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第 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1. 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 2. 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B. 光的可逆性只在凸透镜中适用,在凹透镜中不适用C. 平行于主光轴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D.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St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 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C. 当速度V一定时
2、,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 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4.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变大,像距变大B. 像变小,像距变小C. 像变大,像距变小D. 像变小,像距变大5. 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太阳,则在两个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与F的温度相比()A. F的温度高B. F点的温度高C. 两点的温度一样高D. 无法判断6. 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A. 研究的气泡在水中运动是自上而下的B. 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快
3、一些C. 本实验也可将玻璃管保持一定倾角放置D. 仅测得气泡在管内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时间,则可以判断气泡运动为匀速运动7. 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鹦鹉和杯子之间的距离,他所看到的像不可能是()A. B. C. D. 8. 一束发散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将()A. 一定会聚B. 一定发散C. 一定平行D. 可能会聚可能发散9. 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B. 拍摄
4、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C. 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D. 无法判断10. 如图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1. 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B.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一定是会聚光C. 放大镜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的D. 教室里的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
5、放大的12.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13. 下图是同学们所画的光路图,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 14. 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情景相符的是()A. 拨动琴弦发出琴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 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花,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D. 蜡烛成清晰的像,幻灯
6、机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15. 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焦距10cm),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正确的是()A. 幻灯机就是利用了图中成像的性质制成的B. 若此时蜡烛以1.2c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10s,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C. 蜡烛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放在40cm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D. 蜡烛位置不动,将图中透镜换成另一只焦距为35cm的凸透镜,光屏上将不能成像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 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 凸透镜成像时,像距越大像越大D. 借助放大镜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 物理 中考 复习 透镜 及其 应用 步测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