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吸挖泥船挖泥操作.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耙吸挖泥船挖泥操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耙吸挖泥船挖泥操作.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耙吸挖泥船挖泥操作虽然各艘耙吸挖泥船在硬件组成、控制系统参数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就施工控制流程来讲都是一样的。耙吸船整个施工过程主要可分浚前检查、下耙、装舱、起耙和抛泥(卸泥)五大部分。41 开工前检查开工前检查工作分为两部分:甲板管路和闸阀的检查和耙臂的检查。此项工作一般在船舶行驶过程中(重载至卸泥区以及轻载返回施工区)由施工操作人员完成,为正常施工做好准备。一、 甲板管路和闸阀的检查甲板上液压管、封水管、空气管、排泥管以及闸阀是否完好;耙臂三管、A字架下方位置有无障碍物,如发现应及时排除。对挖泥设备活络部位进行加油,对波浪补偿器进行检查,油位是否正常。甲板上的输泥管路 图4.1二、 耙臂的检
2、查耙臂在水下工作,虽然设备涂有防护漆层,但长时间受海水浸泡和腐蚀,还是会有受损情况发生。弯管此处结构较复杂,主要检查以下方面内容:弯管小车滑轮及导轨上是否有杂物,浸水滑轮磨部件(轴销、衬套等)的磨损程度;弯管滑块和弯管滑槽内是否有润滑油;高压冲水管、泥管及法兰螺丝是否有裂开和松动现象;弯管各传感器、电缆线(如到位指示传感器)有无损坏;波纹软管是否有断裂,其法兰接口是否完好;弯管与泥管连接耳襻及轴销磨损情况及轴销螺栓是否有松动;伺服架活动部件(连接耳襻及轴销)磨损情况及轴销螺栓是否有松动以及电缆线、空气管、液压管是否磨损或漏气漏油。中间管耙臂 图4.2浸水滑轮磨损部件(轴销、衬套等)的磨损程度;
3、高压冲水管、泥管及法兰螺丝是否有裂开和松动现象;万向接头连接耳襻及轴销磨损情况及轴销螺栓是否有松动;波纹软管是否有断裂,其法兰接口是否完好;耙臂传感器、电缆线有无损坏。耙头耙头 图4.3耙头在施工过程中处在水下,且要接触地面,其受到的磨损和冲击也是最大的。主要检查:耙头本体部分及活动罩是否完好无变形;各组成部分相接处是否接合良好,是否有裂痕;耙头的易耐磨部件(如底面的拖板、格栅)的磨损情况;耙齿是否有松动及被磨损;耙头内的高压冲水管及喷嘴是否完好,耙头内部是否有异物卡住;耙头内侧橡胶防护垫部件是否完好;设置于耙臂上的传感器是否有损坏现象;液压式主动耙头还须查看液压部件及管系是否存在问题。若发现
4、检查项不符合施工要求,须及时修理、更换。待一切正常时,拔去耙臂三管A字架的制动插销(空气搭钩),将耙臂从搁置收至高限位,耙臂提升设定的高度(到位指示已确定均到达限位)。控制吊架液压开关放将三管A字架同步推出至舷外。42 上线放耙到达指定施工地段后,驾驶员控制好船速、船位,下达下耙指令,浚工一水重复命令。并根据水位遥报仪提供当时水位,通知耙头下放深度。推架子 图4.4操耙一水接指令后下耙,待弯管放到吸入口告知浚工一水,浚工一水即启泥泵,将转速逐渐调节到正常转速。然后通知操耙一水将耙头下放至控制深度处。根据DGPS定位,距挖泥船上线还有500米时,浚工一水指令将耙臂放到弯管吸入口,下放过程中要求耙
5、头先下水,弯管最后下水,三管与水面约成一个10-15度左右的斜度,以致空气从弯管处排出。待弯管到达吸入口之后要报告驾驶员浚工员以利船舶加速,浚工一水启动泥泵。吸口到位过程示意图 图4.5泥泵启动后就将耙头下放着地,根据水深情况要把握好耙头下放速度,接近泥面时要缓速下降,避免因底质硬、船速快耙头受到冲击而损坏耙头,以及因泥质松软耙头插入泥层过深导致真空度过高,进而产生闷泵现象。在施工中按指令操耙作业,随时注意耙头、耙臂、钢缆的状态。观察泥浆浓度指示器,待泥浆浓度上升至稳定后,开始装舱,打开进舱阀,待全部开启后,关闭旁通阀。 耙头着地过程示意图 图4.643 挖泥装舱泥浆装舱过程占用整个施工流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挖泥船 挖泥 操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