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种策略.doc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种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种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种策略 修订版大纲将旧大纲“教学目的”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修改为“初步的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又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并在“具体目标”的“数学思考”中提出了“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形象思维、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等内容。综观多年来的大纲与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思维培养”的认识在提高、观念在更新,说明小学数学教学只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
2、思维形式思考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从“数学猜想”走向“数学发现”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示范、点拨、训练的意识不强,忽视关于“学习方法、思考策略、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因此,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示范、点拨和训练,帮助学生去领会思维体操“编排意图”,使之“动作到位”,从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如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时,笔者是这样进行思维的渗透与训练的。 1.计算观察。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
3、小数)。 思考: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取决于它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2.思考探究。怎样取决于分母呢?引导学生观察分母,并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探索。 3.提出猜想。通过以上观察,学生提出猜想: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5.修改猜想。讨论得出: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6.论证猜想。教师指出: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或5的最简分数都能由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分母是
4、10、100、1000的分数,而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的最简分数不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使学生真正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以上教学,通过“猜想验证”的途径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与发现,培养学生敢于大胆地猜想数学规律的能力,使学生由“数学猜想”走向“数学发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二、充分展现学生数学思维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活动:数学家或作者的思维活动(隐含于教材之中),教师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