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过关练习-简单机械、功和能实验突破.docx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过关练习-简单机械、功和能实验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过关练习-简单机械、功和能实验突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简单机械、功和能实验突破过关练习1、小红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次数F1/NL1/cmF2/NL2/cm11102522101203215310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4)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在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 个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点和B点下方所挂的钩码
2、同时向支点0靠近一格,杠杆会 (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左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是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1)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 W(5)创新小组也利用重为1N
3、、2N、4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组的测量值,则创新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C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组3、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机械效率,要从研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出发,寻求办法。(1)为了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选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轮,利用图甲和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并把数据整理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滑轮材质钩码重G/N提升的高度h/m有用功W有用/J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铝10.10.10
4、.60.30.1856%2铝20.10.21.00.30.367%3铝20.20.41.00.60.667%4塑料20.20.40.80.60.4883%5塑料20.20.42.10.20.4295%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提升的钩码 ,机械效率越高。比较3和4两次实验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比较 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机械效率与提升钩码的高度无关。第5次实验室利用了图 的装置完成的,判断依据是 。利用图甲的装置,把重4N的物体用2.5N的拉力迅速拉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可见如果没有刻度尺,只有测力计,也可以测量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小明利用图
5、丙装置实验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 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3)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 。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A、焦耳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C、阿基米德原理D、欧姆定律4、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_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左”或“右”)端调节。(2)调节平衡后
6、,在杠杆B点处挂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则在A点处应挂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3)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cm,钩码每个重0.5N,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_0.153.00.10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_。5、如图是“利用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水1.0103kg/m3)(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 ,并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7、。(2)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 石块的体积。(3)将石块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B中,将装有水和石块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调好的杠杆两端,移动小桶在杠杆上的位置,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回复平衡,如图丙所示。此时小桶A、B的悬挂点距支点O分别为13cm和5cm,若不考虑小桶重力,则石块密度的测量值为 kg/m3;若考虑小桶重力,石块的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 。6、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数据如下表所示。(1)请把表格中三个未完成的空补充完整。(2)甲同学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钩
8、码重力逐渐增大,滑轮组机械效率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请你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_ _。(3)乙同学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质量为100g,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与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之和,即:W总W有+W额,他猜测还有_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答一种因素即可)(4)丙同学计算出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W=W总W有一W轮,通过比较第1、2和_组的数据,发现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对此作出解释_。7、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
9、若干个重力1N的钩码。(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 (选填“左”或“右”)调;(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A”或“B”);A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B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3)将图丁所示杠杆两边的钩码各撤掉1个,则杠杆 (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4)如图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 N;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大小
10、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在生活、生产中经常应用到杠杆的平衡条件,例如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某次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8、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1)实验时,小明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升高,弹簧测力计读数为0.5N;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10cm,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如表: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h/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10.20.10.1100%(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中 物理 复习 过关 练习 简单机械 实验 突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