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doc(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2019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复习要点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期终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分子与离子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a)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等。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O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二无机物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a)功能:良好的溶剂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调节体温参与生化反应过程
2、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b)主要以离子 形式存在,少数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无机盐的作用:1)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维持酸碱平衡、血浆浓度、神经肌肉兴奋性2)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镁:叶绿素成分 碘:甲状腺激素成分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缺铁性贫血三.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b)糖类主要由C、H、O元素构成,基本单位是单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种类分布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动植物组成RNA的成分脱氧核糖动植物组成DNA的成分六碳糖葡萄糖(还原糖)动植物最重要能源物
3、质果糖(还原糖)植物提供能量半乳糖动物提供能量二糖麦芽糖(还原糖)发芽的小麦(植物)都能提供能量蔗糖甘蔗、甜菜(植物)乳糖乳汁中(动物)多糖淀粉(植物)贮能物质纤维素植物支持保护细胞糖元(肝糖元、肌糖元)动物肝脏、肌肉贮能物质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a)-主要的储能物质(1)脂质由C、H、O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2)分类 油脂(CHO):储能、维持体温磷脂(CHONP):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植物蜡(CHO):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胆固醇(CHO):是人体所必需的,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蛋白质(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基本单位:氨基酸(1
4、)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等元素 (2)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3)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判断依据)(4)种类:约20种,由R基决定。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肽键(1)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 肽键 ,表示为CONH。(2)关于氨基酸缩合反应的计算: 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一分子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氨基或者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5、氨基酸 多肽链 蛋白质4)、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 (3)、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5)、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催化功能:如绝大多数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免疫功能:如抗体;识别功能:受体4.核酸的种类和功能(a)(1)元素组成:核酸由C、H、O、N、P元素组成。DNA(脱氧核糖核酸)(2)核酸的分类 RNA(核糖核酸)(3)作用:DNA:贮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RNA:在合成蛋白质时是必需的。5实验:糖类、脂肪和蛋
6、白质的鉴定(b)(1)鉴定所用的试剂及相应的颜色反应淀粉碘液蓝色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沉淀 ( 需沸水浴加热)脂肪苏丹染液橙黄色 (需用显微镜)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先加A液再加B液)(2)实验选材:淀粉:含量高,马铃薯匀浆等; 还原性糖鉴定:含量高、色浅。如:白梨汁和白萝卜等脂肪鉴定:含量高。如:花生种子、蚕豆种子等 蛋白质鉴定:含量高。如:蛋清液等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概述1.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2.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a)(1) 细胞的种类不
7、同,大小也有一定差别,但一般的细胞都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胞的体积总是这么微小的原因: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 细胞小,则其表面积及与体积的比值(即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2) 生物个体的增大,主要是 细胞数目的增多 ,而不是细胞体积的增大(3) 细胞的种类:根本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类别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无成形细胞核,有拟核,无核膜,核仁只有DNA,无蛋白质,无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各种细胞器细胞壁有,肽聚糖(细菌)(植物细胞有)纤维素和果胶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动物
8、,植物、真菌相同点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注: 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乳酸菌等。真菌包括酵母菌,食用菌和霉菌原核细胞中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原核细胞的 质膜 附着有 呼吸酶 ,是进行 细胞呼吸的场所 ; 蓝藻的 质膜 上含有 光合色素 ( 叶绿素和藻蓝素 ),是其进行 光合作用的场所,属自养型生物。3.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b) P25二细胞膜和细胞壁1.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b)(1)主要成分: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类。(2)结构:脂双层:两层磷脂分子层;膜蛋白 :镶嵌、贯穿、覆盖;糖蛋白:膜的外表面(3)
9、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精卵细胞核融合等。(4)细胞膜的功能特点(a)选择透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2.质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a)脂双层:膜结构的基础,它使许多分子与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膜蛋白 : 控制分子和离子的出入;生物催化剂;细胞标志物;识别;与病原体作斗争。3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a)化学成分: 纤维素 和 果胶 生理作用: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特点:全透性 4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b)P28三细胞质1、细胞质是由 细胞溶胶 和各种 细胞器 构成,其中细
10、胞溶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主场所(a)2、区别七种细胞器形态、结构、功能等(a)名称形态结构分布功能线粒体大多数呈棒状或粒状 双层膜 动植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叶绿体呈椭球状或球状 双层膜 植 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 的场所内质网网状 单层膜 动植增大膜的面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与糖类,脂类合成有关高尔基体囊状单层膜_动植动物细胞: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表现在对_ 蛋白质 的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与植物 细胞壁 形成有关核糖体粒状小体_无膜 动植合成 蛋白质 的场所液泡泡状 单层膜 植调节植物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贮存物质中心体“十”形_无膜 动,低等植物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 有丝分裂 有关细
11、胞器的分类总结(1)膜结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核 无膜结构有: 核糖体 、中心体 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有: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液泡、溶酶体 (2)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3)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4)高等的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 叶绿体、 液泡、 细胞壁(不是细胞器) 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_中心体_(5)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6)含有DNA的细胞器_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_ (7 )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_ 内质网_3.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12、(b) P39四细胞核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 筛管细胞 和哺乳动物成熟的 红细胞 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b)核被膜:具有 两层 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具有 核孔复合体 (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如 蛋白质、RNA )核仁:与细胞中_核糖体_形成有关核基质染色质:组成:主要由 DNA 和 蛋白质 组成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b)要熟练识图。分别说出各数字所代表结构的名称图1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图2 动物细胞亚
13、显微结构示意图五原核细胞(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b) 见资料第3页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一细胞与能量1.生物体内或细胞中发生的各种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变 (a) 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是 化学能。举例:萤火虫发光是化学能转变为光能2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a)吸能反应:如光合作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单糖合成二糖等(合成物质,吸收能量)放能反应 :如细胞呼吸,蛋白质水解等(分解物质,释放能量)细胞中有许多吸能反应,它们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的 放能反应3ATP的化学组成,特点和分子简式 (a)(1)ATP是由1个腺苷(1个核糖和1个腺嘌呤结合)和3个磷酸基团 组成。(2)结构特点:ATP的化学
14、性质极不稳定,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而释放能量(3)ATP的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化学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4)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酶1 ATP ADP+Pi+能量 酶2 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细胞呼吸。绿色植物: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溶胶和线粒体。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主动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细胞的活动、分泌等生命活动。(5)ATP不仅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中的 能量通货。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
15、源是ATP。马拉松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直接靠(ATP)提供能量的?注意:只要提到直接提供能量的都是ATP。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渗透过程(a) 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水分子(其他溶剂)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渗透。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2.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b)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 红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其中质是原生质层,壁是细胞壁)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4.渗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b)这三类均为跨膜运输方式渗透:水
16、分子(其他溶剂)分子通过膜的扩散被动转运:顺浓度梯度(高低)的扩散(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2)易化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主动转运: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方向载体能量举例自由扩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等协助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5.细胞胞吞和胞吐的过程(a)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如吞噬细胞吞噬病菌)、胞吐(如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原理:膜具有一定得流动性6.观察
17、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b) P55作用(b)三、酶1、酶的发现过程(a)时间发现人实验内容实验结论18世界末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胃液可以使小金属笼中的肉块消失胃液中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19世纪巴斯德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量与活酵母菌繁殖量成正比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19世纪李比希酒精发酵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菌的活动无关,最多只需要酵母菌中某种物质的参与而已1897德国的毕希纳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就可以进行酒精发酵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酵母细胞本身(推翻了巴斯德的结论而证实李比希结论的正确)1926年美国的萨母纳尔得到脲酶结晶证明酶是一种蛋白质20世纪
18、80年代科学家发现极少数酶是RNA,称为核酶2、酶的概念(a):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3、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b):(1)作用:生物催化作用 a、催化剂具有促使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本身却不发生化学变化的特点。酶也具有这样的特点。b、受酶催化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叫底物。c、酶之所以能在室温下催化底物分子发生反应,是因为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恰好能和底物分子结合。d、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2)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b):酶的专一性 :由于酶分子的形状只适合与一种或是小部分分子结合,所以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19、。例如,虽然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但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的水解,不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酶的高效性:由于酶通过与底物分子结合,使化学反应极易进行,所以反应效率极高。以过氧化氢酶为例,每个酶分子能在1s内将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这种反应速率是没有参与情况下的1000万倍!5、影响酶作用的因素(c): 温度:在较低温度时,随着温度的逐渐声高,酶的活性增强,酶促反应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强,催化效率最高。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酶的活性迅速降低,最后完全丧失催化能力。(如图A)pH: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酶的活性,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生物体内大多数酶
20、的最适pH在68之间,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2.2。pH最适pH反应速率0温度最适温度0反应速率(如图B)图A图BA6、“探究酶的专一性”(b):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P64)7、“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b)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P66)四、细胞呼吸1、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概念:(b)细胞呼吸概念: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需氧呼吸概念:需氧呼吸必须有氧气参与加,氧气把糖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厌氧呼吸概念:厌氧呼吸一般指细胞在无氧的条
21、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反应如下:酶2、需氧呼吸反应式、过程(三个阶段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场所)(b)需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过程:需氧呼吸场 所反应物产 物释能糖酵解(第一阶段)细胞溶胶C6H12O62丙酮酸,4H,2ATP少量柠檬酸循环(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和嵴2丙酮酸,6水6CO2,20 20H,2ATP少量电子传递链(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水,26ATP大量酶厌氧呼吸反应式:酶乳酸发酵:C6H12O6 2CH3CHOHCOOH(乳酸)+少量能量酒精发酵:C
22、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过程:厌氧呼吸场所反应物生成物第一阶段细胞溶胶葡萄糖丙酮酸 H 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 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比较:呼吸方式需氧呼吸厌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溶胶,线粒体细胞溶胶条件有氧情况、多种酶缺氧情况、多种酶物质变化葡萄糖水和二氧化碳葡萄糖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释放少量能量相同点本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过程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没,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意义(1)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4、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b)粮食的储存:
23、干燥、低温、低氧(或充入氮气)、充入二氧化碳等蔬菜水果的保鲜:湿度适中,低温,低氧。五、光合作用1、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a)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划分的依据:能否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自养生物的类型:植物、藻类、某些细菌、蓝藻(蓝细菌)等异养生物的类型: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菌。2、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b)(1)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能叶绿体(2)反应式:6CO2+12H2O C6H1206+6O2+6H2O要能准确说出生成物中各元素的来源。(3)阶段、场所、产物阶段
24、光反应碳反应必要条件光、色素、酶、水多种酶、CO2、NADPH、ATP场所基粒(类囊体膜上)(叶绿体基质)物质变化光能叶绿体水的光解2H2O H+e-+ O2酶ATP的形成ADP+Pi+能量 ATPNADPH的形成酶CO2的固定CO2+C5 2C3酸酶NADPH、ATP三碳的还原C3酸 三碳糖五碳糖再生能量变化光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NADPH和ATP 碳反应为光反应提供NADP+、ADP和Pi3、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图(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基粒上)作用: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胡萝卜素(呈橙黄色
25、)类胡萝卜素种类: 叶黄素(呈黄色)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 叶绿素b(呈黄绿色)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吸收光谱图P89)4、光反应的过程(b)(见上表)碳反应的过程(b)(见上表)5、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见课本P87 目的要求: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分离叶绿体中的4种色素实验原理: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加入SiO2使研磨更充分;CaCO3 可以保护叶绿素在研磨过程中不被破坏。纸层析法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材料用具:(略)实验步骤:(略)实验结果:四条色素自
26、上而下分别为:胡萝卜素(含量最少所以最细)、叶黄素、叶绿素a(含量最多所以最粗)、叶绿素b。讨论:本实验成功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第一, 滤纸需要事先干燥处理,这样有利于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色素带整齐清晰;第二, 滤纸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1cm,并且浸入层析液的一端要剪角,这样处理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色素分离时整齐便于观察;第三, 距离滤纸的下端1 cm处画滤液细线,要求要细、直、齐,重复34次,使滤液细线的色素含量多,便于分离色素带清晰明显。第四,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不然会使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观察效果。6、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光
27、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光强度CO2吸收值CO2释放值黑暗中呼吸作用强度A(光补偿点)B(光饱和点)光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图) 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图)温度()光合速率0目的要求: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并了解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具体影响会导致植物生长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实验原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强度的强弱、光照的时间长短、不同的波长的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矿质元素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导,致光合作用效率增高。低,温时碳反应中还原碳(三碳糖
28、)的产量会减少,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光合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碳反应中酶的活性。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生成的三碳化合物(C3)数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NADP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光合作用速率就会下降。不同波光的光对光合作用也有影响,主要是因为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其他波段的光吸收量都很少,绿光几乎不吸收。实验设计方案一: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用不同功率的聚光灯作为
29、实验自变量(光照强度)来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二: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温水,热水和冰块作为实验自变量(温度)来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三: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实验自变量(CO2浓度)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四: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不同颜色的玻璃纸作为实验自变量(不同波长的光)来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讨论:通过什么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由于实验用的是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方法来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增殖的结
30、果,细胞类型的变化是细胞分化造成的。 一、细胞的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 有丝分裂 :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等)的方式。1、细胞周期(a)(1)起止点: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P105图4-1 细胞周期) G1期: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2)时期划分:分裂间期 S期:DNA的复制 G2期: 和有丝分裂期(M)(3)时期特点:间期总是长于M期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b) 前期:膜(核膜)仁(核仁)消失显两体(染色体、纺锤体) 分裂期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后期:粒裂数
31、增均两极(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两消两现新壁建(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新的细胞壁形成)时期图形特征间期G1期: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S期:DNA的复制G2期:有丝分裂所必需的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当间期细胞进入前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 。在前期染色体变 。每条染色体是由两条并列的 组成,染色体的复制在 期已完成。前期较 的时候出现了由丝状纤维组成的 。这时核膜开始 ,形成 。这种小泡在有丝分裂的_ 可看到。中期染色体继续凝聚变短。各染色体的 排列在 。中期染色体缩短到 ,此时染色体的 和 最清晰,最便于观察和研究。后期染色体的 已经分为两个,所以中期以后各
32、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实际上已经转变为两个独立的 ,染色体数目 。这些分离的染色体以 速度分别被 拉向两极。末期染色体重新伸展呈 状态。 重新形成,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是: 期 形成方式不同和 期 分裂方式不同。3.活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的目的是 。(2)漂洗的目的是 。 (3)染色的目的是 。(4)制片时用手按压和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的目的是 。(5)显微镜观察:在低倍物镜下找到观察对象后,转换 ,用高倍镜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注意: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不能用 ,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3
3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b)异同:A、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并在间期的S期倍增。分裂前期动物细胞的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形成,植物细胞的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形成。B、分裂末期,动物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上向内凹陷,把细胞分成两部分,最后形成两个细胞。而植物细胞是先在两个新细胞间出现许多囊泡,然后聚集成细胞板,逐渐发展成新的细胞壁,进而形成2个细胞。(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细胞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
34、结果、讨论(P106)5、“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b):P1106、注意点: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对应关系染色体上无(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单体1:1:0;染色体上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单体1:2:2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曲线: 三、细胞的分化1、细胞分化概念和生物学意义(b)概念: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特点:不可逆性,持久性,稳定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各种组织、器官。意义:生物的个体发育就是通过细胞分化过程来实现的。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a)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
35、殖。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等很少或缺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3、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b): 致癌因素:物理因素(如各种射线)、化学因素(如吸烟时烟雾中的物质)、生物因素(许多病毒)4、细胞全能性:(b)受精卵具有分化出各种细胞的潜能。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细胞的全能性逐渐的减小。全能性的大小与分裂能力呈正相关。同一生物体内细胞全能性的高低为: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不同生物的全能性高底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5、干细胞的种类、特点和应用(b):(1)干细胞:一类可以分化成为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2)分类(按来源) 胚胎干细胞(包括全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3)特点:进行不对称分裂 (4)应用:细胞移植、器官移植四、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变慢; 线粒体的数量减少,体积增大;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不断向内折叠。2、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a)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是由某种基因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神经细胞,所以需要调整神经细胞的数量,使之与受神经细胞支配的细胞的数量相适应,以保证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精确调节。3、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a)-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