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含抒情手法、描写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含抒情手法、描写手法).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诗歌鉴赏(含抒情手法、描写手法)诗歌鉴赏(含抒情手法、描写手法)语文阅读班级 组 号 姓名 语文3组古代诗歌鉴赏阅读资料情景色彩一 致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 情 手 法 寓情于景:通过对 等意象的描绘,营造/渲染 氛围,表达 情感。 触景生情:诗人因听/闻/见/感触到 ,勾起/引起 情感。 借景抒情 移情于景:诗人基于 情感,设置带有 色彩的画面。间接抒情 来源:学优高考
2、网 情景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情景格调不一致)借事抒情:借诗人或诗中的主人公的行为、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情感。(细节) (如:轻罗小扇扑流萤 / 手捻花枝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著人)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态。含蓄蕴藉。 (如:柳李商隐 咏梅) 用典抒情:用事(借古抒怀),引用前人诗句,使内容丰富含蓄,富有表现力、感染力。 衬托: 正衬(烘托) 反衬(对比) 以甲衬乙,使乙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虚写(对写):假设的,推想远方,追忆往事,遥想未来,描写梦境。(如: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虚实: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衬,交织在一起,表
3、达同样的情感。来源:gkstk.Com想象:在已有的材料观念基础上,经推断、联想、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渲染:对环境、劲舞做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 写 手 法 白描:用纯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如:小轩窗,正梳妆) 工笔: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描写,相对于白描,工笔也可以成为细描。 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 侧面描写(烘托):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不直接描写。(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关系有以下几种:以
4、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角度变化:方位:远近,高低,俯仰,整体局部时间:从古到今,从今到古 感觉:视觉、嗅觉、听觉等 以下三种也是属于描写手法: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来源:gkstk.Com曲笔:用委婉、曲折的方式烘托或暗示读者。诗人不直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而是从对方 着笔,展开想象,是推一层的写法,可分为移情于人,移情于物。也可成为对写。 细节:通过对细小动作的、外貌、心理描写等表现情感,准确传神。 举例鉴赏:1.侧面描写-衬托: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
5、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2.渲染: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3.白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小令白描的描绘,短短二十八个字,没有用典故,也没有多余的修饰,却教人能够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精致的图景,完全归功于白描完好的运用。 4.细节: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
6、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尽在“妃子笑”与“无人知”中。5.动静结合。这里指的是动态描写与景态描写。“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常见修辞手法1.比喻: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1)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甲和乙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7、否则不能构成比喻。有些句子虽有喻词,但并非比喻句,如: a.同类相比。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北斗星像太阳一样是颗恒星。b.表示猜度。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c.表示想象。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d.表示举例的引词。如: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2)比喻的种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喻词“像”“似”“仿佛”“好比”“犹如”“如同一般/一样”等联结。典型形式:甲像乙。 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 / 春深似海。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喻词“是、就是、成为、成、变成”等联结,有时不用喻词。典型形式:
8、甲是乙。 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 骆驼,沙漠之舟。 借喻。不出现本体、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典型形式:甲代乙。 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层层的叶子中间,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来源:gkstk.Com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2.借代: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物的名称,而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借代的种类有: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芦柴棒”,去烧火!材料代本体。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
9、发对青铜。形象代本体。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部分代整体。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专名代泛称。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我们要多读点鲁迅。具体代抽象。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结果代原因。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引人联想,使表达形象生动。来源:学优高考网3.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拟人(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和拟物(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两类。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
10、在水底招摇。(拟人)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拟物)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人或物色彩鲜明,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4.夸张: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注:使用时要有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可分三类:(1)扩大夸张。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2)缩小夸张。如:他的心眼太小,芝麻大的事也容不得。/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如:未饮心先醉。 / 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发联想,创造气
11、氛。5.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12、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用来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作用)。种类有:成分排比。如:一个人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分句排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谁是最可爱的人)单句排比。 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复句排比。 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
13、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7.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式。常用形式:肯定表否定。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否定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8设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
14、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9.反语:通过说反话(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种类:表讽刺: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表亲密: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个人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作用: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来源:学优高考网10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或音近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两种:谐音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 老
15、虎拉车谁赶(敢)?语义双关。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 / 保护视力小心眼。作用: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来源:gkstk.Com11通感(移觉):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方式。分为形容的通感(红杏枝头春意闹。)和比喻的通感(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也不仅是感觉器官的沟通,有时也可能用某种感官去感受不属于某种感官范畴而本身比较抽象的事物。如: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论季节,北方也许正
16、是满天风雪,水瘦山寒。12顶真(顶针、联珠):用上句句末的词语作下句开头的词语的一种修辞方式。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注意:顶真具有蝉联续接的特点,这种语言方式适于表现客观事物间的递相依存的关系。只有事物确实具有这种关系时方可使用,否则就成了文字游戏了。 作用: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13对比: 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方式。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用:揭示对立面,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使语言色彩鲜明。14.反复 反复的特点: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情感,重复使用
17、某些词语或句子。作用:(1)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2)抒情写景,感染力强。(3)承上启下,划段分层。(4)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注意:写景手法包括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诗歌阅读的整体原则:随问而答,问什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注意条理性。阅读提示:诗歌鉴赏的四个主要内容;1.诗歌的形象主要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2.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理解关键词语和鉴赏语言风格。3.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4.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包括诗歌的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鉴赏答题的几种解题思路第一种题型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
18、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画面+氛围+情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
19、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二种题型 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4答题步骤:手法+解析+情感、氛围、效果(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来源:学优高考网第三种题型 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
20、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语言特色+分析+情感(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示例: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21、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第四种题型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步骤:表层(字义+修辞+放入原句翻译)+深层(效果+氛围+情感)(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五种题型 一词领全诗型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解答
22、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3答题步骤:主旨+结构(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诗歌鉴赏一题省中院壁 杜甫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注:这首诗为杜甫47岁,官居门下省左拾遗时所作。诗人在任上对肃宗多有劝谏,但主张少被采纳。霤:防止雨水滴落在人身上,在屋檐下用来接雨水的竹筒。通籍,指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借指做官。退食:退朝而就食于家
23、。或公余休息。双南金,双南金:指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此处指皇帝封赏自己的职位。1诗中一二联写了省院中的景象,请赏析。解题思路:赏析写景题要分析以下几点:写景手法景物特点(画面、意境)结合文本分析作用(内容:表达什么情感;结构:与上下文、题目的关系)不规范答案:省中院内,高高的院墙、矮矮的竹篱,十寻高的梧桐树,一层一层的洞门;残花飘落地上,树上无端飘来一根游丝。暮春时节,在官员办公的省院中,白天却没有什么人,非常地安静。鸠鸟鸣叫,乳燕已生,春意已经很深了。诗人在景物描写中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描绘了暮春时节省中的景象画面,渲染了深幽寂寥的氛围,为下文诗歌抒发失意之情做了感情上的铺垫。
24、改为规范答案: 2结合诗歌的颈联与尾联,分析诗人杜甫表达了自己哪些思想感情?解题思路:诗歌题要问什么答什么。得分点在前,分析在后。此题为复杂情感题,要注意答题规范:情感+分析;情感+分析不规范答案:颈联中“腐儒衰晚”紧承上文“青春深”,言及自己迂腐腐儒,接近暮年的处境,又含有实现理想而时不我与的紧迫感;“衮职曾无一字补”与“愧比双南金”之语,明写自己做左拾遗的官职,但却无一个字去为皇帝补缺的不安与惭愧之情,而暗含杜甫自己怀才不遇,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退食迟回”、“许身”之语表现诗人退朝之后,仍尽于职守不愿回家,将自己奉献于朝廷的赤诚忠心。改为规范答案: 诗歌鉴赏二别薛华 王勃送送多
25、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注】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1. 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解题思路:炼字题答题步骤:点出这个字的含义,尤其是文中意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此炼字题为叠词的炼字,叠词的作用有节奏上回环往复,音韵美内容上起强调作用,结合文本分析。不规范答案: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送送”以为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彼此难分难舍的深厚情谊。“遑遑”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观念。改为规范答案: 2.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两
26、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解题思路:诗歌的对比阅读,要分析其异同点,要分条分析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如同:异: 。同样问什么答什么,得分点在前,分析在后。不规范答案:相同: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不同:别薛华情绪低落哀伤。诗人仕途受阻,客居蜀地“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辛苦”等诗句,流露出诗人羁旅飘零的伤感和怀才不遇的孤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高昂豪迈。一洗送别诗的悲酸缠绵之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表达了豁达乐观的胸襟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刻认识。改为规范答案: 诗歌鉴赏三:归嵩山作 王 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
27、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长薄:绵延的草木丛。闭关:佛家闭门静修。1 本诗的“落日满秋山”与王维早年诗句“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所表现的意境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思路:本题考查意境的异同,答题时注意先答意境方面的相同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再答意境的不同,答不同时注意两首诗歌分开作答,结合对应诗句分析。(注意分条列点)不规范答案:同:都突出天地辽远和视野开阔的特征,或都渲染出空旷、静寂的氛围。异:“落日满秋山”以落日余晖洒满秋山的景象,突出环境的苍茫、沉郁(萧瑟、凄清)的色彩。“长河落日圆”则状写黄河浩荡、红日西
28、沉的画面,侧重展现大漠的奇特壮美、雄浑寥廓。改为规范答案: 2这首诗的情感写得很有层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分析思路:本题考查复杂情感,答题时注意从前往后逐句分析情感,不能跳跃。答题规范为: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注意先问什么先答什么)不规范答案:前两联描绘草木绵延、流水依依、暮禽知返的景色,反映出诗人的安详闲适;颈联描绘黯淡凄凉的傍晚野外秋景图,衬托出诗人的凄清悲苦;尾联叙写诗人闭门谢客、不问世事,突出诗人的恬静淡泊(冲淡平和)。改为规范答案: 诗歌鉴赏四: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刘克庄【1】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
29、虬须豪客,【2】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3】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4】,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注:【1】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2】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3】燕然:即燕然山。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4】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刘克庄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30、固亭怀古都借用古人古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试比较这两首词,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塑造的形象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分析思路: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及传达的情感的不同,答题时注意从塑造的人物形象及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的不同角度来答;每首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各有什么不同。(注意分条列点)不规范答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写词人赞颂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冒进误国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的立场和态度,并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上片塑造了一位能文能武、期待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借李密、虬
31、髯客的事迹表现所与交游的人若非饱读诗书之士,便为行侠仗义之人。下片回忆自己未能出击强敌,像古代英雄那样登燕然山勒石纪功,只能草草归故里的经历,如今华发苍颜,不能再展抱负,只好以酒浇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了词人随时准备抗金杀敌的决心,也表现出担心报国无门的忧虑。塑造了一位为国忧心、老骥伏枥的爱国诗人形象。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全词塑造了一个满腔忧愤的爱国诗人形象。改为规范答案: 诗歌鉴赏五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王沂孙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苔,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
32、、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注】中庵:王沂孙的朋友。东皋:指中庵寓居之地。成秋苑: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中有“梨花落尽成秋苑”的诗句。抚乔木、年华将晚: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金城见以前亲手所种之树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泣然流泪。(1)词作开头“泛孤艇、东皋过遍”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解题思路:诗句的作用问题要从内容(一般指向表达的情感)和结构(考虑和标题、上下文的关系)两个方面思考,“作用”写在前,“分析”写在后面,进行分条列点。不规范答案: “泛孤艇、东皋过遍”写乘孤艇旧地重游,紧扣词作标题中的“重过
33、中庵故园”。为了照应标题。 “孤艇”之“孤”点明词人孤身一人重游,流露出独自重访故地的落寞;“东皋过遍”之“遍”字说明词人足迹遍至东皋,流连徘徊,表达出词人对此地的深情。为了暗示词人情感。与下文“欲寻前迹”相照应,为下文的描写、叙事、抒情做了铺垫。为了引领下文。改为规范答案: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解题思路: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目,要求先写出手法,再进行分析,并且结合诗句。不规范答案:昔日与友人欢游,园内环境清幽雅致;今日词人独游,园内环境萧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世事沧桑之感和词人对往昔的留恋,这是对比手法。虚实相生。追忆昔游是想象,是虚写;今之重游寻迹,故园萧条,是实写。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孤寂惆怅的情怀。无论是眼前“秋苑”的萧条之景,还是昔日“绿阴门掩”的景色,无不寄寓着词人恋昔怀人伤今的情感。运用了寓情于景。 “成秋苑”化用李贺“梨花落尽成秋苑”诗句,“抚乔木、年华将晚”暗用世说新语言语中桓温的典故。典故的运用,既加深了词作的意蕴,更丰富了词人的情感。运用了用典。改为规范答案: 诗歌鉴赏六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