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介绍.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介绍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介绍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介绍一规划总论1规划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我省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逐步缩小。2002年我省交通实现了“四小时公路交通圈”,交通紧张状况已经得到缓解,正在逐步走向基本适应。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公路、水路交通的“缓解”和“基本适应”是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
2、总体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实现的。从总体上看,我省交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交通基础设施还不能全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根据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无论从总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必须有大幅度的提高。为适应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必须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我省提前到2020年基本实
3、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动力,交通必须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向型经济趋势增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加工制造业的中心,而我省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是我国国际资本集聚的主要区域之一。这种趋势将对我省交通事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动力。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破壁互融打造“金三角”是党中央作出的英明决策。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中迈出的意义深远的一步。大交通服务于大流通,构筑长江三角洲地区大交通网络是我省全面接轨长
4、三角的基础和前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目前我省工业化、城市化正在健康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需要以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为依托。交通建设规划应与城市和城镇发展规划相协调,与我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打造绿色浙江的目标,要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营造绿色交通长廊是全面建设“绿色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促进交通的可持续发展。2规划指导思想浙江省公路水路
5、交通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交通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紧密结合;坚持与接轨上海,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战略紧密结合;坚持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坚持与建设生态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坚持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整体推进、适度超前,与时俱进,努力实现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3规划基本原则编制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度超前的原则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发
6、展为主题,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加快我省交通建设步伐。既注重交通基础设施总量扩张,又重视质量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打好坚实基础,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畅通、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坚持加密成网贯通、优化布局的原则符合国家交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趋势,注重与周边省市交通网络的衔接,特别是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按照网络化的要求建设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公路水路交通网络。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既注重高速公路网、国省道区域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的建设,也重视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及陆岛码头
7、的建设,做到公路水路各项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4规划年限突出20032010年特别是本届政府五年间我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充分反映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落实在具体规划部署中。同时对20112020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二公路交通运输现状1现状到2002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1307公里,一级公路2070公里,二级公路5777公里,三级公路6822公里,四级公路26783公里,等外公路2887公里,全省公路总里程为45646公里,初步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外连相邻省市、内接主要乡镇的公路交通网。2002年全省公路总里程位
8、居全国第20位,公路密度(44.8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第10位,高速公路里程位居第7位,二级公路以上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20,位居全国第10位。2现状基本评价公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路网结构发生质的变化1990年至2002年的12年间,全省公路里程增加15451公里,平均每年增加1288公里,其中1998年至2002年的五年间,公路里程增加9114公里,平均每年增加1823公里,是我省公路建设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2年达到1307公里。全省路网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九十年代以来,我省公路运输在铁、公、水三大运输方式中发展最为迅速
9、,公路客运量年平均递增率达8.48,公路货运量的年均增幅达8.43。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3当前公路交通主要问题里程总量不足。2002年我省公路总里程45646公里,路网密度为44.8公里百平方公里,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等级仍然偏低。虽然全省路网平均技术等级由1990年的4.05提高到2002年的3.41,但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相比,路网技术等级仍然偏低。高速公路主骨架不够完善,部分高速公路标准偏低,对外省接口还不完善、标准不一。整个路网质量还欠理想。三.运输量和交通量预测1客货运输量预
10、测根据历年统计资料分析,运输量的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过对不同运输方式及社会运输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基建投资额、运输里程、运输工具保有量等社会经济指标进行测算,预测得到公路客货运输量和主要海港货物吞吐量、内河主要航线运量。2公路交通量预测规划期内,我省将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国民经济将持续高效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是未来交通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对未来交通量发展和路网分配有较大影响的因素还有: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及整个沿江地区经济的崛起,公路运输规模将日趋扩大,交通量随之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国家仍将大力扶持和发展汽车产业,全社会汽车保有量会大幅度
11、增加,而使交通量增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建成,将会促使客货运量的增长,从而加大交通运输量的增长幅度;高等级公路网的逐步形成,将诱发和产生新的交通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将增加对客货运量的需求,使交通出行增多,交通量相应增长等。公路交通量是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反映。交通量预测的影响因素众多,各种预测方法均有其局限性,难以用一种数学模型加以综合预测。在近年来所作的有关影响区OD调查及相关路段交通量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本规划通过多种方案的论证,并运用专家分析法,得到各规划年全省各主要道路的预测交通量。四.公路交通建设规划总体目标浙江省公路交通建设的目标是:实施公路畅通战略,实现公路网络
12、现代化。到2010年我省公路交通全面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2020年全省公路交通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公路交通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加快我省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主通道优势,重视区域内联网和出省通道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衔接。同时切实抓好国省道区域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改造,注重高速公路网、国省道区域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三者之间的相互衔接,全面实现公路网络现代化。规划到2010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85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00公里。远景目标到2020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00000公里,全面建成5000公里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浙江省第十一
13、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必须努力提升全省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我省高速公路规划将以建设主骨架网络、畅通省际通道、构筑“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大交通圈为主要目标,遵循“加密、成网、贯通”和“高起点、高水平、适度超前”的规划原则,调整、充实和完善浙江高速公路总体布局。加密:就是对一些车流量增长较快的高速公路路段,加快实施复线,或规划新的高速公路,增加区域高速公路密度,适应交通流量快速增长的要求;成网:就是新增一些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与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形成网络;贯通:就是重视与周边省市高速公路的连接,使我省高速公路网络与
14、周边省市、与全国公路网贯通,进一步增强全省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条件。“高起点、高水平、适度超前”就是吸取沪杭甬高速公路建设的教训,避免出现建成之日就是落后之时的被动局面。在前期阶段就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在建设阶段狠抓管理,确保质量。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1高速公路布局规划根据上述原则,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点是“接轨上海、拓展沿海、挺进腹地、贯通省外”,总体布局可简称为:“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规划建设“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的浙江省高速公路主骨架,总里程约5000公里。两纵:甬台温高速公路沪杭和杭金衢高速公路(含金华支线)两横:杭宁、杭甬和舟山大陆连岛高速公路(含岱山支线)金
15、丽温高速公路十八连:1上三高速公路2乍嘉苏高速公路3甬金高速公路4申苏浙皖高速公路5杭徽高速公路6台缙高速公路7杭新景高速公路(含淳安、龙游支线)8黄衢南高速公路9杭浦高速公路(沪杭复线)10申嘉湖(杭)高速公路11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甬复线)12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复线)13诸永高速公路14天仙高速公路15龙丽温高速公路(含泰顺支线)16丽龙庆高速公路(含至武夷山支线)17杭长高速公路18临金高速公路三绕: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含洞头支线)三通道:杭州湾宁波通道杭州湾绍兴通道杭州湾萧山通道与2001年编制的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中提出的“两纵两横十连一绕两通道”
16、高速公路主骨架规划相比,此次规划新增了杭浦、杭绍甬、沿海(甬台温复线)、申嘉湖(杭)、诸永、天仙、临金、杭长高速公路等“八连”;原规划中的杭新金高速公路调整为杭新景高速公路;原规划中的龙丽高速公路东延至温州,调整为龙丽温高速公路;原规划中的舟山大陆连岛公路终点由舟山定海延伸到朱家尖;新增宁波和温州绕城高速公路;新增杭州湾萧山通道。规划调整后,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由原规划的2930公里增加到5000公里。新增和调整高速公路路线的概况和功能如下:杭浦高速公路:杭州上海浦东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规划“嘉荫南平”主线中的一条支线(“南通嘉兴”支线),将成为沪杭之间高速公路的第二通道,可为现有的沪杭高速公路
17、分流,并为经杭州湾通道至上海外环高速公路的车辆提供便捷通道,是我省高速公路接轨上海的重大建设项目。申嘉湖(杭)高速公路:连接上海与浙北嘉兴和湖州两大城市,沟通已经建成的杭宁、乍嘉苏等高速公路,并南延至杭州,成为浙北地区和省城杭州通往上海的又一快速通道。沪杭、杭浦、申苏浙皖和申嘉湖(杭)等高速公路一起构成接轨上海的四大公路交通通道,对促进浙北地区交通设施网络化、主动对接上海和周边省市、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西连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东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作为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加极为迅猛,虽然在现有4车道基础上将进行8车道
18、拓宽改造,但从交通量长远发展看,杭甬之间公路交通走廊内仍需再建一条高速公路。因此,远景目标期内将根据交通量发展情况,建设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甬复线)。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复线):甬台温高速公路作为国道主干线,在未来杭州湾大桥建成后,现有四车道高速公路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发展需要。规划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复线)建设将缓解这一通道内的交通压力,同时使高速公路进一步向沿海扩展,连通象山、玉环等县,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诸永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经过诸暨、东阳、磐安、仙居、永嘉等县市,路线与杭金衢、甬金、台缙和温州绕城等高速公路相交。本路线穿越浙江中部广大地区,形成一条新的南北向交通大动脉,从而优化全省公
19、路主骨架布局。同时诸永高速公路连接磐安、仙居、永嘉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腾飞、实现我省全面奔小康创造了良好条件。天仙高速公路:天(台)仙(居)高速公路连接上三、台缙和诸永高速公路,成为温州与浙北、上海之间又一高速公路通道,可为甬台温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分流。杭新景高速公路:原规划中的“杭新金高速公路”调整为杭新景高速公路(含建德龙游段及建德淳安段支线),杭州建德段路线不变,新建建德开化段高速公路通往江西景德镇。杭新景高速公路未来将作为浙赣两省间的又一条公路交通主干道,为杭金衢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分流,其中的开化至景德镇段也是国家重点公路“宁波樟木”线的一段。龙丽温高速公路:原规划中的“
20、龙丽高速公路”调整为龙丽温高速公路,龙游至丽水段路线基本不变,往东南延伸经云和、景宁、泰顺(支线)、文成等县后,接温州绕城公路西段。龙丽高速公路往温州东延后,很大程度上可改变景宁、泰顺、文成等“老、少、边、穷”山区县交通闭塞的状况.从路网布局上看,龙丽温高速公路贯通我省西南部广大地区,使我省公路主骨架布局结构更为合理。临金高速公路:临金高速公路的起终点为临安市的千秋关(安徽省界)和金华市,路线连接杭徽、杭新景、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成为纵贯浙江西部地区的一条重要干线公路,不仅可以促进浙江西北部和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进一步完善这一区域的路网结构。杭长高速公路:杭长高速公路起点接杭州绕城公路西
21、段,往西北经安吉,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在长兴泗安相交。杭长高速公路加密了浙北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为安吉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创造条件,同时也使杭州作为浙江公路交通枢纽中心的集聚与辐射作用更为显著和完善。舟山大陆连岛公路:原规划终点位于舟山定海。此次规划终点延伸至朱家尖,另外定海到岱山岛将新建舟山连岛公路的一条支线。舟山连岛公路调整后,将完善舟山市的公路网结构和布局,促进舟山旅游业的发展。宁波和温州绕城公路:杭州、宁波、温州是我省三大中心城市,规划中新增宁波和温州绕城高速公路是交通规划呼应城市化发展的有力措施,将进一步推动我省的城市化进程,对宁波、温州区域经济发展和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的形成有着极
22、为重要的意义。杭州湾萧山通道:目前穿越杭州的高速公路主要集中在杭州市区的东部,近年来车流量增长迅猛。杭州湾萧山通道连接沪杭、杭浦、杭甬、杭绍甬四条高速公路,将加密杭州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加快接轨上海的步伐,同时也极大地促进杭州市的城市化进程和沿线工业园区的发展。浙江省“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高速公路网主要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与全国骨架公路网的衔接贯通。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2001年交通部制定的“13纵15横”国家重点公路共同构成全国骨架公路网,对我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起着主导作用。国道主干线在我省境内通过的有一纵一横及一横支线,即“同三线”的甬台温、“
23、沪瑞线”的沪杭杭金衢及“沪瑞线支线”的杭甬杭宁。国家重点公路中有两纵三横和一纵支线一横支线通过我省境内,即“纵1嘉荫南平主线”的乍嘉苏杭州湾绍兴通道上三台缙丽龙庆、“纵4天津汕尾线”的黄衢南、“横8上海武威线”的申苏浙皖,“横9杭州兰州线”的杭徽,“横11宁波樟木主线”的甬金杭金衢金衢段杭新景开化段、“纵1南通嘉兴支线”的杭浦和“横11金华温州支线”的金丽温。我省高速公路网正是在全国骨架公路网基础上进行布局规划的,既反映了与全国骨架公路网的衔接贯通,也体现了区域路网加密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2.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既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经济发达地区巨大的交通需求,又充
24、分考虑了我省西南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的需要,全面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路运输条件。在进一步完善杭州湾南北两岸和东部沿海地区骨架公路布局的同时,注重骨架公路由上述地区向内陆地区的延伸拓展,反映了我省经济由沿海地区向浙西南地区梯度推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3.提升公路交通网络化程度。我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充分体现了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高速公路主网架,畅通省际通道”的原则和“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反映了“接轨上海、拓展沿海、挺进腹地、贯通省外”的公路主骨架布局总体思路,将全面提升全省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程度,构建与周边省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大交通圈
25、”。上述规划实施后,我省将有十八个高速公路口子与省外连接,其中有八个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相接。4.加快城市化进程。杭州、宁波、温州作为我省三大中心城市,在推进全省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实施完成,必将推进杭、甬、温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强化我省公路网主骨架、公路主枢纽的建设,加快形成以大城市为枢纽、中小城市为节点、干支衔接、畅通便捷的现代化运输网络。此外,浙中城市群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我省城市化进程,根据形势发展将适时调整完善绕浙中城市群的高速公路布局规划。5.与其它运输方式共筑完善综合运输体系。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还体现了公路与其它运输方式共筑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需求,
26、我省沿海宁波、舟山、嘉兴、台州、温州五个主要海港,各规划有一至三条高速公路由港口通向腹地;同时,全省七个机场都有高等级公路与高速公路相连或直接与高速公路相通。这将有助于完善机场港口的集疏运网络,有效发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功能。2现有高速公路拓宽改造规划我省高速公路主骨架中的“重中之重”是由国道主干线组成的“力”字形高速公路,包括沪杭和杭金衢、杭宁和杭甬以及甬台温高速公路,对浙江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些已建高速公路均为四车道,根据交通量现状和发展预测,拓宽改造势在必行。此外,根据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规划,未来将有十条高速公路连接到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上,使之面临极大的交通压力,
27、同样有着拓宽改造的要求。我省高速公路拓宽改造规划和路网交通分析如下:沪杭:在现有4车道高速公路基础上,规划全线拓宽至8车道,同时建设沪杭高速公路与上海亭枫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拓宽后的沪杭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杭浦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一起,构筑成通往上海的三条公路大通道,可以满足未来经济和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杭甬:在现有4车道高速公路基础上进行8车道拓宽改造。拓宽后的杭甬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甬复线)能够满足杭甬之间交通量的长远发展,杭州湾三个通道的建设也能为宁波、绍兴经杭州至上海的交通量进行有效分流,从而减轻杭甬交通走廊内的巨大交通压力。杭金衢:在现有杭金衢高速公路基础上
28、拓宽至68车道,并建设杭州至江西景德镇的杭新景高速公路及建德龙游支线,使杭新景高速公路有效地为杭金衢高速公路分流,客观上起到杭金衢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的作用。甬台温:现有4车道甬台温高速公路不能满足交通量的长远发展。鉴于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隧道较多,规划对局部路段进行拓宽。同时规划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复线),减轻甬台温高速公路的车流压力。杭宁:在现有高速公路基础上拓宽至6车道。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全线根据交通量大小分段改造成为812车道。六.本届政府实施“高速网络工程”省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对交通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指出我省今后五年要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的网络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
29、力,把交通建设的主攻方向放在城际以及省际骨干网建设上,完善高速公路主网架,畅通省际通道,加快港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届政府五年交通事业的发展对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交通现代化至关重要。因此,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目标,本届政府交通建设以接轨上海、构筑“长三角”区域大交通和宁波舟山港口资源整合为龙头,公路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水路以沿海港口和高等级航道建设为重点,实施交通“六大工程”。在上届政府完成交通投资803亿元基础上,本届政府预计将完成投资规模超过120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投资超过600亿元。“高速网络工程”交通“六大工程”的重中之重是“高速网络工程”。高速公
30、路网络化是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高速公路建设要“加密、成网、贯通”和“高起点、高水平、适度超前”。根据“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高速公路网整体布局,全省将继续加大高速公路建设的规模和投资力度。本届政府“高速网络工程”的目标是保质如期完成1000公里高速公路,力争完成1200公里,同时抓好本届政府目标外其他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为下一届政府高速公路建设打下基础,做好项目储备。1本届政府确保建成1000公里高速公路,力争1200公里。即:甬台温高速公路飞云互通至分水关段55公里杭金衢高速公路衢州至常山窑上段53公里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南线23公里丽水至温州高速公路98公里杭新景高速公路杭州至建德段
31、108公里杭徽高速公路122公里甬金高速公路183公里申苏浙皖高速公路87公里台缙高速公路台州至仙居段60公里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段42公里黄衢南高速公路衢州至南平段85公里杭州湾宁波通道北接线27公里杭州湾宁波通道南接线58公里申嘉湖高速公路100公里杭浦高速公路(沪杭复线)110公里台缙高速公路仙居至前仓段67公里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至龙游段40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八车道拓宽223公里2加快启动,力争建成或部分建成以下项目:黄衢南高速公路黄山衢州浙江段71公里诸永高速公路240公里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至淳安段22公里温州绕城公路东段30公里温州绕城公路北段53公里杭州湾宁波通道跨海大桥36公里杭州湾绍兴通道67公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27公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5公里。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2300公里,力争达到2500公里,达到省内成网、与周边省市贯通,并接轨上海,形成长三角公路主骨架网络,提高高速公路整体效益,为2010年高速公路总里程实现3400公里以上打下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