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主题内经教研室集体交叉备课设计方案时间2014年5月9日13:00地点基础医学院307会议室参加人员内经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基础医学院其他中医教研室教师基本情况主持人谷峰介绍本次集体交叉备课的基本情况1. 内经课程教学及学情介绍。2. 本次讨论内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调经论3. 教学目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掌握药食气味的阴阳性能及功用。(2)掌握壮火、少火的含义及其与人体正气的关系。素问热论(1)掌握热病伤寒的概念及其预后。(2)掌握伤寒六经传变的规律和六经分证特点。(3)熟悉伤寒两感的概念、证候。(4)了解伤寒病温、病暑的划分。素问调
2、经论(1) 掌握阴阳虚实致内外寒热机理。集体交叉备课内容及备课活动【集体交叉备课组织形式】主讲教师简要讲解原文的含义及理论要点,明确教学“三基”内容、重点和难点,并紧紧围绕“三基”内容及教学中的疑点等,提出相关学术问题,与本教研室教师和中医基础理论、方剂、中药、伤寒、金匮、温病等教研室教师进行全程自由互动交流,以自由讨论的形式实现知识交融,在课程教学内容、具体知识点的衔接、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与其他教研室共同进行探讨。【集体备课内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用阴阳理论说明药物功能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
3、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教学设计】1.回顾阴阳无限可分理论,引出药食亦可在阴阳分类之下再分阴阳。2.串讲原文,强调“泄”、“通”、“发泄”、“发热”的含义。3.结合实例阐释药食阴阳属性与其功能的内在联系。4.结合各家注释,探讨“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的理论内涵。二、壮火、少火与正气的关系【原文】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教学设计】1.介绍“壮火”、“少火”在内经及后世的不同含义。2.结合实例阐释壮火之品、少火之品对人体正气的影响。【难点探讨】1.“阳为气,阴为味”中的“气”、“味”与中药学中的四气
4、五味是否有关。2.内经“药食气味之阴阳”理论在中药、方剂学中的运用情况。3.“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中“气味”、“发散”、“涌泄”的含义。素问热论导入:医圣张仲景的代表著作是伤寒杂病论,这部书在流传过程中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而伤寒论更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张仲景说其参考过素问,素问中论述伤寒的代表性篇章热论与伤寒论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明清以来成熟的温病学说强调不能以伤寒法治疗温病,言必称内经的温病学家从本篇受到了什么启发?一、热病伤寒的含义与转归【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
5、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教学设计1.串讲原文。2.介绍“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对后世的影响。 3.讲授“热虽甚不死”与“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的理论意义。二、伤寒的六经传变和证候【原文】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
6、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教学设计1.串讲原文。2.本篇所论六经传变顺序与伤寒论所载六经传变次序无异,而具体表现差别较大,体现了从内经到伤寒的源流关系。三、两感的证候及其传变【原文】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教学设计1.串讲原文。2.思考问题:热论论两感包括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三种形式,伤寒论仅涉及太少两感一种形式,如何看待这种区别。四、温病
7、与暑病【原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教学设计1.串讲原文。2.介绍这段经文对后世温病学家的影响。【难点探讨】1.“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是否即广义狭义伤寒说。2.内经言“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伤寒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两感,如何看待这种“矛盾”。3.本篇所论六经证候尤其是三阴经与伤寒论差别较大,是否可以据此否定内经对张仲景的指导作用。4.热论论两感包括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三种形式,伤寒论仅涉及太少两感一种形式,如何看待这种区别。素问调经论导入:先与学生共同复习中基课程“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含义。
8、再提示,在本段中所讲“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可与前所学相混淆。理解古代原著,切忌断章取义,须结合上下文,作出正确理解。【原文】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教学设计1. 以“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导入本段经文的解释。2. 结合经文,阐发外感寒邪出现恶寒战栗的机理。【原文】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教学设
9、计1. 串解原文。2. 理解中医“气虚发热”机理。3. 有人反对“甘温除热”这一说法,举例。(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贾得道)【原文】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教学设计1. 与上文“阳受气于上焦”一段相比较。2. 阐明外感寒邪表证发热的机理。【原文】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教学设计 串讲原文,引金匮要略“栝蒌薤白白酒汤”,以方释证,阐明其临证指导意义。【难点探讨】李东垣“甘温除热”论。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古之至人,穷于阴
10、阳之化,究乎生死之际,所著内外经,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11、。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治始得之证。【病例分析】参赞尚书德子,脉缓大无力,缘军旅劳心竭力,饥饱失时,脾胃受伤,邪得乘虚而入,故头痛发热,时作时止。此内伤不足之证,而非外感也。即服补中益气加熟附。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使补养气复则痊。 吴篪临证医案笔记(摘自二续名医类案)【集体交叉备课活动】1. 在讲授过程中,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中药、伤寒、金匮、温病教研室教师交流,探讨相关学术问题、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及课程内容的衔接等问题。2. 鞠宝兆教授点评并最后总结。【精品文档】第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