速后减速”或“加速”)运动从50100s时间内牵引力做了_ J的功(3)该“翔州1”以最大航速匀速飞行1.5
14、h通过的路程是_ km“翔州1”船身设计成“流线形”是为了_(4)“翔州1”靠岸后,有5名乘客从船上登岸,则船排开海水的体积约减少多少_ m3?(人的平均质量为70kg,海水=1.0103kg/m3,取g=10N/kg)考点七:物体的浮沉条件1.重为15N的物体,浸没于装满水的容器中后,溢出了5104m3的水则此物体是( ) A.浮在水面上B.沉到水底C.悬浮在水中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2.三个实心球甲、乙、丙体积相等,在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B甲、乙两球的重力相等C甲球的质量大于丙球的质量 D乙球的密度小于丙球的密度 3.小明自制了一支
15、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甲和乙的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密度计受到的液体浮力分别为F甲、F乙,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F甲_F乙,甲_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_m乙(均选填“”“”或“”)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浩瀚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1%,深底丰富的石油蕴藏、堆积着无数的锰团以及其他资源吸引着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竞相进行海洋开发事业.深潜技术是进行海洋开发的必要手段,它是由深潜器、工作母船(水面支援船)和陆上基地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深潜器是其关键部分.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的深潜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要技术指标包
16、括:长宽高为8.2米3.0米3.4米;空气中质量不超过22吨;有效负载220公斤(不包括乘员质量);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速度为最大25节,巡航1节;载员3人;生命支持,正常:312人时,应急:384人时,正常水下工作时间:12小时.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要技术特点有四:一是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二是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三是具
17、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象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四是配备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1)常规潜艇外壳绝大部分选用钢材,而载人深潜器的球壳则采用钛合金,可见钛合金比钢材具有更高的_(填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2)载人深潜器在水下行驶的过程中,利用声纳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声纳系统是利用_波实现通讯的.(3)已知1节=1海里/时=1.852公里/小时 ,则“蛟龙号”潜水器的最大速度为_米/秒(保留小数点后两位).(4)当“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蛟龙号”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不
18、断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若正在水下匀速下潜的“蛟龙号”潜水器的总质量为22吨,请你由此估算潜水器的体积约为_m3 ( 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3kg/m3) .(6)在需要紧急上浮时,潜水器可以抛掉随身携带的压载铁.试分析匀速下潜的“蛟龙号”潜水器抛掉压载铁后,潜水器在水中的运动情况_冲刺2020中考 物理阶段复习综合训练专题三:压强与浮力参考答案考点一:固体压强1.下列图中所示的实例,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答案】 C 2.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为80cm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3N的水平推力向右匀速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露出桌面20cm(如图乙所示
19、)在这一过程中,桌面受到摩擦力的大小_,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平推力F做的功为_J【答案】不变;变大;0.6 3.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 30 牛,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4.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刺 2020 中考 物理 阶段 复习 综合 训练 专题 压强 浮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