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doc
《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复习卷二1下列反应或现象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有关的是A浓硫酸可以干燥SO2、H2等气体 B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Al、Fe发生钝化C浓硫酸可以使蔗糖发生炭化 D用浓硫酸和NaCl固体加热制备HCl气体2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N2NO2 NO2NO NH3NO NH3NO2 CuCu(NO3)2 HNO3NO2( )A B C
2、D30.3mol Cu与足量的稀HNO3完全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A0.3mol B0.6mol C0.4mol D0.2mol4在一定温度下,将32g Cu投入到一定体积某浓度的HNO3溶液中,Cu全部溶解,且反应后生成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3,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A2.8 mol B2.6 mol C1.4 mol D0.8 mol5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装置甲:用于吸收HCl气体B装置乙:用于除去NO2中的NOC装置丙:可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D装置丁:可形成喷泉6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
3、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 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7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ANO BHCl CNH3 DNO28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酸溶液的浓度都会降低B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C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浓硫酸不可干燥氨气、二氧化硫等气体9下列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向该溶液中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有SO42B向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HCl,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
4、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D向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HCl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1045mL某气体,可能含有CO2、O2、NH3 ,将其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无变化,通过足量的Na2O2后,体积变为30mL,则该气体的组成为( )ACO2为30mL,NH3为15mL BNH3为30mL,O2为15mLCCO2为15mL,O2为30mL DCO2为30mL,O2为15mL11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
5、收有害气体12将2.56g 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A0.05 mol B1 mol C1.05 mol D0.13 mol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检验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来检验锌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浓硫酸滴到纸张上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6A B C D14(2015秋曲沃
6、县校级期末)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NH3(H2O含石蕊) 蓝色喷泉 BHCl (H2O含石蕊) 红色喷泉CC1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 DCO2(NaOH溶液) 无色喷泉15(2015秋曲沃县校级期末)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时,消耗硝酸质量最多的是( )A铜与浓硝酸 B铜与稀硝酸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16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和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能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
7、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需使用催化剂17如下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括号内为体积比),若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中的混合气体可能是( )CO、O2 (2:1) NH3 、O2(8:1)NO2、O2(4:1) N2、H2(1:3)A B C D18下列对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H2SO4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H2SO4B浓H2SO4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C浓H2SO4和铜片加热既能表现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D浓H2
8、SO4与Na2SO3反应制取SO2时,浓H2SO4表现出强氧化性19已知X、Y、Z、E、F五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元素M,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Z是NO,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X可能是一种氢化物BX生成Z一定是化合反应CE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DF中M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520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是氨气发生装置 B是氨气吸收装置C是氨气发生装置 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21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1)反应开始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快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将12.8g铜跟一定质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准状况)
9、,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mol,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mol22根据硝酸和硫酸所具有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字母按要求填空。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强氧化性和酸性(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 ;(2)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发现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 ;(3)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与铜反应,反应中浓硫酸和浓硝酸显示出 。23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制取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3)如图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反应后,烧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为
10、 。24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1)写出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中的现象可证明SO2有 性。(4)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5(12分)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A中试管内盛放的物质是Ca(OH)2、NH4Cl固体。【实验探究】(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盛放的干燥剂为 ,干燥氨气能否用浓硫酸 (填“能”或“不能”)(3)若有10.7gNH4Cl固体,最多可制取NH3(标准状况)的体积是 L(4)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5)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
11、是 (填“C”或“D”),红色石蕊试纸变成 色。(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7)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 (填“F”或“G”)。26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将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D的化学式为 (3)若C是红棕色气体,A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
12、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图是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装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SO2、H2等气体,与氧化性无关,A错误;B、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Al、Fe发生钝化与其强氧化性有关系,B正确;C浓硫酸可以使蔗糖发生炭化利用的是其脱水性,C错误;D用浓硫酸和NaCl固体加热制备HCl气体利用的是浓硫酸的高沸点,难挥发性,与氧化性无关系,D错误,答案选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名师点晴】浓H2SO4的性质可归纳为“五性”:即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酸性、强氧化性。注意浓H2SO4的吸水
13、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H2SO4夺取的水在原物质中以H2O分子形式存在时浓H2SO4表现吸水性,不以H2O分子形式而以H和O原子形式存在时,而浓H2SO4表现脱水性。答题时注意灵活应用。2D【解析】N2+O2=2NO,不能够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选;3NO2+H2O=2HNO3+NO,所以一步可以完成,故不选;4NH3+5O24NO+6H2O,所以一步可以完成,故不选;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所以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选;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所以一步可以完成,故不选;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所以一步可以完成
14、,故不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3D【解析】被还原的硝酸生产N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0.2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4C【解析】反应中硝酸起氧化剂与酸性作用,起氧化剂作用HNO3中氮元素被还原为NO2和NO,起酸作用的硝酸生成Cu(NO3)2,由Cu原子守恒可知,nCu(NO3)2=n(Cu)=0.5mol,生成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3,令NO2的物质的量为y mol,NO为3y 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0.5mol(20)=y
15、 mol(54)+3y mol(52),解得y=0.1,由氮元素守恒可知n(HNO3)=2nCu(NO3)2+n(NO2)+n(NO)=20.5mol+0.1mol+0.1mol3=1.4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难度中等,利用电子转移守恒与元素守恒计算是关键,注意守恒思想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运用5B【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用甲装置吸收HCl气体,可以防止倒吸的发生,故A正确;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装置乙不能用于除去NO2中的NO,故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气球膨胀,故装置丙可验证
16、氨气极易溶于水,故C正确;D、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得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形成喷泉,故D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反应与现象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完全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本题中A为易错点,对氯化氢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能不太熟悉,可以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解释和理解。6D【解析】试题分析:A.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在常温下,
17、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产生气体,A项错误;B.加热时,浓硫酸能与铜反应,而稀硫酸与铜不反应,B项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收性,能作为气体干燥剂,而稀硫酸不能,C项错误;D.无论浓硫酸还是稀硫酸,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D项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考查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总结如下:方法操作结论1分别滴到火柴梗上变黑者为浓硫酸2分别加入到盛水的试管中放热者为浓硫酸3滴到CuSO45H2O晶体中变白色的为浓硫酸4加入铝常温下反应的是稀硫酸,不反应的是浓硫酸5滴加到浓盐酸中产生白雾的是浓硫酸6加入铜片并加热溶液变蓝,产生刺激性气
18、味气体的是浓硫酸,不反应的是稀硫酸7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粘稠状的为浓硫酸8称量相同体积的酸质量大的是浓硫酸7C【解析】试题分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碱性气体,NO是中性气体,HCl和NO2是酸性气体,NH3是碱性气体,答案选C。考点:考查气体的性质8D【解析】A浓硝酸易挥发,溶质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导致浓度减小,故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都会降低,故A正确;B铜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中,浓硫酸的中硫、浓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都只有一部分降低,一部分化合价不变,所以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故B正确;C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正确;D氨气为碱性气
19、体,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浓硫酸、浓硝酸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注意浓硝酸不稳定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9C【解析】A酸化的Ba(NO3)2溶液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稀硝酸能把SO32 氧化为SO42,从而干扰SO42 的检验,故A错误;B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可能含有银离子,故B错误;C首先在试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BaSO4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SO42,操作正确,故C正确;D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可能含有银离子,故D错误10D【解析】试题分析:45mL某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氧化物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