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教案-2.doc
《物理化学课程教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课程教案-2.doc(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物理化学课程教案-2物 理 化 学 课程教案物 理 化 学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授课类型专 业 必 修 课授课时间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和功的规定和计算方法, 焓的定义以及反应热的计算等, 属于热力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对于学习后边的热力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热力学方
2、法及其基本特点,掌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等基本概念,理解状态函数的性质,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并能对物理化学过程(状态变化、相变化、化学反应等)进行有关计算。重点与难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状态函数的意义及其数学特性,焓的定义和意义,可逆过程及其意义,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物理化学过程的U、H、Q和W。应用fHm(B)、cHm(B)计算反应热效应。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应用。卡诺循环教学内容与过程(设想、方法、手段):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功、热力学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状态函数的意义及其数学特性, 焓的定义和意义,可逆过程及其意义,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物理化学过程的U、H、Q和W,应用fHm(
3、B)、cHm(B)计算反应热效应,掌握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应用,卡诺循环的意义及理想气体在诸过程的热和功的计算。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 课后全部复习题2 作业题:2,5,6,9,12,16,19,20,23,26,31。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 胡英主编,物理化学 2. 天津大学主编,物理化学 3. 大连理工大学主编,物理化学 4. 各种习题解题辅导书 5. 课后所列各种参考读物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2. 1热力学概论热力学的基本内容热力学是研究热功转换过程所遵循的规律的科学。它包含系统变化所引起的物理量的变化或当物理量变化时系统的变化。热力学研究问题的基础是四个经验定律(
4、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还有热力学第零定律),其中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实验事实的推论。这些定律是人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具有不可争辩的事实根据,在一定程度上是绝对可靠的。热力学的研究在解决化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时是非常重要的,在生产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一个系统的变化的方向和变化所能达的限度等。热力学研究方法和局限性 研究方法:热力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方法,它通过对研究的系统(所研究的对象)在转化过程中热和功的关系的分析,用热力学定律来判断该转变是否进行以及进行的程度。特点:首先,热力学研究的结论是绝对可靠的,它所进行推理的依据是实验总结的热力学定律,没有
5、任何假想的成分。另外,热力学在研究问题的时,只是从系统变化过程的热功关系入手,以热力学定律作为标准,从而对系统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做出判断。不考虑系统在转化过程中,物质微粒是什么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局限性:不能回答系统的转化和物质微粒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即不能对系统变化的具体过程和细节做出判断。只能预示过程进行的可能性,但不能解决过程的现实性,即不能预言过程的时间性问题。2. 2热平衡和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为了给热力学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热冷程度确定一个严格概念,需要定义温度。温度概念的建立以及温度的测定都是以热平衡现象为基础。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最终会达到热平衡,宏观上不再变化,可以
6、用一个状态参量来描述它。当把两个系统已达平衡的系统接触,并使它们用可以导热的壁接触,则这两个系统之间在达到热平衡时,两个系统的这一状态参量也应该相等。这个状态参量就称为温度。那么如何确定一个系统的温度呢?热力学第零定律指出:如果两个系统分别和处于平衡的第三个系统达成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也彼此也处于热平衡。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是确定系统温度和测定系统温度的基础,虽然它发现迟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但由于逻辑的关系,应排在它们的前边,所以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科学定义是由热力学第零定律导出的,当两个系统接触时,描写系统的性质的状态函数将自动调节变化,直到两个系统都达到平衡,这就意味着两个系统有一个共
7、同的物理性质,这个性质就是“温度”。热力学第零定律的实质是指出了温度这个状态函数的存在,它非但给出了温度的概念,而且还为系统的温度的测定提供了依据。2. 3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 系统:物理化学中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环境:和系统有关的以外的部分称为环境。根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将系统分为三类:(1) 孤立系统:系统和环境之间无物质和能量交换者。(2) 封闭系统:系统和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者。(3) 敞开系统:系统和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系统的性质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它的可观测的宏观性质来描述。这些性质称为系统的性质,系统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1) 广度性质(或
8、容量性质) 其数值与系统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整个体系的广度性质是系统中各部分这种性质的总和。如体积,质量,热力学能等。(2) 强度性质 其数值决定于体系自身的特性,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压力,密度等。通常系统的一个广度性质除以系统中总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之后得到一个强度性质。热力学平衡态 当系统的各种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时,则系统就处于热力学的平衡态,所谓热力学的平衡,应包括如下的平衡。(1) 热平衡:系统的各部分的温度相等。(2) 力学平衡:系统的各部分压力相等。(3) 相平衡:当系统不上一个相时,物质在各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在相的之间没有净的物质的转移。(4) 化学平衡:当系统中存在化学反应
9、时,达到平衡后,系统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状态函数当系统处于一定的状态时,系统中的各种性质都有确定的数值,但系统的这些性质并不都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数学关系(状态方程)。通常,只要确定系统的少数几个性质,其它的性质就随之而这定。这样,系统体系的性质就可以表示成系统的其它的性质的函数,即系统的性质由其状态而定,所以系统的性也称为状态函数。如 当系统处于一定的状态时,系统的性质只决定于所处的状态,而于过去的历史无关,若外界的条件变化时,它的一系列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系统的性质的改变时只决定于始态与终态,而与变化所经历的途径无关。这种状态函数的特性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特性,可以按照全微分的关系
10、来处理。状态方程 描述系统性质关系的数学方程式称为状态方程式。 状态方程式的获得:系统的状态方程不以由热力学理论导出,必须通过实验来测定。在统计热力学中,可以通过对系统中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行某种假设,推导出状态方程。描述一个系统的状态所需要的独立变数的数目随系统的特点而定,又随着考虑问题目的复杂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需要两个独立变数可以确定系统的状态,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写成 (1)对于由于化学变化、相变化等会引起系统或各相的组成发生变化的系统,还必须指明各相的组成或整个系统的组成,决定系统的状态所需的性质的数目就会相应增加。如对于敞开系统,系
11、统的状态可以写成的函数。 (2)过程与途径过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发生了一个状态变化,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我们称系统发生了一个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 途径:系统变化所经历的具体路径称为途径。 常见的变化过程有:(1) 等温过程 系统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在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始态温度等于终态温度,且等于环境温度。(2) 等压过程 系统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在变化过程中压力保持不变,始态压力等于终态压力,且等于环境压力。(3) 等容过程 系统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在变化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4) 绝热过程 系统在变化过程中,与环境不交换热量,这个过程称为绝热过程。如系统和环境之
12、间有用绝热壁隔开,或变化过程太快,来不及和环境交换热量的过程,可近似看作绝热过程。(5) 环状过程 系统从始态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回到原来的状态称为环状过程。系统经历此过程,所有性质的改变量都等于零。热和功 热:热力学中,把由于系统和环境间温度的不同而在它们之间传递的能量称为热(Q)。(符号的约定:系统吸热为正) 热(量)与系统的热冷的概念不同。在热力学中,除热以外,系统与环境间以其它的形式传递的能量称为功(W)(符号的规定:给系统做功为正)。热和功不是状态函数,它的大小和过程有关,其微小量用符号“”表示。有各种形式的功:体积功,电功,表面功,辐射功等。功可以分为体积功和非体积功。各种
13、功的微小量可以表示为环境对系统施加影响的一个强度性质与其共轭的广度性质的微变量的乘积。如功的计算式可以表示为: (3)上式中表示环境对系统施加的影响的强度性质,而则表示其共轭的广度性质的微变。热和功的单位:焦(J)2.4 热力学第一定律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确立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包括热量在内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述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并且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能常体系的总能量由下列三部分组成:(1) 系统整体运动的能量(T)。(2) 系统在外力场中的位能(V)。(3) 热力学能(U)。
14、 在研究静止的系统时(T = 0),如不考虑外力场的作用(V = 0),此时系统的总能量为热力学能。系统的热力学能包括了系统中各种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粒子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电子能,核能,以及分子之间的位能等)。 当系统和环境交换能量时,系统的热力学能就要发生变化 (4)如果系统发生了一个微小的变化,则有 (5)上边两个式子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也可以用另一种文字方式表达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要想制造一种永动机,它既不依靠外界供给能量,本身的能量也不减少,却不断地对外做功,这是不可能的。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关于热力学能
15、的说明: 系统的热力学能包括了系统中的各种粒子运动形式的能量,由于系统中的粒子无限可分,运动形式无穷无尽,所以系统的热力学能的数值也无法知道。 系统中热力学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变化过程中的Q和W来确定。 系统的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证明):设:系统经途径从,热力学能变化为,经途径从,热力学能的变化为,假设热力学能不是状态函数,。如果使途径改变方向,从,则该过程的热力学能的变化为。如系统两个变化过程组合成一个循环,则经过这个循环回到原来的状态,系统的热力学能将发生变化,环境同样获得能量,即能量可以生成,第一类永动相可以制成。这个结论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所以只有。系统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与始终态有关
16、,而和路径无关,所以系统的热力学能为一状态函数。系统的热力学能可以表示为 (6)如果把热力学能看作是T,V的函数 显然 2.5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功与过程 和热力学能不同,环境对系统所做功的量和系统变化所经历的途经有关。 以图22为例来说明做功的过程 (为外压) 系统中的气体可以由不同的过程从,过程不同,环境做功也不相同。1 自由膨胀 2 外压始终维持恒定 3 多次等外压膨胀 4 无限多次的等外压膨胀 以上的例子说明,功和途径有关 由于,所以Q也和途径有关。准静态过程 过程4的特点:无限多次的等压膨胀,如果每次所需要的时间为无限长,系统在膨胀的每一时刻都无限地接近于平衡,这们的过程为准静态过
17、程,在准静态过程中,。 如果系统再经过压缩回到原来的状态1 一次压缩2 多次压缩3 无限多次压缩 显然 从上边可以看出,无限多次的膨胀和压缩过程,如果系统在过程中没有由于摩擦引起的能量耗散的话,当整个过程结束时,系统会恢复到原状,同时不会给环境留下任何痕迹。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当系统经历一个变化过程,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如果能采取任何一种方式,使系统恢复原状的同时,环境也能恢复原状,则原来的过程(1) (2)就称为可逆过程,否则为不可逆过程。 上边的例子中发生的准静态过程在不考虑由于摩擦引起的能耗散的话,可称为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做的功最大。 实际发生的接近可逆过程的例子1 恒
18、压下的相变过程2 可逆电池在可逆情况下的放电过程式3 适当安排的化学反应过程如 注:1 实际发生的过程都为不可逆过程,上边的例子只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体系发生特定的变化过程,只要进行得无限缓慢,可以当作可逆过程处理。2 不可逆过程并不是说体系根本无法恢复原状,而只是说体系和环境不能同时恢复原状。可逆过程的特点:1 可逆过程是以无限小的变化级进行的,整个过程是由一连串非常接近于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2 在反向的过程中,用同样的手续,循着原来过程的逆过程,可以使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无任何耗散效应。3 在任何特定条件限定的情况下,只有可逆过程中环境做功最小, 可逆过程的特殊的重要作用:1 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化学 课程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