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组备课.doc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组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组备课.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组备课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六下第三单元整组教学设计市中区西王庄乡2014年1月21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诗文精粹,品读感悟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组教学设计一、单元概述第三单元围绕“诗文精粹”这一主题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以及一篇自读课文读书要有选择。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
2、养。三打白骨精描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词两首中的第一首词如梦令,词人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渔歌子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借助“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明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课例从体裁到内容最后到作者,名人与名篇,汇聚在一起。于是,明确单元学习主题为“诗文精粹,品读感悟”。引领学生学会阅读、欣赏经典名篇成了本单元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二、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单元11个生字,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理解并积累“斋饭、紧箍咒、趁虚而入、不堪设想”等词语的意思。并规范抄写,做到正确、美观,讲究
3、速度。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这种体裁,背诵这两首词。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和螳螂捕蝉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情景的方法阅读诗词,想象情景。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借助搜集资料、做简报以及拓展阅读等活动,锻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浏览、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拓宽知识面,积累语言。4.学会围绕一个词语,一个中心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第三学段,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文化很感兴趣,本单元为学生继续搭建了一个深入阅读名著、名词等经典书籍、文章的平台。于是结合学情、单元目标等设计了以“诗文精粹,品读感悟”为主题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我们确立了以“目
4、标导向教学”为设计理念,以开展“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借助搜集资料、拓展阅读等活动,锻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浏览、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拓宽知识面,积累语言,并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说理文结构特点,练习使用择取事例的技巧,亲自动笔写一篇说理文,体现学生“学练用”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及方法 第一课时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和课文的初读感知单元导读课+预习过关课 1.正确认识本单元11个生字;能规范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特别是“侯、禀 ”等易错字,尤其是读准“蛤蟆”“紧箍咒“沉醉”“蓑衣”“诸侯”;等课文中出现的新
5、词。2.能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积累“斋饭、紧箍咒、趁虚而入、不堪设想”等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文,能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多角度释疑解疑。1.单元导读,明确主题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结合预习,小组提炼出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二、三课时三打白骨精方法指导课 1.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过程。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2.抓住故事结果,揣摩人物内心,明白其中道理: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透过外表看内心。3.学会按照课文提示简要复述课文。4.学习抓住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前后情节贯穿起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5.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
6、坚定、机智和勇敢。1.走近名著2.品读语言,感受人物性格(1)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2)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3)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第四课时如梦令诵读感悟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工具书,联系词句,读懂词大意,并能想象词描绘的情景,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1.读书名言导入,了解作者。2.熟读词,学生自主抓住重点词语“沉醉”、“兴尽”,理解词的意思,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3.诵读感悟,理解词人为何“不知归路”,了解说理性诗歌。4.拓展积累,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它所描绘的
7、景象,想一想,把他写下来。第五课时渔歌子诵读感悟课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2.借助工具书,联系词句读懂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1.初读,读顺词2.再读,明诗意3.精读,品词味4.了解诗人,品味诗情5.课外拓展,升华诗情第六课时螳螂捕蝉“阅读”、“实践”课1.学生通过预习、查工具书等,学会本课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