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实践案例.doc
《研究性学习实践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实践案例.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雅礼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 关于中学生上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所在班级: 课题组长: 课题成员: 指导教师: 【精品文档】第 13 页目 录引 言2一、调查背景2二、调查目的2三、调查内容2四、调查方法2五、调查过程2六、研究报告成果2七、调查结论2八、调查讨论2附录一:开题报告2附录二:调查问卷2附录三:实地调查照片2附录四:调查反思2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引 言在现代资讯发达的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以至于很多人越来越依赖网络。中学生肯在网上学习是一件好事,因为网上的确有许多许多有用的知
2、识等待我们去学习,查资料,听音乐,看电影,这是善用网络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对此鼓励和支持,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关键词:中学生;上网现状;调查分析调查时间:2014年7月19日一、调查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智能手机慢慢的走进我们的生活。可以说,上网,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流行,它已经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上网是一个知识的平台,问题关键就在你如何去合理的运用它。但是现在有一些中学生不能合理运用网络,日夜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使得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有个别同学并不了解网络的传播效应和相关法律,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了了解我们身边同学的上网情况,帮助同学们获知虚拟网
3、络的一些危害,帮助有网瘾的同学戒掉网络,提醒同学们适当使用网络,今天我们开设的课题是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二、调查目的我们这一次采用的依然是问卷调查法,目的是想了解中学生的上网各方面情况,让上网这把双刃剑,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让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三、调查内容1.中学生上网的时间。中学生一般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网络,他们一次连续上网的时间有多长?2.中学生如何使用网络?他们一般使用网络的目的是什么?3.中学生是否合理安排上网的时间?如何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是减少网络对大脑皮层产生异常兴奋的关键。4.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他们了解网络吗?知道网络的传播效应和使用网络的相关法律吗?四、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
4、法(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196份,有效问卷194份)、观察法(对周围的同学上网习惯进行观察)、访谈法(通过采访长期沉溺于网络的同学和网瘾戒除中心医生获得指导)开展调查工作。五、调查过程 1.提出问题,从自身的角度思考,拟定一份调查问卷; 2.上网搜集有关的资料,结合现实,修改开题报告和调查问卷;3.实地调查,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6份,有效问卷194份,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4.分组进行对周边同学进行观察,进一步调查了解中学生上网的热点、沉迷网络的程度以及对网络涉及犯罪是否有认知;5.采访了2位长期沉溺于网络的同学,并就相关问题咨询网瘾戒除中心医生,获得一些指导性建议。6.整理相关材
5、料及数据,结合网络信息撰写结题报告。六、研究报告成果我们这次调查对象中学生,可以从有关数据看出,21世纪的青少年十分迷恋电脑,有些人沉迷于网络,甚至到达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为了达到长期上网的目的,他们甚至可以做出一些危害他人的行为,还有猝死在网吧的情况发生。网络的诱惑力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是的。在网络里,人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世界,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一种十分强大的占有欲,想把自己变成心中的那个伟大光辉的美好形象。这就是为何人们会沉迷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的原因所在。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计算机,每个同学对计算机的操控、掌握都十分熟练。下面就是我们这次调查的部分结果:发
6、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196份,有效问卷194份,其中自己能基本解决硬、软件问题的占88.9%,有62.5%的同学可以有计划使用电脑,有68%的同学上网为了娱乐,只有12.5%的同学是上网查学习资料,58.3%的家长会指导孩子上网,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比例为50%以下的占到了81%,大部分同学只是偶尔因为上网忘记或不想做作业,绝大部分同学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影响但不大,51%的同学在上网后仍能精神饱满地上课,但是有49%的同学表示上网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大部分同学认为中学生沉迷网络是暂时可以忘却生活中的烦恼,自身得到放松,个性尽情发挥,不受拘束。还有很多同学认为网络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开放性,
7、可以在广阔的平台上自由发挥。互联网的正面影响:网络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而且网上的东西丰富多彩,对我们中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网络上可以查询的内容很广泛,让我们有“足不出户,始于足下”的感觉,能使我们了解更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不到的东西,让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互联网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求知的平台;同时成了我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满足了我们的需求;通过上网,可以培养我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因为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五项技能之一。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
8、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以上数
9、据由互联网提供七、调查结论1.网络是把“双刃刀”,我们要学会区分网络的好与坏。2.加强自控能力,拒绝网络的诱惑,不要接触不正规的网站,坚决抵制网络传言。3.明确上网目的,正确利用网络学习、娱乐,拒绝沉迷游戏,让网络成为学习的好帮手。4.严格遵守法律,从小事做起,避免因为网络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八、调查讨论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 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
10、。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用各种方法,各种途径让中学生了解网络的作用以及危害性,更加的了解网络这如双刃剑般的“无底洞”。附录一:开题报告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表课题名称关于中学生上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班 级课题 组长邮箱指导 教师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姓名性别主要负责的分工内容女课题组织人男文献资料查找、收集、记录整理及其它男文献资料查找、收集、记录整理及其它男文献资料查找、收集、记录整理及其它女开题报告撰写及其它女问卷调查表编制男问卷调查表编制女数据整理
11、分析及其他女数据整理分析及其他女数据整理分析及其他男PPT制作、汇报及其它男PPT制作、汇报及其它男结题报告撰写及其它课题提出的背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提出这个课题) 根据千龙网报道, 未成年人案件参与程度的变化,实质在于QQ、手机陌陌、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逐渐成为新型毒品购销渠道,而快递运输也为购销过程中毒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使得对网络应用极为敏锐的青少年逐渐掌握了毒品来源和购销链条,从而诱发犯罪。调研发现,青少年多通过网络QQ、手机陌陌联系卖家,毒品或通过快递邮寄或直接见面交易,获得毒品后未成年被告人则均通过手机陌陌、微信等移动社交工具软件寻找下家贩卖。应当说,移动互联网络、新型社交工具
12、软件、快递运输等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未成年被告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帮凶”。一方面,网上现在有不少代写作业服务、出售考试答案等信息,学生如果用惯了容易形成“有钱就能解决一切”的拜金思维;据报告统计,青少年上网搜索游戏、动漫、社交、影视剧(包括电影和电视剧)、综艺明星、购物的比例分别是47.4%、15.5%、8.5%、8.1%、7.9%、7.0%。而与学习相关的搜索内容仅为0.6%,甚至比某些不良信息(0.8%)的搜索量还要低。 据其他新闻材料反映,有的同学还因上网玩游戏而耽误学习,严重者离家出走,在网吧彻夜不归,还有的甚至因兴奋过度猝死。这些事例表明,上网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中学生有不利影响。而在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性学习 实践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