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法(IC).doc
《离子色谱法(I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色谱法(IC).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离子色谱法(IC)离子色谱法(IC)离子色谱法(IC)一、 离子色谱(IC)基本原理离子色谱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其分离原理也是通过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流动相中的不同组分在两相中重新分配,使各组分在分离柱中的滞留时间有所区别,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二、 离子色谱仪的结构离子色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输送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输
2、送系统由淋洗液槽、输液泵、进样阀等组成;分离系统主要是指色谱柱;检测系统(如果是电导检测器)由抑制柱和电导检测器组成。离子色谱的检测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化学检测器,一种是光化学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包括电导、直流安培、脉冲安培、和积分安培;光化学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和荧光。电导检测器是IC的主要检测器,主要分为抑制型和非抑制型(也称为单柱型)两种。抑制器能够显著提高电导检测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早的树脂填充的抑制器到纤维膜抑制器,平板微膜抑制器和先进的只加水的高抑制容量的电解和微膜结合的自动连续工作的抑制器。三、 离子色谱基本理论离子色谱主要有三种分离方式:离子交换离子排
3、斥和反相离子对。这三种分离方式的柱填料树脂骨架基本上都是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共聚物,但是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各不相同,以下就主要介绍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离机理。在离子色谱中应用最广的柱填料是由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制得的离子交换树脂。这类树脂的基球是用一定比例的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在过氧化苯酰等引发剂存在下,通过悬浮物聚合制成共聚物小珠粒。其中二乙烯基苯是交联剂,使共聚物称为体型高分子。典型的离子交换剂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不溶性的基质,它可以是有机的,也可以是无机的;固定的离子部位,它或者附着在基质上,或者就是基质的整体部分;与这些固定部位相结合的等量的带相反电荷离子。附着上去的集团常被称作官能团。结
4、合上去的离子被称作对离子,当对离子与溶液中含有相同电荷的离子接触时,能够发生交换。正是后者这一性质,才给这些材料起了“离子交换剂”这个名字。离子交换法的分离基理是离子交换,用于亲水性阴、阳离子的分离。阳离子分离柱使用薄壳型树脂,树脂基核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核的表面是磺化层,磺酸基以共价键与树脂基核共聚物相连;阴离子分离柱使用的填料也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核外是磺化层,它提供了一个与外界阴离子交换层以离子离子键结合的表面,磺化层外是流动均匀的单层季铵化阴离子胶乳微粒,这些胶乳微粒提供了树脂分离阴离子的能力,其分离基理基于流动相和固定相(树脂)阳离子位置之间的离子交换。淋洗液中阴
5、离子和样品中的阴离子争夺树脂上的交换位置,淋洗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与树脂的离子电荷相反的平衡离子。在标准的阴离子色谱中,这种平衡离子是CO32-和HCO3-;在标准的阴离子色谱中,这种平衡离子是H+。离子交换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流动相可以连续地提供与固定相表面电荷相反的平衡离子,这种平衡离子与树脂以离子对的形式处于平衡状态,保持体系的离子电荷平衡。随着样品离子与连续离子(即淋洗离子)的交换,当样品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成对时,样品离子由于库仑力的作用会有一个短暂的停留。不同的样品离子与树脂固定相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即亲和力)不同,因此,样品离子在分离柱中从上向下移动的速度也不同。样品阴离子A-与树脂的离子
6、交换平衡可以用下式表示:阴离子交换 A- (淋洗离子)NR4-R A-+NR4-R (淋洗离子)对于样品中的阳离子,树脂交换平衡如下(H+为淋洗离子):阳离子交换 C+ H+O3S-R C+O3S-R H+在阴离子交换平衡中,如果淋洗离子是HCO3-,可以用下式表示阴离子交换平衡:K是选择性系数。K值越大,说明样品离子的保留时间越常。选择性系数是电荷、离子半径、系统淋洗液种类和树脂种类的函数。离子半径样品离子的价数越高,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越大。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保留时间随离子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淋洗三价离子需要采用高离子强度的淋洗液,二价离子可以用较低浓度的淋洗液,而低于一价
7、离子,所需淋洗液浓度更低。离子半径电荷数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越大,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越大,即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加,保留时间延长。例如:卤素离子的洗脱顺序依次是F-、Cl-、Br-、I-;碱金属离子的洗脱顺序是:Li+、Na+、K+、Rb+、Cs+。淋洗液的pH值淋洗液的pH值影响多价离子的分配平衡,例如:随着淋洗液pH值的增加,PO43-从一价变为二价或三价。因此,pH值较低时,它在NO3-之后,SO42-之前洗脱,pH11时,在SO42-之后洗脱。树脂的种类 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度、交联度、功能基性质及亲水性等因素对分离的选择性也起很大作用。四、 检测器电导检测器是离子色谱中使用最广泛的检测器
8、。其作用原理是,用两个相对电极测量溶液中离子型溶质的电导,由电导的变化测定淋洗液中溶质的浓度。电导检测器的电导池结构如图所示。电导池体一般采用材质较硬的工程塑料如PEEK等,电极通常为316不锈钢并固定在电导池内。另外,电导池上通常有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液体流出电导池时的温度和补偿由于温度改变而导致的电导变化。改变两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池的常数,对检测的灵敏度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电极间的距离越小,死体积越小,灵敏度越高。目前先进的商品电导池的池体积为0.51ul左右。测量电导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原理如图: 当电场施加于两电极时,溶液中阴离子趋向阳极,阳离子趋向阴极。溶液中离子数目和迁移速度的大
9、小决定溶液的电导值。离子的相对迁移率,由其极限当量电导值决定。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速度,除受离子电荷和离子的大小等因素影响外,还与温度、介质的性质及施加电压的大小有关。两电极之间可以施加直流电压,但通常是施加正旋波或方波型交流电压。当施加的有效电压确定后,测量出电路中的电流值,即能测出电导值。然而,如上图所示,由于电极表面附近形成的双电层极化电容(或称法拉第交流阻抗)的影响,会引起有效电压的改变,因而电路施加于两极的电压不等于有效电压。双电层形成机理的解释如下:当电极两端的电压低于离子的分解电压时,电极附近的溶液层将吸引反电荷的离子形成一双电层,此双电层由两部分组成:(1)内壁薄层,在此层内
10、离子浓度随电极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呈现线性关系;(2)扩散层,在此层内离子浓度随电极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呈指数关系。双电层的存在,亦会产生电压降,实际上施加电压为有效电压(由溶液电阻产生的电压降)和双电层电压降的总和。 为了消除电极表面附近形成的双电层极化电容对有效电压的影响,电导池的设计多采用双极脉冲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在持续很短的时间内(约100us),连续施加两个脉冲高度和持续时间相同而极性相反的脉冲电压于电导池上,并采用测量第二个脉冲终点时的电流,此点的电导池电流遵从欧姆定律,不受双层极化电容的影响,可以准确测量池电阻。将电解质溶液置于施加电场的两个电极间,则溶液将导电,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阳
11、极,阳离子移向阴极。并遵从以下关系:式中,为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1/R);A为电极截面积;L是两电极间的距离;Ci是离子浓度,以mol/l为单位;i为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指溶液无限稀释后离子的电导)。 在测量中,对一给定电导池电极截面积A和两极间的距离L是固定的,L/A称为电导池常数K,则电导值等于:当知道io后,就可以计算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电导值。例如:25时,NaCl的当量电导值是Na+和Cl-的当量电导值(50.1,76.4)之和(126.5),因此,0.1mMNaCl溶液的电导值0.1126.512.65us/cm。由此可知0.1mM NaCl和0.1mM Na2SO4溶液的电导值如
12、下:离子数 电荷数 浓度 io us/cm3 1 0.1 50.1 15.0 (Na+)1 1 0.1 76.4 7.6 (Cl-)1 2 0.1 80.0 16.0 (SO42-) 我们仅讨论稀释溶液。因为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电导和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消失。不过在离子色谱正常的分析浓度范围内(1mM),电导与浓度仍成正比关系。例如:25时,KCl的当量电导为149.9,在浓度为1mM时为146.9,仅减少2%。然而淋洗液样品的电导不被假定与浓度成比例,因为流动相的离子成分被包含在淋洗体积当中。如果电解液是部分电离的弱酸和弱碱,那么Ci将被已电离部分的浓度所取代,pK和pH将被用来计算电离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子 色谱 I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