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5.5运输作用练习新版北师大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5.5运输作用练习新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5.5运输作用练习新版北师大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节运输作用知识点1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1.将带叶的新鲜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制作茎的横切片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茎内被染成红色的结构主要是木质部,说明水和无机盐就是在木质部中运输的。2.对木本植物的枝条进行环剥,露出木质部,经过一段时间,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说明茎输导有机物的管道位于树皮的韧皮部中,运输方向是自上而下。知识点2导管和筛管3.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位于木质部里。植物体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位于韧皮部里。韧皮部是树皮的一部分。4.每根导管由许多管状的导管细胞连接而成,导管细胞均是死细胞,它们之间的端壁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5.筛管细胞是
2、长形的活细胞,两个筛管之间的横壁形成筛板,上面有筛孔。6.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和筛管,它们与茎内的导管和筛管彼此连接和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完成植物体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功能。知识点1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1.把一段带叶的茎下端插入装有稀红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待到叶脉微红时,用肉眼观察茎的横切面,染红的结构是(A)A.导管B.筛管C.木质部D.韧皮部2.根据“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带有叶片的枝条,实验装置最好放在阳光直射处,目的是提高蒸腾作用的强度,使实验结果明显。(2)烧杯中的红墨水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有利于观察。(3)为了验证茎可运
3、输水和无机盐这一实验结论,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上图(烧杯中已滴入了红黑水):预期的实验现象是:A枝条未变红,B枝条变红。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该实验的结论是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这一实验设计思路的目的是:证明茎的木质部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知识点2导管和筛管3.筛管输送的物质和方向是(A)A.有机物,从叶到其他器官B.有机物,从其他器官到叶C.无机物,从叶到其他器官D.无机物,从其他器官到叶1.导学号71384104(2017广东东莞期末)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D)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C
4、.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2.导学号71384105(2017广东汕头月考)下图为植物体部分物质运输示意图,箭头表示运输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甲表示释放氧气、散失水分B.乙表示输送水分C.乙表示输送无机盐D.丙表示输送有机物3.观赏植物滴水观音的叶片会“吐水”,这些水分是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将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的结构是(D)A.叶脉B.根毛C.筛管D.导管4.某同学家中的一棵枣树,在枣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C)A.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B.没有受伤的树皮的运输能
5、力更强了C.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D.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1.(2016湖南永州中考)移栽树木时,给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C)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髓2.导学号71384107(2016新疆中考)右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B,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筛管。(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水分通过茎的导管向上运输。导学号71384108右图所示是“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5.5 运输 作用 练习 新版 北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