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结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城乡结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乡结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浅谈城乡结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浅谈城乡结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浅谈城乡结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四川省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邹小英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地处高县庆符镇,随着高县政府的搬迁,庆符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城所在地,而我校的定位由原来的乡镇小学变为城镇小学;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和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为更满足高县老百姓对
2、的教育需求,成为高县县城人民所信赖的学校;我校必须从以前的定位中走出来,重新审视自己,为积极争取创建“特色名校,质量强校”而努力奋斗。但由于我校刚定位于城镇小学,而面临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很大一部分学生来源于农村,他们来到县城,因受到县城外界环境的干扰,思想没有乡镇小学的单纯、行为习惯没有没有乡镇小学的规范;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孩子由年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理,造成孩子的隔代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子女无人管住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则骂;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认为长大能挣大钱即可;
3、有的家长不遵循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放松品德教育,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故我校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习惯差,课堂常规不规范;吃零食现象尤其严重,校园垃圾随处可见;学生脏话频出、打人骂人司空见惯;自私自利,漠不关心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尽快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关系到我校健康、良性发展,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县城所在地的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校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就是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状况,找准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从理性的角度来思
4、考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切实解决学生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培养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习惯,进而形成良好健康的道德品质,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外在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并形成内驱力,开拓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科学发展。以下是我校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做法:一、开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活动。(一)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育人。1.班级管理自主。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努力使之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实行班委、少先队干部竞争上岗制、班级干部民主选举制,使学生们早日适应社会,学会主动学习,主
5、动竞争,主动进行自我选择教育。各班在开学初组织和帮助学生结合班级和个人实际,制订出本学期的努力方向和计划,并在同学中培养和树立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进取意识,组织好“帮、带”活动,浓厚竞争氛围,从而推进班风、带动学风,提高班级、年级整体水平。2.主题班会常态化。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课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班会课做到“四有”:有时间、有主题、有备课、有记录。每月确定1个主题,班主任要认真备课,使班会课有针对性与实效性。3.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宣传力度,做到逢会必讲、会会必讲安全,落实各项安全制度,确保校园的整体安全。重视
6、法制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专题讲座,开展“有法天下行活动”,坚持“每周一题”、选好内容,增强实效,掀起全校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的热潮。开展劳动卫生教育,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自主打扫等活动。4.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演讲、征文、书法、体育竞赛等活动,以丰富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展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爱好。5.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种宣传媒体,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以树立身边的榜样,旨在激发学生学先进、赶先进,浓厚竞争氛围为目的的评比活动。(二)严格常规管理,强化养成教育,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
7、建构德育网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家长会、每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分阶段、有目的地指导,及时交流总结,改进培养方法,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布置各月培养内容。年级组德育主任负责分管相应年级的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培养指导。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任,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培养。学校值周与监督岗学生,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日日监督检查。家庭与社会对学生在家行为表现进行评估与监督。2.认真组织各班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优秀学生评比制度、先进班集体评比标准、学生课堂常规、学生学校文明行为常规、学生社会生活行为常规和学生家庭生活行为常规等
8、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守纪意识,以此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言行,使他们在校内、校外做一个合乎行为规范的人。3.成立文明监督岗“校园文明监督岗”和“班级文明监督岗”,加强对少先队、学生会、校园纠察队的管理,即全校学生从一进校园开始,其所有的言行举止在自觉履行规范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礼仪岗、卫生岗律岗等学生管理机构的监督。通过文明监督岗,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4.各班建立家校联系簿,对家长的来访和教师的家访作好记录。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通报班级管理、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以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5.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内容多元
9、、方式多样:把习惯分成了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四大类,每学月评价一次;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使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矫正与疏导。1.建立、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学生开设心理讲座,同时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和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2.发动全体教师在各科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各学科与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渗透与结合。3.我校曾邀请“李
10、阳疯狂英语”大型励志报告团、邀请团中央知心姐姐宣讲团、感恩让你在快乐中成长宣讲团到校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讲座培训、对学生进行感恩与励志教育等等,通过家校活动和培训学习交流,家长懂得了“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引导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我们建立了社区、家长参与行为规范实施的决策、监督制度。(四)开展的“大课间”活动,让全体师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陶冶身心。结合学校实际便以“动”、“育”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周一,以升旗仪式为载体进行励志演讲;周二红歌大家唱,让带有激情的合唱真正体会到“我的歌声,我作主”的豪气;周三中华经典美文诵读,让学生在激情的诵读中陶冶情操,
11、提高自己的情趣;周四疯狂英语,引领学校外语学科不断前行;周五健美操大家做;通过大课间活动让全体师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陶冶身心。(五)建立师德首位制度,严防师德失范,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1.坚持每周教师例会和业务学习制度,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高县教师“十要求,十不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师德考评制度,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学生。2.开展相约分享成长活动,以身边的先进教师为榜样,或某一位教师的一处闪光点为内容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以此来培养和壮大优秀教师群体。3.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校先抓教
12、师这一榜样,再抓学生中的榜样。如每年元旦我校隆重举行的“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及表彰仪式。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及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方法。1.学校德育工作常态化,打造高素质德育队伍,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育人。(1)打造高素质德育队伍,成就教师。班主任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素质,打造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才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通过聘请县内外专家、校内交流,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完善和加强对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的力度,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培训;强化过程与监控、
13、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管理水平一流的班主任队伍。如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金永丽老师、宜宾市徐卫、县教育局专家、各兄弟学校的优秀老师,来我校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我校的德育工作水平。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加强校内蝗交流与研讨,每周公布一次班级考核结果,每日实行班主任值日工作制。(2)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育人,成就学生。主题班会常态化。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课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等方面,还有励志、感恩、禁毒等,同时结合相关节日、时令性活动;形式上不仅有老师讲、学生讲、家长讲、身边人讲,还通过录像、讨论交流、社会实践活动等。主题班会
14、课做到“四有”:有时间、有主题、有备课、有记录。秋期每月确定1个主题,春期每周确定1个主题,班主任要认真备课,使班会课主题突出、有针对性与实效性。事实证明,主题班对学生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习惯上都会受到深刻的教育与触动,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行为习惯得到培养。法制教育新颖化。聘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道,但这种形式对学生而言起到的作用不大。我校在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家长了解法律知识,开展“有法天下行活动”。坚持“每周一题”,由负责法制教育的老师选好内容发到各班,由学生将法制题抄好于周五放学时带回家与父母共同完成并由父母签字确认,星期日学生返校将做好后的题统一
15、交班主任处批阅,学校随机抽查。通过开展“有法天下行活动”,掀起全校师生、家长,学法、懂法、守法的热潮,学生中没有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我校的法制教育活动不仅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称赞。习惯养成持续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两次培养、教育就可养成的,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反复培养,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允许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让正面的情绪像阳光一样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上的自我矫正,自我优化。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针对我校学生劳动卫生习惯差的特点,在学校的倡导下,各班开展“一屋不
16、扫、何以扫天下”的活动。首先从个人卫生开始,坚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搞好个人卫生,并由同学、老师、父母进行监督;其次是开展净化寝室、教室、公共区域卫生活动,提倡“一弯腰、一伸手”;从目前全校学生的个人卫生、还是整个学校、班级的卫生来看,可以说是大为改观,上级领导到我校检查工作从不需要突击。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自主打扫等活动,学生劳动卫生意识得到强化,自觉性不断增强。由于我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卫生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学校的通过老师、同学的监督机制,环境卫生一直干净整洁,用不着突出高卫生迎检查,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园文化多元化。我们深刻认识到让学生有思想那是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城乡结合 小学生 良好 行为习惯 养成 教育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