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化产业.doc
《西安文化产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文化产业.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西安文化产业古都西安:基于人文资源的文化复兴古都西安:基于人文资源的文化复兴王天铮李晨宇有着3100年建城史和1100年建都史的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都城,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6月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将丰富的人文资源
2、转变为生产力、如何将文物保护与城市开发相结合、如何使文化产业促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均成为古都西安面临的新课题。一、十三朝古都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古都西安而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西安发展文化产业独有的优势,但也使西安囿于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境地,因此,如何科学地运营历史人文资源与现代人文资源成为考验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道难题。1、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在西安建都,于是便有了“长安无处不遗址”的说法。目前,西安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0余座,古遗址、陵墓400
3、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除了兵马俑、华清池、钟鼓楼、大雁塔等驰名中外的文化遗产,散落在西安民间的历代文物也数量众多,以拴马石为例,仅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从百姓手中收购的各个朝代的拴马桩就达8600余件。同时,很多耳熟能详的文化典故和文化艺术也都起源和发展于西安,例如“东西”一词就源于汉代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而像秦腔、皮影等表演艺术更在西安市民的生活中喜闻乐见。图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突出的区位版图优势。西安不仅是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还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成为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的重要
4、枢纽和全国中西部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城市之一。基于这样的地缘优势,西安市具有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良好的人才科研基础。西安现有各类高等院校近百所,各类科研技术机构3000余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余万名,两院院士46名。位于市内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了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3000多名毕业生,为西安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2、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尽管西安市具有很多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但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瓶颈问题。文物保护制约城市开发和自身价值升值。“长安无处不遗址”说明西安市拥有的历
5、史文物数量多、范围广,这是西安的荣耀,却也成了西安发展的“负担”。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经常出现政府已完成对某地的设计规划,但一开工就发现文物,于是该规划被迫停滞,此地便因成为文物所在地而长久保护起来。久而久之,西安市有了数量众多的文物保护地,也有了数量众多的、因为保护文物而下马的市政工程,城市整体规划因文物保护而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而这些被保护的文物常常因为年代久远,缺少现代社会物品的光鲜感,且所在地周边缺少相应的文化氛围,而不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甚至被大众遗忘,文物及其所在地的社会价值也会随之缩水。大多数文化资源没有得到与其价值匹配的关注。虽然西安拥有兵马俑、华清池等举世闻名的著名文
6、化遗址,并且得到了高度关注和文化认同,但更多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同样的关注度,也没有形成同等的社会影响力。很多国内外游客来到西安往往直奔兵马俑、华清池,观后便匆匆离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兵马俑、华清池等文化价值相近的曲江池遗址、法门寺、大唐西市等文化遗址,尽管也拥有渊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但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得不到国内外大众较高的认知度与关注度。文化产业总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尽管近年来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5%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但由于西安市经济总量的情况不够理想,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同时,西安市新兴文化产业和网络文化服务、文
7、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商务代理服务、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等为主体的外围层发展严重滞后,决定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和整体素质的重要行业没有形成规模。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企业投融资渠道单一。西安市文化产业的企业法人总体规模偏小,具备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尚未形成。虽然已经形成陕文投、曲江文投、华商集团、大唐西市等一些产业规模效益较高的企业集团,但大量的文化企业处于规模小和分散化的状态,文化企业集团尚未形成集聚效应和较大的投射带动作用。此外,西安市大多数文化企业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民营文化企业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投融资渠道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优秀的文化产业人
8、才外流,导致文化产业上游原创不足,中游生产环节集约化程度不高,下游扩展营销能力不强,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又进一步限制了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是随着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影视、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扩张,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二、文化复兴的路径选择西安实现文化复兴的路径选择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和人文理念,以文化融合的方式传播与发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并通过城市建设与发展得到体现,最终提升西安市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文化自信心。1、保护与开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西安市将保护作为文化传承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除了各级
9、政府外,许多民间团体和个人也成为文化保护的主要力量。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创办者王勇超,历时20多年,收集、抢救保护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及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和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套),征集保护了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还收集整理了包括各种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已经成为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展示为主的综合性文化传承载体。图2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古民居街区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是文化传承的新方式。为了能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多关注,且在不影响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西
10、安市开始在保护的基础上对一部分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化开发,融入现代科技和人文理念,使大众通过多种感官认知并传承传统文化。以大唐西市为例,1300年前中国盛唐时期长安城有东市和西市,西市是从事国际物品交易的市场,也是丝绸之路起点。2001年初,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建西市,对于地下发现的文物,大唐西市在原地将其完好无损地保护起来,供游客参观,并在周边地区开发了展现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的博物馆、古玩城、旅游纪念品交易中心、精品百货超市、风情街区、国际商务场馆、五星级酒店、文化会展区等,仅开业一年时间,就有近千万人次参观游览。图3唐长安城示意图4大唐西市鸟瞰效果图无论传承物质文化,还是传承精神
11、文化,都需要一定的载体。对于有物质载体的文化,通常以保护的方式进行传承。但对于物质载体已经消失的文化遗产,该如何传承?例如大明宫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实体早被烧毁,如今只能从史料中猜测它的样貌;而王宝钏、薛平贵的寒窑爱情故事作为精神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没有物质载体。不可否认的是,二者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没有或者缺少合适的传承载体的情况下,均面临着关注者和传承者越来越少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西安市首先对全市各类型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而后选择有较高传承价值的作为首批文化传承对象,根据它们的文化特征和各方专家的意见,修复与构建合适的传承载体,例如根据史书的记载,在大明宫遗址修建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根
12、据民间传说和部分史书记载,在王宝钏苦等薛平贵的寒窑遗址上修建了寒窑遗址公园。文化传承带动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建与发展。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紧密相连,以文化资源的价值增值为目标,在不影响社会价值增值的前提下,促使经济价值尽快实现增值。例如,大唐西市以保护遗址为基础,构建了以传播唐代商业文化和丝路文化为目标的文化产业价值链,涵盖展览、会展、旅游、贸易等多个领域。2、人文资源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推动力西安历史上的四次城市规划,见证了西安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轨迹。自1953年的第一次城市规划起,西安就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历经第二、三、四次城市规划,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西安市不仅更加重视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安 文化产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