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6说明性文体阅读含解析20.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6说明性文体阅读含解析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6说明性文体阅读含解析20.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6:说明性文体阅读一、【2019届天津一中初三下第三次月考】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人工智能20“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心态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的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会和混合増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
2、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称为AI20。“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的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近年来涌现的各
3、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例,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和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増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的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么样的改变。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
4、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和他的印象如何。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真切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于是一个关于AI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会控制人类吗?7下列哪项表述不符合潘云鹤对30年后的AI20展示能力的构想( )A可以为经济智能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使人类经济运行进入更高水平。B可以用于医药,预测人类的健康走向
5、,从而预防或阻断可能产生的疾病。C可以形成“脑机混合”増强智能,让人类的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D可以在越来越多的专门领域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现有能力,取代人类工作岗位。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政府工作报告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在第段分别运用作诠释和打比方的方法引发对其进一步的说明。B第段画线的“到那个时候”指30年后,起限制作用,明确了具体时间和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C第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多种疾病,具体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并综合运用了说
6、明、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9关于选文结尾段所提到的人类的“终极恐惧”,你认为下列看法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早晚有一天会违背我们人类的意愿,控制人类。B如果不加以恰当管理,智能机器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干扰,甚至可能终结人类文明,控制人类。C人类已经制造并使用了无数动力机械、汽车轮船、无人飞机等,一定能有效的驾驭智能机器,不会被它们控制。D人类的手足没有因为智能机器的使用而萎缩,人类的安全也并未因为智能机器的使用而受到威胁,人类不会被它们控制。【答案】7D 8D 9B【解析】【7题详解】D解说太绝对,与原文: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
7、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不符。【8题详解】D项错误,此文没有运用“记叙、议论、描写”这些表达方式。【9题详解】A“早晚有一天会违背我们人类的意愿,控制人类。”说法太绝对。C“一定能有效的驾驭智能机器,不会被它们控制。”中的“一定”说法太绝对。D“人类的安全也并未因为智能机器的使用而受到威胁,人类不会被它们控制。” 对于未来不能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说法,未来是未知的。B项解说有余地,故选B。二、【2019届内蒙古包头九年级毕业升学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高价补硒是否必要?近年来,随着“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茶”、“高硒水果”
8、、“富硒康”等一系列富硒农产品和含硒保健品在市场上的畅销,硒元素与人类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逐渐为大家所关注。硒,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发现,命名为Selene(希腊语是“月亮”的意思),化学符号是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A族,是一种非金属。硒是各种生物体(包括细菌、植物和动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硒被誉为“生命的火种”、“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天然解毒剂”和“健康的保护神等,研究表明硒在抗氧化、抗衰老、抗癌、增强免疫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潜能。人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与活性较强的含氧物质结合形成
9、健康和长寿的杀手“活性氧自由基”。目前世界医学界已公认:自由基是使人类衰老的罪魁祸首之一,并同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百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由基威胁,机体形成了一整套抗氧化防御体系,而硒就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希腊雅典大学DuntasLH等人总结了近年来与硒相关的多项流行病学研究,他们发现,当给缺硒人群补充一定量的硒后,许多之前受损的生理机能会得到明显改善。硒是癌细胞的有效杀伤剂,它能阻断癌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提高癌细胞中环腺苷酸的水平,在体内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内环境。波兰科学家曾在2008年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癌症的发病率与血中硒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及食物含硒量低
10、的国家和地区癌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含硒量高的国家和地区。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德国研究人员对近十年来硒与心脑血管系统正常功能及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科学补硒对于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可能有较好的作用。虽然目前关于确的各种生理功能及其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科学家们已经获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然而迄今为止,硒维系人体健康的主要分子机制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未来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科学研究。我们期望通过越来越多硒相关的生物学实验并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发掘并验证硒的“洪荒之力”,服务人类健康生活。虽然硒在
11、维系人体健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体内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因此需要不断从饮食中补充新陈代谢所需的硒。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含硒高的天然食物,比如肉、蛋、鱼、海产品及动物的心、肝、肾等脏器,其中蛋类含硒量多于肉类。蔬菜中如荞菜、芦笋、豌豆、大白菜、南瓜、洋葱、番茄等也含一定量的硒。多吃这些食物可以安全有效地补硒。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硒虽然重要,但并非补得越多越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6版),成年人每人每日硒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为60微克,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400微克。正常人群,平时只要不偏食、挑食,注意均衡营养,就可以摄取充足的硒,无需特别的补充;而缺硒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补硒
12、50微克即有保健作用。补硒需要精确到微克,人体对硒的需求量距离硒中毒的量其实只有“一步之遥”,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有些人自认为缺硒,就把富硒食物当作营养品来长期服用,使人体处在一个高硒状态,而长期处在高硒状态下可能会发生硒中毒。一旦硒中毒,人体会表现出皮肤痛觉迟钝、四肢麻木、头昏眼花、食欲不振头发脱落、指甲变厚、皮疹、皮痒、面色苍白、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补硒虽有必要,但也不能多补!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补硒,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测来确定。(作者:彭婷 张焱 有改动)16你认为文章的题目拟写的好吗?请说明理由。17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18文中加点词
13、语“洪荒之力”的含义是什么?19为什么说“补硒虽有必要,但也不能多补”?【答案】16好。题目所示问题指向现实生活现象,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的兴趣;题目也统摄了文章的说明内容暗示了硒与人类营养和健康的关系。 17首先,由现实生活现象引出对硒元素基本知识的介绍:接着,说明目前研究发现的硒对人体健康可能具有的潜在作用;最后,指出“补硒的正确认知。 18指硒元素本身具有的益于人体健康的强大作用力。 19(1)人体内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需要不断从饮食中补充新陈代谢所需的硒。(2)正常人群,只要均衡膳食,就可摄取充足的硒,无需特别的补充。(3)补硒需要精确到微克,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解
14、析】【16题详解】考查文章题目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说明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如“高价补硒是否必要?”从手法上讲,是个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从内容上讲,点出了文章的说明内容,暗示了硒与人类营养和健康的关系。直截了当,开宗明义。标题是读者接触说明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说明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17题详解】考查说明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如文章首先介绍硒元素基本知识,接着说明硒对人体健康具有的潜在作用,最后指出“补硒虽有必要
15、,但也不能多补”的结论。这样使整个说明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使说明的观点更加鲜明,说明的事理更加清楚明白。【18题详解】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洪荒之力”的含义的把握。答案可分析37段的内容,把这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来,就是“洪荒之力”的答案,即硒元素本身具有的益于人体健康的强大作用力。答此题必须读懂上文的内容,切忌断章取义。并要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19题详解】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可提取并分析“正常人群,平时只要不偏食、挑食,注意均衡营养
16、,就可以摄取充足的硒,无需特别的补充”“长期处在高硒状态下可能会发生硒中毒。一旦硒中毒,人体会表现出皮肤痛觉迟钝、四肢麻木、头昏眼花、食欲不振、头发脱落、指甲变厚、皮疹、皮痒、面色苍白、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点睛】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
17、词语分析作答。三、【2019届广西钦州九年级下学科素养测试】现代文阅读漫话石鼓文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做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18、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之野。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将之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入宋,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北宋末年移至汴京保存,宋徵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责重。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解放后访得
19、,再运回北京。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选文略有改动)9下列关于“石鼓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被当做我国最早的文字。B石鼓文刻在十块鼓形石上,都是四言诗,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C石鼓文字体不同于金文,也不同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D石鼓文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为历代学者所重视。10下列对
20、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篇事物说明文,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B第段中加点的“仅”字,说明石鼓文是大篆的唯一代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石鼓文的字体与金文,小篆的区别之处。D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石鼓文的定义、内容、字体、研究价值、流传经历、时代考证等相关知识。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汉字的演变依次是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B石鼓文的书法字体多取正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C石鼓自唐代初年在今西省歧山县出土后,坎坷流传至今,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D经历代学者考证,可以认为石
21、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答案】9A10C11C【解析】【9题详解】A关于“石鼓文”的说法有误。石鼓文曾被当做我国最早的文字。【10题详解】C对本文分析有误。第段画线句没有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1题详解】C 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A应为篆书再到隶书。B应为石鼓文的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D原文是“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选项少“之一”一词。四、【2019届湖北孝感初中学业水平调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中西礼节的差别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
22、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先说见面礼。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再说座次。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
23、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连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仰出右手一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语文 考前 模拟 汇编 专题 16 说明性 文体 阅读 解析 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