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的发泡工艺.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聚氨酯的发泡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氨酯的发泡工艺.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聚氨酯的发泡工艺1、生产型号的表示方法:发泡基本知识一、原料、组合料储存之容器选择、附件准备及注意事项 聚醚、聚酯类 : 白色塑料瓶 带拧盖的 1000ml的最好或塑料胶罐 2.5kg 装。此类容器要轻便、手握时不易滑脱,有时需要挤压加快原料流出。如果是原料无需存放太久(3天之内)可以使用干净的矿泉水瓶子。 异氰酸酯类: 一定要用玻璃瓶,最好是“桂花陈酒”750ml的
2、 带拧盖的。多的可用2.55kg厚实白色塑料罐。附件:PE材质塑料袋碎片。 注意:1、绝对不要使用矿泉水瓶、可乐瓶等PET材质的容器,此类瓶子有透水性,极易造成异氰酸酯类物料结块变质;2、原料用后一定要将瓶口擦干净,拧紧前加塑料碎片衬垫,否则长期瓶口结块影响下回开启及密闭性 ;3、尽量将容器装满,物料高度接近容器1/3左右时要及时回添,否则容易结块; 发泡剂类: 首选玻璃瓶,次选可乐、饮料瓶。众所周知:低温贮藏为宜。 催化剂等液态助剂类: 小玻璃瓶(医用点滴瓶最佳),及30ml、60ml、125ml的带乳胶头试剂滴瓶。 注意:1、要多备些乳胶头,随时替换污损者;2、按正常使用量、是否容易变质等
3、安排各助剂滴瓶大小;3、正常状况下,滴管中排空,以防气温变化试剂被压高冒顶。 组合料类:现配现用的组合料用普通矿泉水瓶子就行了;需要储存观察耐贮存性的必须使用玻璃瓶。 如使用饮料瓶的几点建议:1、瓶内不能有水。通常做法是洗净瓶子倒立斜靠在报纸上一个礼拜,急用时瓶内塞入好的软纸用细棒搅动吸去水珠。2、去除原瓶包装纸和封口箍圈。3、不同性质的原料样品尽量用异色标签纸区分开。二、试验常备品及说明 1。600g1000g精度0.01g的电子天平一台;(配料及测密度时的准确称量用) 2。载重500g的砝码天平一套;(发泡专用) 3。50的水银温度计3只;(测取黑料、白料和环境温度用) 4。50100ml
4、烧杯至少各两只; 5。长嘴胶头滴管至少4支;(最好10cm长) 6。各色标签纸几张;(34cm的最好) 7。广泛ph试纸一本;(迟早要用的) 8。最便宜的纸巾碎片一堆;(巴掌大小) 9。秒表一块;(机械秒表最好:不容易坏) 10。裁纸刀两把;(保证其中一把是锋利的,切泡体专用) 11。500ml塑料量杯几只; 12。大约500ml的普通塑料杯若干只;(发泡用,多一些没坏处) 13。一字螺丝刀1把;(总长15cm左右,测“拉丝”和清洁发泡杯用) 14。取样小塑料漏斗至少5只;(其中一个是黑料专用,一个是难溶水物料专用,第三个加物理发泡剂用) 15。试验记录草稿、记录正本、三色记录笔;(各人喜好而
5、已,建议各色笔调区分重点、普通记录、备忘录) 16。约45cm长的小木棒4根以上;(发泡专用) 17。20cm25cm左右的带拎耳透明塑料袋;(没有透明的就白色的吧,就是普通的用得最多的那种) 18。手电钻搅拌器一套及清洁用天那水罐等;(这套装置最麻烦,发泡搅拌有人喜欢用台钻式的,我个人认为不好使,推荐手电钻式的-自由,便携,一个人独立操作,可以带到客户现场办公及“讲数”) 备注: A 电子天平显示操作屏、秒表表面要蒙上透明不干胶带-可以让它们多活几年,切记:拆换胶带时只能用酒精(高度白酒也行)擦去旧粘胶; B 实验室既要通风透气,又不能有穿堂风乱吹;在避风处墙上凿4个小洞,间隔20cm,深度
6、5cm,口径刚好够小木棒插进即可。 C 手电钻搅拌器组成:300w手电钻一只,搅拌杆是18-20cm长、直径5-8mm的不锈钢杆; 顶端焊上宽度为8-10mm,厚度为0.5mm,直径50-60mm的不锈钢叶片(十字形),叶片拧转约水平45度:方向控制“电钻旋转时向下推压物料行进”-有点像吊扇工作原理。 叶片外围加焊一个不锈钢护圈:防止物料飞溅和叶片打伤发泡杯子。 D 搅拌器清洁罐:大约1.5升的配有铁盖子的奶粉罐就可以,内装10cm高度的天那水(工业苯)、或DMF(二甲基甲酰胺)、或丙酮。 清洁罐子再放到塑料桶里(搅拌电钻放入后不用害怕搞翻清洁罐)。 注意:不做试验时,清洁罐一定要盖紧,塑料桶
7、最好也加盖子,清洁溶剂都是挥发品,有损健康!三、取样 1、常规取样法:对于聚醚、聚酯、异氰酸酯、液态助剂基本都可以从原料桶小盖处取样,开启工具:一把普通老虎钳子足够。 放倒原料大桶将小盖处滚动至最高位置处(如果桶里装得太满就垫一条长木方子在桶底),使小盖处打开后尽量没有料子流出。 用干净碎软纸擦净桶盖丝口处(水渍及锈污);取样瓶口接插漏斗(漏斗于瓶口简要有空隙,没有的话就垫根牙签或细纸条,防止取样时排气不畅、回气溅起料样),小心翻动桶体倒出原料液体 平稳流进试样瓶。 也可以通过中转杯取样再倒入样品瓶。 2、其他取样法:(如取样不多、物料太粘或桶堆间难挪开位子) 打开大桶盖,用干净的的棒子蘸取物
8、料快速移悬至中转杯上方滴落。 3、特殊取样法:此法是特殊状态下才用。 如怀疑某桶材料有分层、沉淀或物料不纯。(此时料桶必须站立) 附件:必须动用取样玻璃管(简称“取样管”)-长1m,直径约2.5-3.0cm,中空,两头留有不大的孔洞。 用大拇指封堵住取样管的一头,另一头伸入大桶中达到预定深度后松开拇指排气,这样流入取样管的物料就是该层面的。 静止一下,再拇指堵住管子的上口,迅速提起取样管转移至中转杯。四、好习惯的养成 1、取样后随手用碎软纸擦净桶盖丝纹口,特别是异氰酸酯(以下简称“黑料”)类的连小盖子都要擦干净,免得下回开启困难。 2、黑料取样漏斗用后就倒置扣在旧报纸上,难溶水物料漏斗也可以这
9、么处理,以延长寿命,-不怕,下回直接用。 3、易溶于水的物料漏斗、中转杯顺手洗干净,漏斗水珠用软纸擦拭干净,漏斗管腔中用纸巾拧成细股条捅拭干净。 4、洒落各处的料滴要擦洗干净,样品瓶口更应该如此,估计大家一抓瓶子到处粘乎乎心里是不会惬意的。 5、试验台面保持整洁,料样标签写好(物料名称、产地、批次、取样时间)五、名词统一 所谓名词,其实是“黑话”更贴切 1、黑、白料: 咱们这里黑料就是粗MDI或PAPI,白料是指组合料(聚醚、聚酯、硅油、水、催化剂、物理发泡剂等的混合体), 没有物理发泡剂的叫“半组合”(全水发泡体系例外)。 黑白料比例是指黑料Vs白料的重量比; 2、搅拌时间:是指黑白料倒在一
10、起开动搅拌器搅混发泡料至搅拌器离开发泡料液面的时间。 3、乳白时间:开启搅拌至发泡料泛白并明显有上升迹象之时间。 4、拉丝时间(也叫纤维时间):开启搅拌至发泡体用细条物来回捅戳,明显可以拔拉出细丝时之时间。 5、不粘手时间:开启搅拌至发泡体正表面刚好可以用手指触碰而不粘连之时间(如果泡体有断裂现象,断裂口处的不算数)。 如果试验者娇气,也可以用光滑的塑料棒子代替手指敲碰泡体表面。粘在手指上的泡沫2分钟之内就可以用指甲刮剥下来。 6、自由泡密度:通常我们是指发泡体的芯密度。 7、塌泡:指发泡料搅拌后泡体生长后坍塌之现象。 8、烂泡:指发泡料搅拌后泡体生长中表面有“炸泡”现象及发泡体成型后剖面泡孔
11、明显变粗或竖直剖面明显出现区域性泡孔尺寸结构异常之现象。 9、烧心:指发泡体剖面越接近几何中心泡体越黄(甚至是黑色)之现象。 10、开孔:正常硬泡泡孔结构是“封闭型泡囊聚集体”,如果这些泡囊壁穿孔连通,气体可以自由通过则叫“开孔”。六、配样1。概念统一: 以后我们讲到配样、配料都统一口径 聚醚、聚酯、植物油及其改良品等多元醇类归算为100,叫做“主份” 硅油、小分子交联扩链剂、水、催化剂、稳定剂等各多少统称为“小料” “100小料”为半组合量, 物理发泡剂m%是指“相对于半组合的m%”, 也就是实际投放量半组合量 m% “半组合量物理发泡剂实际投放量”为组合料量 阻燃剂(或粉剂)y%是指“相对
12、于组合料量的y%”,也就是实际投放量组合料量 y%2。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实验室要用空调恒定室温。条件简陋无法控温的就尽量挑在气温变化较小的时段实验(如阴天、无风日、傍晚)3。 准备工作:打开电子天平预热至少10分钟。 所有这类天平都要预热,特别是开通后的前两分钟,可以看到视屏数字不断缩减。 一定要“去皮除零”一分钟后屏显依旧是“0.00”才能执行称量。4。某些小料用量极少(比如有机锡)已超出电子灵敏感应范畴的就提前测定“每滴重量”,转而控制“滴数”(比如朝一个空烧杯中滴上20滴该物料测总重20, 注意:此前滴管外边事先用软纸擦净,挤压乳胶头的力度把握好,整个滴管一定竖直,使每滴掉落的时间间隔
13、趋于一致。实际配料时也要同等操作条件执行。 不信就试试:滴管竖直与倾斜45度滴出来的“滴重”肯定是后边的重)5。设计配方、草拟配单(“原料基础百分数配方”和“实际投放称量数配单”-特别是初级入门的,称量控制不准确不要紧,那就“配方”3列成“配单”,照谱炒菜将误差降到最低。6。称量:电子天平托盘中心处放上配料瓶子,去皮归零,先称小料;(原因很简单,天平载重越沉,灵敏度越低。小料量小影响大,必须先来)去皮归零,称量100的“主份”;去皮归零,称量阻燃剂等;(如配方中有的话)去皮归零,通过专用小漏斗倒加物理发泡剂,千万注意:大约还有7-8克差数时丢开漏斗,取长嘴胶头滴管从发泡剂瓶中直接吸取141B等
14、发泡剂捏挤注入配料瓶中(可事先在发泡剂瓶中多吸捏几下,把吸管降降温就不会“不捏自流”了,另外,尽量把发泡剂瓶口靠近组合料瓶口)盖拧上瓶盖,上下用力震荡摇匀组合料。提醒:设计配单时一定要事先考虑组合料瓶子最终“空余空间”,要是满满一瓶料子神仙都摇不匀的。好习惯:每加完一种原料,立即在“配单”上画掉。称量过程中,随手擦净各用过的试样瓶口。七、常规保温、填充料发泡 1。建议: 如果条件允许,实验室尽量装空调控制室温(一般25),无法控温的尽量把实验安排在气温变化较小的时段(下午等),或更贴近配好的组合料使用现场温控状态,多数情况下,实验室装上吊顶情况就好得多。 如涉及到“对比实验”,尽量在较短时间内
15、按同一操作步骤执行“连续”发泡。2。发泡前准备工作: 将发泡杯清理干净(用裁纸刀刮净发泡杯内壁,用螺丝刀刮松杯底,再用旧报纸窝成团拧擦杯内除去毛渣渣,特别是杯口处,要平整) 打开“清洁罐”铁盖,地上摊开一张旧报纸,放上已撑开的塑料袋、细木棒、秒表、螺丝刀、电钻搅拌器 (前面这六样东西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小心:塑料袋要双手抖开,别用嘴去吹开,一点点口水星子就会造成发泡体表面有不小的“白斑”)3、白料称量: 发泡杯放在砝码天平上,调平,加上预计白料的重量砝码,向杯中倾倒白料,直至天平平衡。(可用另一空闲手指点压天平判断是否快到“目标重量”),用温度计测料温。4、加黑料: 黑料测温,天平加上预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氨酯 发泡 工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