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管理重点笔记.doc
《配送管理重点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送管理重点笔记.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一、配送的概念 (一)配送定义 “配送”,在英语中的原词是delivery,是交货送货的意思。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配送下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二)对配送概念的理解1.配送是“配”与“送”有机结合形式。 “配”-配用户、配时间、配货物、配车辆、配路线; “送”-送货上门2.配送的实质是现代送货。(1)配送是一种体制行为,有别于一般送货的偶然性行为;(2)配送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益、优质服务的行为,有别于一般送货的被动服务;王永庆卖米(3)
2、配送依靠现代物流技术。3.配送是以低成本、优质服务为宗旨,是一种现代物流形式。二、配送的特点(一)配送是面向终端客户的服务。(二)配送是送货、分货、配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三)配送的全过程有现代化技术和装备的保证(四)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运输与配送的区别三、物流配送业务的作用 (一)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 原理:批量进货,集中发货-经济订货批量增加-进一步降低单位货成本、运输成本-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及整个社会物资库存量降低 原理:采取定时、定量方式的JIT配送, 实现“零库存”进一步降低库存持有成本 (三)简化手续,方便客户,大大减轻客户工作量,节省客户开支 (四)
3、缺货现象减少,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 (五)完善运输系统并解决交通问题第三节 配送的种类一、按配送主体所处的行业分类 (一)制造业配送 (二)农业配送 (三)商业配送 (四)物流企业配送 二、按实施配送的结点不同分类 (一)配送中心配送 (二)仓库配送 (三)商店配送(四)生产企业配送 三、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 1定时配送(1)小时配:消费者突发的个性化需求;BtoC型 ,在一个城市范围内的配送。 (2)日配:上午的配送订货,下午可送达;下午的配送订货,第二天早上送达。可使用户基本上无须保持库存。 适合的情形:A、消费者对新鲜的、食品类商品的需求;B、由于消费冲动产生的突发需求;C、小型商店或是连
4、锁型商业企业;D、用户是采用“零库存”方式进行生产的生产企业。 时配、日配是向社会普遍承诺的配送服务方式,针对社会上不确定的、随机性的需求(3)准时配送方式(或称准时看板方式) 准时配送 :。准时方式则两方面协议,往是根据用户的生产节奏、按指定的时间将货送达。 实施条件:很高水平的配送系统;往往是一对一的配送。2定量配送 指按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时间不严格规定,有利于集货,有利于运力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人力、装卸机具、储存设施的配备。 适用情形:(1)用户对于库存的控制不十分严格;(2)从配送中心到用户的配送路线保证程度较低,难以实现准时的要求。3定时定量配送: 指按规定配
5、送时间和配送数量进行配送。计划难度较大,很难实现共同配送。 也常采用“看板方式”来决定配送的时间和数量。 适用情形:汽车、家用电器、机电产品的供应物流。比如为汽车装配线的零部件配送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配送。采用准时制物流配送方式,生产线上只需维持23个小时的用量,基本是“零库存”。 4定时、定路线配送 配送的车辆每天按照固定的行车路线,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配送,好似配送班车,按部就班、准时准点。这种配送方式的服务对象是商业区的繁华地段,人多、路窄、交通拥挤、商店集中。可以依次对多个用户实行共同配送。5、即时配送:这是有很高灵活性的一种应急方式。主要应对于事故、灾害、生产计划的突然变化等因素所产生的突
6、发性需求;应对于一般消费者经常出现的突发性需求。四、 按商品品种和数量分类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2、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3、配套成套配送 五、 按经营形式不同进行分类(一)在销售环节的应用销售配送销售配送的经营管理模式(1)电子商务的销售配送(2)批发分销型销售配送 (3)零售型销售配送 在供应环节的应用供应配送供应配送往往是针对特定的用户,用配送方式满足这特定用户的供应需要的配送方式。供应配送有两种方式:1、由本企业自己组织企业供应需求的配送2、由社会物流服务商(第三方物流)进行的供应配送 这种供应配送按用户送达的不同,分为: 1、“门到门”配送。 2、“门到库”配送。3、“门到线”配送
7、。(三) 供应、销售一体化配送 由生产企业或者是销售企业以自己生产和经营的产品供应给用户的配送形式。 货物所有者在实现销售的同时对用户完成了供应,这是在有连锁产品关系的企业之间、子企业和母企业之间经常采用的方式。(四) 代存代供配送代存代供配送是指用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 配送。这种配送在实施时不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配送企业只是用户的委托代理人。商品所有权在配送前后都属于用户所有,所发生的仅是商品物理位置的转移。配送企业仅从代存、代送中获取收益,而不能获得商品销售的经营性收益。在这种配送方式下,商物是分流的。六、 按加工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一)
8、加工配送(二) 集疏配送七、 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分类(一) 综合配送(二)专业配送八、 配送的现代化趋势(1)仓储自动化。配送中心通常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大大提高了仓库空间的利用率和存货与取货的准确性和快速性(2)装卸搬运机械化。采用高效率的自动化机械来作业。(3)配货电子化。配送中心多采用自动分类、自动拣选系统来完成配货过程。例如,采用电子标签自动拣选系统来提高商品处理速度。(4)补货电子化。配送中心采用了自动补货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补货的电子化,这样既能与供应商及时交换信息,又减少了人工作业的错误。(5)商品数字化。采用条码与电子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货物的自动检测和监控,自动拣
9、选商品在货架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所需数量。(6)流程无纸化。采用条码、扫描技术和EDI技术等无线通信的电脑终端,从收货验货、入库到拆零、配货,全面实现形码和无纸化的作业。(7)作业智能化。例如,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它能大大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及等候时间,合理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等。(8)交流协同化。协同的关键是实现信息共享,在采用Internet 、电子商务和EDI等技术与手段后,就能紧密集成各自的信息系统和整合相互间业务流程,实现上下游间的协同运作。 第四节、配送管理定义: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物流配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
10、务水平及降低配送成本的目的。一、 配送的功能要素1. 集货 2.分拣 3.配货 4.配装 5.送货(一)配送管理计划阶段 1、配送计划要确定配送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的先后次序。2、要分析研究在配送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任何外界影响,尤其是不利因素,并确定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对策。3、做出贯彻和指导实现配送目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具体措施。 (二)配送管理实施阶段1、对配送活动的组织和指挥 :组织是指在活动中把各个相互关联的环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指挥是指在配送过程中对各个配送环节、部门、机构进行的统一调度。 2、对配送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监督的作用是考核
11、配送执行部门或执行人员工作完成的情况,监督各项配送活动有无偏离配送既定目标。 3、对配送活动的调节:各部门、各环节总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重新布置实现配送目标的力量。 配送模式管理(一)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互用配送和第三方配送模式 1、 自营配送模式(1) 定义 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 部与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2)优点 系统化程度高,对内满足配送需求,对外进行市场拓展。(3)缺点 投资规模大,成本费用高。(4)适用企业 大规模集团公司,连锁企业2、共同配送模式(2)含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客户开展配送活动的 一种物
12、流模式。(2) 优势 实现配送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配送企业的功能不足,促使企业配送能力 提高,规模扩大。(3)缺点: 配送货物繁杂,客户要求不一致,难于管理。 运作主体多元化,主管人员管理协调存在困难。利益分配资源调度问题重重。 商业机密容易泄露。3、 第三方配送模式(1)概念: 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是指专门从事商品运输、库存保管、订单处理、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物流信息管理等物流活动的社会化物流系统。(2) 特点:高效、成本低、个性化需求的满足4、 互用配送模式(1) 概念: 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几个企业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以契约的方式达到某种协
13、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资源而进行的配送模式。(2) 优点:企业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人力,就可以扩大自身的配送规模和范围。(3) 缺点:管理协调较困难。5.共同配送模式与互用配送模式的差异(1)共同配进模式旨在建立配送联合体,以强化配送功能为核心,为社会服务;而互用配进模式旨在提高自己的配送功能,以企业自身服务为核心。 (2)共同配送模式的合作对象是经营配送业务的企业,而互用配送模式的合作对象既可以是经营配送业务的企业,也可以是非经营配送业务的企业。 (3)由于合作形式的不同,共同配送模式的稳定性较强,而互用配送模式的稳定性较差。 (4)共同配进模式旨在强调联合体的共同作用,而互用配送模式旨在强
14、调企业自身的作用 2. 比较选择法 概念企业通过对配送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等进行比较而选择配送模式的一种方法。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第三种方法:按折衷准则或赫维斯准则来决策。赫维斯认为决策者不应极端行事,而应在两种极端情况中求得平衡。具体的方法是根据决策者的估计,确定一个乐观系数a,a的取值范围为 0a l。给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分别赋以相应的权数 a和( la),中间结果不予考虑。本例是计算折衷成本值,公式为:折中成本值= a最小成本值(1a)最大成本值 在决策中,决策者根据分析,估计客户对配送程度要求高的大概占40,客户对配送要求程度低占60,即乐观系数为0.4。此时三种模式的折中成本值就分
15、别为:42万元;35.2万元;44万元。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互用配送模式的成本最低,可作为企业选择的模式。第四种方法:按等概率准则或拉普拉斯准则来决策。拉普拉斯认为,在非确定型决策中,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若按最好或最坏的结果进行决策,都缺乏依据。解决的办法是给每种可能出现的结果都赋以相同的权数,若有几种自然状态,则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都相等,且其和为1。然后计算出各个方案(配送模式)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加权平均值,并根据决策(指标)的性质来进行决策。在本例中,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为1/3,各种模式的成本加权值分别为50万元、39.3万元和46.7万元。可以看出,互用配送模式的加
16、权成本值最小(39.3万元),可作为企业选择的模式。(3) 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依据预测得到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及出现的概率所进行的决策。由于自然状态并非决策所能控制,所以,决策的结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风险,故称为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通常采用期望值准则。一般是先根据预测的结果及出现的概率计算期望值,然后根据指标的性质及计算的期望值结果进行决策。产出类性质的指标,一般选择期望值大的方案;投入类性质的指标,一般选择期望值小的方案。 配送管理第一节 配送中心概述一、配送中心的概念及功能(一)概念 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货、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
17、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二)配送中心的功能l 1采购功能2运输功能3储存功能4搬运装卸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组配功能7包装功能l 8集货功能l 9送货功能l 10退货回收功能l 11信息处理功能l 12增值服务功能三)配送中心的作用l 1.完善整个物流系统l 2. 降低物流成本l 3. 改善物流服务质量(四)概念对比:配送中心与物流中心物流中心: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设施,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联系:都是从事物流活动的一种场所或设施,都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功能
18、非常相似,都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l 区别: 服务客户群的差别。 品种与批量上的差别。 在供应链中位置的差别 一般情况下,物流中心的上游是工厂,下游是配送中心或批发商,而配送中心的上游是物流中心或工厂,下游是零售店或最终消费者。 存储的差别。存储是物流中心的一项主要业务和功能,而存储是配送中心的一项辅助业务。三、配送中心的种类(一)按经营主体的不同1、厂商主导型的配送中心2、批发商主导型的配送中心3、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4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5、共同型配送中(二)按经营形式不同供应型和销售型(三)按经济功能储存型,加工型,流通型,(四)按领域广泛程度城市配送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五)按对象的专业
19、性专业配送中心和柔性配送中心第二节 配送中心管理概述 一、配送中心管理的目标 (一)效益最大化 (二)服务最优化 (三)资源合理化 (四)流量最大化二.配送中心管理的内容配送中心作业管理配送中心设施设备管理 成本管理 存货安全管理 信息管理 顾客服务绩效管理 3.配送中心顾客服务的可靠性 评价方法 (1)物流绩效倍增系统(PAC) 物流绩效倍增系统是一个对企业现有物流条件进行一系列的改善,达到提升物流绩效的方法体系。它的核心点主要有三个:绩效、分析与检查、管理。它们的英文单词第一个字合在一起为PAC,所以该系统又可以被称为PAC系统。 (2)物流绩效倍增系统(PAC)的运作程序 收集日常物流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送 管理 重点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