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吸收二氧化硫课程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吸收二氧化硫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吸收二氧化硫课程设计.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水吸收二氧化硫课程设计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设计题目:水吸收SO2烟气的填料塔设计一、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填料塔,用于除去烟气中超标的SO2使其达标排放,并完成其工艺设计与计算以及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水吸收SO2的工艺流程图和填料塔的装置图,编写设计说明书。二、 操作条件:(1) 混合烟气处理量为1000m3/h(30,100KN/
2、m2);(2) 进塔气体组成:9%(体积比)SO2,其余可视为空气;(3) 回收其中所含SO2的95%;(4) 吸收塔操作温度为30,压力位100KN/m2;(5) 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2倍;(6) 空塔气速取泛点气速的0.65倍;(7) 填料:自选;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的确定;2、塔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塔的主要工艺尺寸(塔高、塔径、全塔压降)的确定;4、辅助设备的选型与计算;5、绘制工艺流程图(2号图纸);6、绘制浮阀塔设备图(1号图纸);7、编写设计说明书。摘要:介绍了吸收技术的基本知识;叙述了水吸收SO2的设计方案和流程;根据操作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填料塔,包
3、括塔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填料选择及辅助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关键字:课程设计SO2吸收填料塔Abstract:In this design paper ,I Introduc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absorption technology;meanwhile ,I described the design scheme and process of water absorbing SO2 ; At last ,chose a consilient packed tower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which
4、 including the tower equipment technology size calculation, filler selection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Keywords:Curriculum design,sulfur dioxide absorption,packed tower-一、前言11、吸收技术概况12、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3、吸收设备2二、设计方案31、吸收剂的选择32、吸收流程的选择42.1 气体吸收过程分类42.2吸收装置的流程53、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63.1 吸收塔
5、设备63.2 填料的选择64、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75、操作参数的选择85.1操作温度的确定85.2操作压力的确定8三、吸收塔工艺条件的计算91、基础物性数据91.1液相物性数据91.2气相物性数据91.3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102、物料衡算103、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113.1塔径的计算113.2泛点率校核和填料规格123.3液体喷淋密度校核124、填料层高度计算134.1传质单元数的计算134.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134.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155、填料塔附属高度的计算156、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166.1液体分布器的选型166.2分布点密度及布液孔数的计算176.3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的计算
6、187、其它附属塔内件的选择197.1 填料支撑板197.2 填料压紧装置与床层限制板197.3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198、流体力学参数计算208.1填料层压力降的计算209、吸收塔主要接管的尺寸计算219.1液体进料接管229.2气体进料接管229.3吸收剂输送管路直径及流速计算2210、离心泵的计算与选择23四、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251、填料塔工艺尺寸计算结果表:252、流体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汇总:263、附属设备计算结果汇总:274、所用聚丙烯塑料阶梯环填料主要性能参数汇总:275、主要符号说明:28五、设计方案讨论30六、心得体会30附录31附录(一) 水的物性数据表
7、31附录(二) 塔径与填料公称直径的比值D/d的推荐值32附录(三)贝恩(Bain)-霍根(Hougen)关联式中的A、K值32附录(五) 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性能表(摘录)33参考文献34一、前言1、吸收技术概况化学工业中的废气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磷肥等生产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是化工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于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都会造成破坏和污染,必须进行净化回收,具经济价值的规模应充分回收利用,避免硫资源浪费和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类生存发展。吸收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单
8、元操作。工业吸收操作是在吸收塔内进行的。在吸收操作中,通常将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组分称为溶质或吸收质,以A表示;而不溶或微溶的组分称为载体或惰性气体,以B表示;吸收所用的溶剂称为吸收剂,以S表示;经吸收后得到的溶液称为吸收液;被吸收后排出吸收塔的气体称为吸收尾气。吸收就是吸收质从气相转入液相的过程1。吸收过程通常在吸收塔中进行。根据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向,分为逆流操作和并流操作两类,工业生产中以逆流操作为主,吸收剂以塔顶加入自上向下流动,与从下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吸收了吸收质的液体从塔底排出,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其操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混合气体(AB)吸收剂S吸收尾气(B微量的A)吸
9、收塔吸收液(AS)2、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有用组分的回收:如用硫酸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二氧化硫,用气油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芳烃,用液态烃处理裂解气以回收其中的乙烯、丙烯等。) 原料气的净化。例如用水和碱液脱除合成二氧化硫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丙酮脱除裂解气中的乙炔等。) 某些产品的制取。例如用水吸收二氧化氮以制造硝酸,用水吸收氯化氢以制备盐酸,用水吸收甲醛以制备福尔马林溶液等。) 废气的治理。例如:电厂的锅炉尾气含二氧化硫。硝酸生产尾气含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均须用吸收方法除去。3、吸收设备吸收操作主要在填料塔和板式塔中进行,几种常用的吸收塔有填料塔、湍球塔、板式塔等。由于填料塔的基
10、本特点是结构简单,压力降小,传质效率高,便于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对于热敏性及容易发泡的物料,更显出其优越性,故填料塔的应用较为广泛。 填料塔由外壳、填料、填料支承、液体分布器、中间支承和再分布器、气体和液体进出口接管等部件组成,塔外壳多采用金属材料,也可用塑料制造。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它提供了塔内气液两相的接触面,填料与塔的结构决定了塔的性能。填料必须具备较大的比表面,有较高的空隙率、良好的润湿性、耐腐蚀、一定的机械强度、密度小、价格低廉等。常用的填料有拉西环、鲍尔环、弧鞍形和矩鞍形填料。二、设计方案1、吸收剂的选择吸收操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收剂的性质。选择吸收剂时在,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1、:溶解度大 吸收剂对溶质组分的溶解度越大,则传质推动力越大,吸收速率越快,且吸收剂的耗用量越少,操作费用较低。 选择性好 吸收剂应对溶质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其它组分溶解度甚微,否则不能实现有效的分离。 挥发性好 在吸收过程中,吸收尾气往往为吸收剂蒸汽所饱和。故在操作温度下,吸收剂的蒸汽压要低,以减少吸收剂的损失量。 粘度低 吸收剂在操作温度下的粘度越低,其在塔内的流动阻力越小,扩散系数越大,这有助于传质速率的提高。易再生 当富液不作为产品时,吸收剂要易再生,以降低操作费用。要求溶解度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即不仅在低温下溶解度要大,平衡分压要小;而且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应迅速下降
12、,平衡分压应迅速上升,则被吸收的气体解吸,吸收剂再生方便。 其它:无毒性、无腐蚀性、不易燃易爆、不发泡、冰点低、价廉易得,且化学性质稳定、经济安全1。在实际生产中满足所有要求的吸收剂是不存在的。应从满足工艺要求出发,对可供选择的吸收剂做全面的评价,作出科学、经济、合理的选择。表2-1 物理吸收剂和化学吸收剂的选择物理吸收剂化学吸收剂(1)吸收容量(溶解度)正比于溶质分压(2)吸收热效应很小(近于等温)(3)常用降压闪蒸解吸(4)适于溶质含量高,而净化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5)对设备腐蚀性小,不易变质(1)吸收容量对溶质分压不太敏感(2)吸收热效应显着(3)用低压蒸汽气提解吸(4)适于溶质含量不高
13、,而净化度要求很高的场合(5)对设备腐蚀性大,易变质综上所述,考虑吸收剂的选用标准,在二氧化硫的吸收过程中,采用水为吸收剂。2、吸收流程的选择2.1 气体吸收过程分类气体吸收过程通常按以下方法分类。 单组分吸收与多组分吸收:吸收过程按被吸收组分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若混合气体中只有一个组分进入液相,其余组分不溶(或微溶)于吸收剂,这种吸收过程称为单组分吸收。反之,若在吸收过程中,混合气中进入液相的气体溶质不止一个,这样的吸收称为多组分吸收。 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 在吸收过程中,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可以把吸收过程看成是气体溶质单纯地溶解于液相溶剂的物理过程
14、,则称为物理吸收。相反,如果在吸收过程中气体溶质与溶剂(或其中的活泼组分)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则称为化学吸收。 低浓度吸收与高浓度吸收: 在吸收过程中,若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摩尔分率均较低(通常不超过0.1),这种吸收称为低浓度吸收;反之,则称为高浓度吸收。对于低浓度吸收过程,由于气相中溶质浓度较低,传递到液相中的溶质量相对于气、液相流率也较小,因此流经吸收塔的气、液相流率均可视为常数。 等温吸收与非等温吸收: 气体溶质溶解于液体时,常由于溶解热或化学反应热,而产生热效应,热效应使液相的温度逐渐升高,这种吸收称为非等温吸收。若吸收过程的热效应很小,或虽然热效应较大,但吸收设备的散热效果很好,能及
15、时移出吸收过程所产生的热量,此时液相的温度变化并不显著,这种吸收称为等温吸收6。 2.2吸收装置的流程吸收装置的流程主要有以下几种。逆流操作 气相自塔底进入塔顶排出,液相自塔顶进入塔底排出,此即逆流操作。逆流操作的特点是,传质平均推动力大,传质速率快,分离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工业生产中多采用逆流操作。并流操作 气液两相均从塔顶流向塔底,此即并流操作。并流操作的特点是,系统不受液流限制,可提高操作气速,以提高生产能力。并流操作通常用于以下情况:当吸收过程的平衡曲线较平坦时,流向对推动力影响不大;易溶气体的吸收或处理的气体不需要吸收很完全;吸收剂用量特别大,逆流操作易引起液泛。吸收剂部分再循环
16、操作 在逆流操作系统中,用泵将吸收塔排出液体的一部分冷却后与补充的新鲜吸收剂一同送回塔内,即为部分再循环操作。通常用于以下情况:当吸收剂用量较小,为提高塔的液体喷淋密度;对于非等温吸收过程,为控制塔内的温升,需取出一部分热量。该流程特别适宜于相平蘅常数m植很小的情况,通过吸收液的部分再循环,提高吸收剂的使用效率。应予指出,吸收剂部分再循环操作较逆流操作的平均推动力要低,且需要设置循环泵,操作费用增加。多塔串联操作 若设计的填料层高度过大,或由于所处理物料等原因需要经常清理调料,为便于维修,可把填料层分装在几个串联的塔内,每个吸收塔通过的吸收剂和气体量都相等,即为多塔串联操作。此种操作因塔内需要
17、留较大空间,输液、喷淋、支承板等辅助装置增加,使设备投资加大。串联并联混合操作 若吸收过程处理的液量很大,如果用通常的流程,则液体在塔内的喷淋密度过大,操作气速势必很小(否则易引起塔的液泛),塔的生产能力很低。实际生产中可采用气相作串联、液相作并联的混合流程。用水吸收二氧化硫属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程。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二氧化硫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73、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3.1 吸收塔设备对于吸收过程,塔设备有多种,如何选择合适的类型是进行工业设计的首要工作。而进行这一项工作则主要对吸收过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后,并经过多方案对比方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一般而言
18、,吸收用塔设备与精馏过程所需要的塔设备具有相同的原则要求,即用较小直径的塔设备完成规定的处理量,塔板或填料层阻力要小,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具有合适的操作弹性,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等。 但作为吸收过程,一般具有操作液气比大的特点,因而更适用于填料塔。此外,填料塔阻力小,效率高,有利于过程节能,所以对于吸收过程来说,以采用填料塔居多。但在液体流率很低难以充分润湿填料,或塔径过大,使用填料不很经济的情况下,以采用板式塔为宜。本设计过程采用填料塔作为吸收设备。3.2 填料的选择塔填料是填料塔中气液接触的基本构件,其性能的优劣是决定填料塔操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塔填料的选择是填
19、料塔设计的重要环节。在选择塔填料时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比表面积要大 比表面积a是指单位体积的填料层所具有的表面积,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润湿性能有利于传质速率的提高。空隙率大 空隙率是指单位体积的填料所具有的空隙体积,填料的空隙率大,气液通过的能力大,气体流动的阻力小,填料的空隙率一般在0.45-0.95范围。堆积密度小 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填料的质量,在机械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填料壁要尽量减薄,以减小填料的堆积密度,从而既可降低成本又可增加空隙率。填料的几何形状 填料的几何形状对填料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填料的材质 工业上,填料的材质分为陶瓷、金属和塑料三大类,不同的材质适应于不同
20、的操作条件。该流程的操作压力及温度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装填料,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环填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故此选用DN38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阶梯环是对鲍尔环的改进。与鲍尔环相比,阶梯环高度减少了一半,并在一端增加了一个锥形翻边。锥形翻边不仅增加了填料的机械强度,而且使填料表面由线接触为主变成以点接触为主,这样不但增加了填料间的空隙,同时成为液体沿填料表面流动的汇集分散点,可以促进液膜的表面更新,有利于传质效率的提高。阶梯环的综合性能优于鲍尔环,成为目前所使用的环形填料中最为优良的一种。其主要性能参数为:比表面积=250m 形状修正系数 =1.45 填料因子 =173m4、吸收剂再生
21、方法的选择依据所用的吸收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再生方案,工业上常用的吸收剂再生方法主要有减压再生、加热再生及气提再生等。A. 减压再生(闪蒸)吸收剂的减压再生是最简单的吸收剂再生方法之一。在吸收塔内,吸收了大量溶质后的吸收剂进入再生塔并减压,使得融入吸收剂中的溶质得以再生。该方法最适用于加压吸收,而且吸收后的后续工艺处于常压或较低压力的条件,如吸收操作处于常压条件下进行,若采用减压再生,那么解吸操作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则过程可能不够经济B. 加热再生加热再生也是吸收剂再生最常用的方法。吸收了大量溶质后的吸收剂进入再生塔内并加热使其升温,溶入吸收剂中的溶质得以解吸。由于再生温度必须高于吸收温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收 二氧化硫 课程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