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
《课题一《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一《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课题一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课题一: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课题: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地 点:一楼东办公室人 员:全体数学教师第一阶段:制定方案,落实课题我校选择了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为子课题进行研究是因为我们意识到提问是构成课堂教学教与学的信息反馈的最直接,最贴近师生心理的一个过程。课堂问题的设计对教与学起着积极的促
2、进作用。在各科教学中都会有不同形式的,不同类别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质疑,引发思考,完成每步教学目标。课堂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手段。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艺术,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生搬硬套,搞形式主义,不仅不能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智力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的乐趣。所以我们要苦心研究,精心设计,尽力做好,努力提高,这样,我们所提的问题才具有真实的价值。课题提出(选定)后,研究组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实验教师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设计研究方法、研究
3、过程、写成课题设计方案。1加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研究制度。(1)理论学习。负责人进行理论讲座。(2)认真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 资料的搜集积累是实验必备工作,它也是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实验研究结论的基石;也是实验总结、实验报告、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基础。 要重视日常的搜集和积累,有针对性地搜集和积累;可以从看书阅览材料中搜集,从教育教学实验中搜集如备课、研究教材、分析学生、设计实验课,编拟的教案、记录等;还应从上课的实践中搜集和积累。建立教例撰写制度,开展案例研究,探索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效果分析等。还可以从评课中、作业、课外活动及课外调查中搜集和积累资料。整理者定期整理研究员搜集到的材料
4、。本阶段所有研究员会利用网络教研,集中结合资料设计有关概念,计算,应用题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探讨有效策略,形成实验报告。2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1: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的特征是什么;问题2: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有哪些不适合的问题情境,应如何改进;问题3: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问题4:如何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发挥问题情境的最佳作用。课题组以上面四个问题为中心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以及怎样解决。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 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活跃科研气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多种研讨活动包括:针对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活动;校的优质课评选和交流活动;分析成功案例等活动。 一、课堂演示
5、一年级 郭红红老师 三年级 王婷老师 四年级 张琳老师 1、数学组活动对三位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进行评议: 个人发表自己的见解,诚恳说出优点与不足,以及怎样改进。 2、吸收精华第二次演示。二、创设问题情境成功案例:1、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教师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屏幕上出现了一片绿草地,一只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小猴被车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哄堂大笑。教师见机引导学生讨论,小猴为什么会感觉颠簸?一生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角。走起来当然会颠簸。”教师引导学生再看屏幕:小猴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小猴仍然随着车轮的转
6、动上下颠簸。“这个车轮没有角,但走起来为什么还颠簸呢?”教师的提问,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了老师的提问,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2、例如: 在学习“简单的统计”时,设计这样的情境:1.出示操场上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体育活动的录像;2.老师提问:如果老师在班中组织一次球类比赛,到底哪一类球类比赛最受同学们欢迎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帮助老师出出主意,想想办法。3.讨论并反馈。指出要了解哪一类球赛最受欢迎,先要了解每一位同学最喜欢的一种球类活动是什么(收集数据),其次要看喜欢每种球类活动的人数有多少,看看哪种球类活动喜欢的人数最多(分类整理)这样,学生不仅认
7、识了统计过程,而且还培养了统计的观念。可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必须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3、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森林里有两只小熊,他们为一件小事争论不休,为什么呢?就为他们手中的巧克力,都说自己的大,对方的小”,这时教师出示两块平行四边形的涂色卡纸,即两块“巧克力”。问学生:你们能帮助这两只小熊吗?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引发出学生的思考。怎样才能比较这两块“巧克力”的大小?只有通过计算才能更科学、准确地比较。诱发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更进一步渗透通过计算才能科学准确比较的教
8、学思想。4、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开始,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列出如下一组算式后,我很快地说出了它们的得数。99999+9999=?12736+127+63127=?(100+8)125=?9835=?当学生听老师说出得数后,感到惊奇不已,这时我趁机导入新课:学习了这节课之后你就会知道老师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急于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别迫切。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对成功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对比自己以前在完成这个课题时做法,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触类旁通完善自己以后的课堂。第三阶段:结题、总
9、结、评比阶段 搞好总结、定期组织鉴定验收,开好总结、结题会。个人谈感受:吴楠:通过前阶段我们的课题研究,我们组教师逐步转变了教育理念,能把课题研究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中,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使广大学生从数学学习中享受快乐,学会探究,学会猜想,学会转化,学会应用,并引导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请大家根据自己上的几节公开课研讨课谈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冯晓艳: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因为无论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 课题 小学 数学 课堂 问题 情境 创设 策略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