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
《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2、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3、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重点难点】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课前预习】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CH3C
2、OOH = CH3COO - + H+思考与讨论:(1) 开始时,V电离 和 V结合怎样变化?(2) 当V电离 = V结合时,可逆过程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3) 关于上述电离平衡,什么条件的改变会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1、电离平衡的定义: 2、电离平衡的特征: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1) 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2) 外因: 温度:因为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升温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电离程度将增大。 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即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即稀释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 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3、,将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 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以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即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二、电离平衡常数:1、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 如: HA H+ + A 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与应用(1)在此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平衡浓度;(2)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常数 (填“增大”或“减小”); (3)同一温度下,相同浓度的不同种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 ,酸性越 。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越大,只能说明其分子发生电离的程度越大,但不一定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也不一定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3.1 电解质 电离 课时 导学案 新人 选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