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浅谈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 引言 一、知识与能力问题的概念、特征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从内容上说,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从类型上说,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描述是什么或说明为什么,程序性知识则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后者即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方法。知
2、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知识,就没有人类的一切。知识也是形成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阶梯或载体,没有知识,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没有必要的基础。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都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 所谓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或者说,人的能力就是人的力量,人的能力的大小就是人的力量的大小。对个体而言,人的力量是指个体驾驭一定活动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对群体而言,人的力量是指群体改造自然以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力量。人们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界打交道,也要与各种复杂的社会事物打交
3、道,人们必须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去改造对象世界为我所用,因而,人们就必须有能力或有力量去把握对象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能力就是人的本质力量。他说,人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它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他又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适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恩全集第42卷)二、知识与能力辩证关系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的价值所在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这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重视,可是人们往往只对知识掌握的重视,而忽视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要知道知识和能力是紧密结合在
4、一起的,是相辅相成的。掌握知识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能力是掌握知识的目的。没有学好知识,就没有能量可言,掌握的知识越多发挥的潜能就越大。可是学习了丰富的知识,如果没有转化为能力,那么学习的知识也只是白学,没有用处。在我国历史上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熟读兵书,连他的父亲与他辩论都不及他,特别受到赵王的青睐。统领赵兵跟秦兵作战,最后导致40万赵兵被活埋,断送了赵国。可以说赵括掌握了很多军事理论的知识,但他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战能力。当然,没有扎实、渊博的知识作为基础,要想发挥出卓越才能,简直是无稽之谈。就像我们想建一座高大、漂亮的楼房,可是自己的手中连一块砖
5、、一片瓦都没有一样。 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大家是否还记得: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按常理说,这样的军事布局是兵家大忌,是不合理的。但是她俩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了仔细的分析:敌强我弱,只有置我军于死地而后生,结果他们却打了胜战。所以说,我们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人的身上,运用是大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不一样的原因所在吧。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到渊博的知识作为指导,更要努力培养创造能力。(二)知识与能力辩证关系的弊端 我们把知识比做刀刃,把能力比做锋利。能力来源于知识,但他可以“离开”知识而“独立”存在。有能力的人有可能忘了他过去曾经所学过的知识,但他却自觉和不自觉
6、地运用那些已经“隐化”和“神化”了的知识来指导行动,把握操作和解决问题。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模式正处在积极探索和建设之中。一方面,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正从不同方面孕育着新的突破,体现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们可贵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又面临着不少实际困难,尤其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些误差导致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误区,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效果和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三、问题的解决 (一)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辨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
7、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明确指出: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然而,不少教育工作者至今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差。有人认为,在知识快速更新和爆炸的当今世界,传授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整个教育要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等。这些观点看起来似乎很先进,一定程度上却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割裂了知识、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辨证关系。 (二)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从内容上说,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从类型上说
8、,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描述是什么或说明为什么,程序性知识则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后者即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方法。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知识,就没有人类的一切。知识也是形成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阶梯或载体,没有知识,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没有必要的基础。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都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都没有错,但不能因此而走极端,导致轻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积累。尤其是对于中小学学生,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关键在于我们对知识要有正确的理解。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
9、,首先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的知识,而不只是应付当前升学考试所必备的片面知识。只有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贯通并重,才有利于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开发与协调,才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或全面发展。其次,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不仅仅只关注知识的结果,更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相关的方法;另外,素质教育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使之成为人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仅仅机械记忆而没有消化和利用的知识,并不能内化为人的素质。结语 既然素质是能力的基础,注重人的素质培养就成了首要之义。注重人的素质培养不仅要从娃娃抓起,而且要从婚姻质量、胎儿环境开始着手。我国目前正在提倡并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关系到我国国富民强、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然而,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是一项宏大的综合工程,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人的素质问题,首先考虑人的素质问题。诸如智力投资、健康投资(包括环境保护与身体保健等),道德品质的培养等问题,则要更多地依靠家庭与社会的力量,甚至要有相应的政策、制度与法规来加以保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