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枣儿教案新人教版2.doc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枣儿教案新人教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枣儿教案新人教版2.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枣儿【教学目标】1.了解剧情,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3.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情境导入】同学们,枣儿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有特殊意义,一颗小小的枣儿,凝聚着浓浓的亲情。今天,我们一起品读曾获“中国曹禺戏剧一等奖”的话剧小品枣儿,尝尝它的味道是香甜,还是苦涩。【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2.剧本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怎样的主题?明确:1.中看(zh
2、n) 蓦然(m) 匾子(bin)翘首远望(qio) 喃喃(nn) 掸去(dn)童谣(yo) 心事重重(chn)算u(卦)chn(搀)扶 chu(踌)躇 无可ni(奈)何h(囫)囵 xin(羡)慕 钢ku(盔)di(跌)倒在地2.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3.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
3、亲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二、研读课文理解文意1.教师提问:“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学生明确: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串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2.教师提问: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学生明确: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19 教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