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目标】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4.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教学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
2、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教学难点】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诗歌。【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 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墨”的写法。(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
3、读课文,学习生字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请3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节。师随机正音。预设点:(1)染,出示演变过程,字本义: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丝帛绢布,使之着色。读句子,于文中识字,组词:染绿、耳濡目染。 (2)碎:造字本义:岩石经过多次爆破最后形成的小石块。形近字:翠、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知晓汉字的意义来识记生字。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3.指导书写“碎”。提示最后一笔出头,但不要写到从字上。指导书写“爽”。注
4、意笔顺,长横要像房顶一样盖住下面部分。第二课时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童年。师导入:同学们,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境优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一读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诗歌童年的水墨画。二、整体感知:本课包括三首小诗,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板书)看到这三个题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随便发言师:是的,都写出了童年生活发生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三、学习溪边1.自由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2.个别读。3.默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那些不懂的?4.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不懂得?预设1: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
5、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大多数学生同样不明白。老师点拨:我们如果联系上文读一读,也许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会给你灵感呢!自己试着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生:老师:我从这句话“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一个小孩在这里钓鱼。从“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师: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儿童的欢乐。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好最后一句话。预设2:生:老师,我不明白“溪水给人影染绿了”这句话。平时我们的人影都是黑色的,为什么这里溪水给人影染绿了呢?师:这位同学能够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很值得大家学习。刚才我们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了最
6、后一句话,现在大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生:默读、思考生:老师,我从“溪水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知道了溪水很绿,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里也变成绿色的了。师:为什么说溪水染绿了人影呢?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同桌交流。【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生:“染”字最好。这样把溪水当成人来写,就把溪水写活了。生:这样写就让人感觉溪水好像魔法师一样,特别神奇!谁给大家读出这美丽深的景色?个别生读。师:多美的想像啊!大家体会得真不错。你还知道了什么?生:老师,我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了前面写溪水和人影是绿色的,这里写蜻蜓是红色的,颜色特别漂亮! 5.多么富有生机的
7、画面啊!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景色的美丽,儿童的快乐?自由读、个别读。6.师范读:生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自由交流。思考一下,作者写孩子们快乐钓鱼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景呢?师总结:写景色突出了“平静”,为什么要突出平静呢?联系小儿垂钓体会儿童钓鱼的专注。也更能体现钓上鱼后的欢乐。四、学习江上1.如果说溪边是写儿童溪边钓鱼,那么江上是写什么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自学江上。2.出示自学提示,自学。 思考江上是写什么?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设计意图:巩固诗歌的学习方法,发现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8、3.交流:师:江上是写什么?生:游泳生:戏水师: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好?生(异口同声):戏水! 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生:都是写儿童的。生:都写童年的快乐的。生: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不同点呢?生:江上没有写景色的美丽,只是写了儿童的戏水的情景。师:如果说溪边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作,那么江上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动态图画了,读过之后,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想象一下,孩子们会怎样戏水?你仿佛还听见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4.感情朗读。读出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五、学习林中5.总结学法:刚才大家运用什么方法学习了前两小节?读诗,找到不理解的地方,
9、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等方法读懂。6.请大家利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继续学习林中7.交流:文中有两个斗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和“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意思一样吗?生畅所欲言:第一个斗笠指“蘑菇”,第二个斗笠指“儿童”8.小蘑菇和儿童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戴着斗笠,很卡爱。除了可爱,还能读出什么呢?儿童的欢乐。在哪里能读出来?9.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儿童的可爱和欢乐。齐读并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五、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1.诗里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欢乐片断,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说说童年生活的还可能发生在哪些地方?2.续编诗歌的第
10、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设计意图:争当小诗人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学习写诗。】 3.共同交流,师当堂点播。 六、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儿童诗, 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板书设计】 溪边.童年的水墨画 江上林中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级、划、尝、改、亏“这几个字。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
11、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仿写一段心理活动,【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准备稿纸【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1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会什么本领? (板书题目:一只_的大老虎) (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2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12、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 结果演砸锅了 。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演技 撤换 砸锅 笨拙 逗乐 殷切 半晌 豁虎跳 撇嘴 头罩 羡慕 (易读错)角色 四脚着地 直冲脑门 露脸 哄堂大笑 (多音字)窝囊 糨糊 亏得 窟窿 比划 将就 打瞌睡 (这组加点字变浅色)(轻声词) 接
13、连不断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踱来踱去 通情达理 (成语)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 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设计意图: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和事情经过结果概括课文。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或是换一个意思相似的词,或是请同学帮助等方法去理解难懂的字词,时刻归纳总结学习方法。】三、细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1(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
14、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2 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板书:期待 自信 紧张 不明白 3 再完成课后第一题填写完表格。4 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设计意图:课文很长,情节一波三折,很多心理活动没有明显的“我想”做提示,孩子们可能看不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心理活动。所以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15、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再用几个词总结归纳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完成课后题的表格,学习有梯度,由易到难。】四、创设情境,练写心理活动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 后悔 快乐 激动 兴奋 得意 美滋滋 垂头丧气 兴高采烈)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放学路上,我 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 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
16、 我 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事情发展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有感而发。】五、变换题目 开导作者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 (引导学生说 :“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17、,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板书设计】 可爱 期待 上台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自信 排练 有趣 紧张 演出 不明白 哄堂大笑第二课时一、认读生字 1出示“我会认”和“我会”的字在文中的词语,指名领读。 2出示注音生字,开火车认读。 3观察字形、结构、部首。说说哪个字最难认,交流识字方法。二、指导写字 1出示几个要求会写的大字。(级、划、尝、段、改、亏、强、枪、达、挖)2动画演示“级”、“划”“尝”“段”“强“的笔顺。注意“及”和“戈”“弓”字笔顺。“段”的第一笔是撇,提醒学生不要连写。3“尝”上面要和“学”上边区分。“改”左边第三笔是提。
18、“亏”字下面是竖折钩,不要和“专”字下面混淆。“达”第三笔是点。“枪”右边不要写成“仑”。“挖”最后一笔折要向左斜。4形近字比较:级极 枪抢 亏专 技枝 5多音字组词:划 角6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很多,易错的笔顺和易读错写错的字都很多,而且每个字特点各不相同,有的字笔顺和重要笔画都要强调,需要多花点时间来学习。】20肥皂泡【教学目标】1、认识9个字,会写12个字。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廊、仰、越、若”等生字。 2、学会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3、通过细致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品味作者描写泡泡语言的生动优美。4、展开丰富的想象,想想泡泡
19、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教学重点】学会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通过细致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泡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肥皂水等吹泡泡的工具。学生:预习【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你们玩过什么游戏?你们喜欢吹泡泡吗?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小时候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吹肥皂泡,那美丽有趣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欣赏冰心笔下如诗如画的肥皂泡。(师板画泡泡并
20、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指导观察“皂”字是怎样组成的,什么结构?并用眼睛记住它)2出示生字。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都读正确了吗?(出示课文词语,生字变色,加点词是易读错字和多音字)廊子 若是 娇软 薄球 颤巍巍 山巅 婴儿 希望木碗 透明 扯成 仰望 越过 和弄和弄 蘸上 黏稠 散裂3开火车认读。易读错的词的多读几遍。4.作者主要写了关于肥皂泡的几件事?(指名分段读课文,让每个孩子读完后概括自己所读段落的内容) 教师相机板书: 做 吹 想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是否正确读准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用小标题方式概括课文每段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
21、结构层次。】二、学习第三段 做泡泡 学用连续动词1.默读第3自然段 (按课文填空) 先把( )放在( )里,再( )上点( ),( ),然后用一支( ),( )上肥皂水,慢慢地( )成泡,最后轻轻地一( ),那球儿便从管上( )了下来,在空中( )。若用( )轻轻地( ),有时能飞得很高。2根据所填的字词,你发现作者是怎样把做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副板书:先然后再 连续动词 3(只出示连接词和所有动词)谁能根据这些动词把做泡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出示:先用放接着加 然后用蘸吹再提落 4.作者用词多么准确丰富呀?我们仿照着写一写吧。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做做擦黑板的过程,同学们仔细观察,用上连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部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第六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