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教学反思(陈静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教学反思(陈静华).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溶解度教学反思(陈静华)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教学反思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是按照五校联合体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把工作重点定为探索“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 联合体计划以此为主题,由五所学校共同承办跨署际交流的教学展示周活动。应该说和上一次的教学展示一样,课前也是进行了反复的备课和磨课,课后的反响很不错。下面我谈谈对这堂课的感想。一
2、对理论的反思这次备课前,我所参考的资料主要是有关“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资料,现在我所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其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即首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规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是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需要一定的供学生探究学习的设备和
3、相关资料。这节课共有三个探究活动:如何衡量KNO3和NaCl溶解能力的大小?二是认识溶解限量;三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表示方法。课堂中,通过老师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加上循循善诱的引导,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激烈而有序地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概念得以完善,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多样化的探究方式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探究思路。自己感觉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少了一些实验的载体。下次再开课时,可以把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教学内容整合一下,让实验探究的教学环节显得更为完善和丰满,这样探究的味道会“更浓一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就能更透彻、精密一点。二对教材的反思在这次的
4、开课过程中,我们先拟定好开课的课题,然后才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安排。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有密切联系的,除了水资源、水的性质以外,主要有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三大分散体系,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等等;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浦东新
5、区化学教研室有过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究的资料。比如:对 “溶液”这个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我们有一个有效、合适的调整,就是将溶液的组成、溶质质量分数提前到物质的溶解性之前进行教学。当然要确保这种调整的有效性,要多做作业设计的工作,作业与课时教学内容的契合度高了,针对性强了,效果才会显现出来。同时为了确保这种调整的有效性,需要一种思维方式深谋远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教学中的gps导航系统。“溶液”这个主题内的多个子课题之间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牵制,我们需要在准确把握这些关系的基础上,瞻前顾后地进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后一课时出现的教学内容可能需要在前面的多个课时中逐步、多层
6、次地渗透和叠加,是“渗透”不是“超前讲解”。这次开课的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自信性很强,这样的调整效果是明显的。三对教法的反思我们选择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作为展示课的目的,就是和老师们再一次地研讨教学方法,以期改进原有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尽可能地学得更好,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如何让公开课的形式“既扎扎实实,又别具一格”,是我这次开课首先关注的问题。所以首先我考虑的是以学生这一行为主体应该学什么、体验什么,而不是教师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这一可量化的硬性目标是这样设置的:“了解溶解度概念的涵义;能从溶解度曲
7、线中获取相关的图示信息;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这样体现的:“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体验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型结合法在体现事物变化规律中的作用”。当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隐性的目标是要靠许多节课的点滴积累,长期的坚持不懈和潜移默化来实现。本节课从实验的判断,到方案的设计,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因素的认识到溶解限量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发现,再到溶解限量实质的理解,三者有机融合,让学生体验了溶解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到在坐标图上描点连线,让学生体会表格法向坐标法转化的过程。同时在这节课中,讨论固体物质的溶解限量时,提炼出控制变量法;在引导学生绘制溶解度曲线时,总结出数形结合法;在许多环节上还采用了对比法,如让学生将表格法和坐标法进行对比。这些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应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上了一节不太好上的课,收获很大! 上海市进才中学本校 陈静华 2011-11-22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