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的运作流程与活动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的运作流程与活动内容.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集体备课的运作流程与活动内容集体备课的运作流程与活动内容集体备课的运作流程与活动内容一、活动流程集体备课流程如下:个人初备、一人主备中心发言、集体研讨主备定稿、个人二备课后反思、再次完善。其具体步骤如下:1.个人初备、一人主备。开学初,由教研组长按教材内容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每位教师提前一周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2、难点,思考教学程序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与手段。主备教师熟读课标、教材、教参,写出教学设计(或编制讲学稿),并准备发言材料。发言材料一般应包括:教材分析(地位作用、编写意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情境设计、活动安排、方法策略、作业设计)与设计理念等内容。 2.中心发言、集体研讨。主备教师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与依据,然后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集体研讨交流。转贴于 51论 文网 www.51lun- 3.主备定稿、个人二备。主备教师整合组内教师建议,修改原有教案(或讲学稿),形成集体教案(或讲学稿)。任课教师结合本班实际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二次备课4.课后反思、再次完善。课后写出教学反
3、思。教师可随时交流教学反思或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集中交流。转贴于 51论 文网 www.51lun- 二、活动要求教研组活动的价值取向:紧贴学科,基于问题,立足诊断,同伴互助,经验分享,着眼反思,行为跟进,集体备课要求具体可以概括为“四定五备六统一”。转贴于 51论 文网 www.51lun- “四定”: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五备”:包括备教材、备目标、备教法学法、备教学资源、备练习等,重点要研究教与学的方法与策略。 “六统一”:同年级同学科应统一教学目标、统一课时分配、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布置量、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三、备课核心内容备课分集体备课和个
4、人备课两个阶段。我们规范集体备课过程,着眼合作与共享,夯实个人备课,立足班情与学情,着力二次备课与创新。从集体备课的流程看,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从容应对课堂生成;准备把握课标的知识水平,切实把握练习的广度和深度,具体说,一般集体备课的核心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教材是教学的一种材料和工具,是教学的一种载体,是编者及学生之间对话的文本,是教材编者为实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一个范例。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用好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内涵。在教学设计
5、时,应对下列问题做出回答: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数学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的课程资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怎样定位比较恰当?结合哪些内容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在练习设计时应做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注意设计弹性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得到发展。所以注重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是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的最要一环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置优化教学程序。从备课环节的具体内容来看,研究学生实际,分析学生具体现状,
6、知识目标、态度、方法以及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十分必要。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设置环节、编写教案实施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层面上,即在“学”字上下功夫,把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教师的“导学”应努力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之中,真正起到启发、点拨、调控的作用。教学环节设置要注意尽可能保持教学过程的贯通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教学环节的编排必须呈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反馈学
7、习情况巩固应用与拓展。 分层练习、筛选习题-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设计有层次性练习题,让学生选择练习,学生能做,而且乐于完成,从而达到练则有效,学则有得的效果,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推进集体备课的方式变革的创新路径(一)加强集体备课制度的跟进制度的改变会影响人们行为规则的改变。建立和规范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有利于学校规范集体备课的组织行为,活动的规范性。一般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尝试加强以下相关的制度建设: 1、备课主讲制度 2、备课组长学科考察进修制度3、读书分享制度 4、听课评课制度(推磨听课制度) 5、师徒带教制度 6、备课组月考核制度7、备课组干部协管制度 8、备
8、课督查巡视制度另外,教研组制度管理还要注意与人本管理相结合,规范备课的内容与流程,检查工作要跟上,做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注意减轻教师的笔头抄教案的负担。立足原则性,比如: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教师备课要一课一案;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只可以起辅助作用,不可以替代纸质教案。作文课、实验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同样要求有教案,其中习题课、试卷讲评课可以写简案。 着眼灵活性,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要有分层次要求,比如:教龄10年以内的教师(含10年)要求写详案;一些教学绩效非常显著的教师可以采取教案免检的制度等,但并不是不写教案;另外,优秀教师的教案可以进行公开展示等。 (二)着眼教研组资源的
9、共享与共建学科资源的建设,对于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高质量的学科资源,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还有利于让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的熏陶。因此,重视和加强教研组的学科资源建设显得十分的必要和重要。从推进教研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角度看,备课组的学科资源建设可以包含以下方面:教研计划及总结类:教研组的学期计划,期末的总结;教学资料类:教案、课件、练习、试卷,图片、录音、视频等,实物和电子资源库;教研活动类:说课稿、研讨的课例、理论学习的心得等;教学教研成果类:教师论文、专著,学生习作、论文,发表获奖的相关资料和报道。转
10、贴于 51论 文网 www.51lun- (三)着力教研组和谐共享教研文化氛围的营造为了推进教研组的建设,追求高品质的学科教学,着眼于教研组内教研文化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通常,高品质的教研组多年来形成的教研氛围体现了一种团队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的态度。关注教研组的教研文化氛围的营造,应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处处尊重老师,努力创设一种宽松的备课环境,具体体现在每个成员的身上,备课、教学、观课、研讨(四)积极发挥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建立集体备课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来促进教研组工作的创新发展。比如每学期学校进行备课竞赛和评选最佳教研组等激励活动,评选教研活动先进个人和先进教研组。评选结果与教师的职务评定
11、、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学校向上级推荐的名师、教学能手候选人,也必须从先进个人中进行推选,从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大胆实践集体备课活动方式新的创新点视频课例研讨与课后反思。 课堂观察与行动跟进。 网络教研与资源共享。借助QQ网络平台,开展同学科跨校集体备课,网络集体备课活动。 依托“学案”与以学定教。合理的编制“导学案”,以导学案为载体,坚持以学定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不拘泥于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重视集体智慧共享,更关注个体智慧生成;要重视集体合作教研,更强调个体二次备课。 (六)创新集体备课要妥善处理几个关系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要规范集体备课的流程,强化
12、集体智慧的共享,同时也要尊重差异,立足个人二次备课的创新,主讲人与其他教师的关系。集体备课中要落实主讲人制度,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其他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通过主讲引领,同伴互助,实现学科智慧的交融。 短期教学与长期教学计划的关系。集体备课中,要立足整体,着眼当前,合理规划短期教学与长期教学的计划安排,保证教学要求和课程目标的落实。 减负与增效的关系。在备课过程中,要合理删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不必要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要从落实教学要求的角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备课中根据学情实际,适当的降低教学起点,分散教学难点,但不能随意降低教学要求,保证正常的教学目标达成。 规范与个性的关系。既要重视备课时教
13、学的基本规范性,同时要考虑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在规范基础上,要放手教师的备课的创新。 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立足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当堂训练。 (七)创新集体备课要紧跟细抓几项环节目标定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既要体现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又切合学生实际,依据学科特征,进一步理清学年、单元、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 明确学段要求,把握教学梯度,准确定位,设计具体的、明确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课时目标。 预习检查。用心设计预习任务,认真检查预习效果。引导学生找到已会点和疑难点,依据自身经验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
14、依据检查情况“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导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导入的设计要能够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课型与内容,灵活运用导入方法坚持既有创意又切合学情;用时恰当,不占据过多的教学时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游离于教学内容。 资源选用。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合理选用。教师要准确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作为最主要课程资源之一,并结合实际进行有效拓展;体现教师的资源价值,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地方和校本
15、特色资源、学科优势资源;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把握资源选取方向,确定资源选取的范围,突破资源选取的难点,确定资源呈现方式,获取资源利用实效;提问设计。教师应明确问题的指向,整体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要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问;要问教学重点难点处、教学突破口处、新旧知识连接处、教学概念易混淆处、内容归纳总结处;要问得有价值,问出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引导与鼓励学生提问,把握提问时机与频度,根据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回答的机会。 媒体应用。恰当选用教学媒体,适时有效地辅助教学。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与教学条件
16、,既要熟练掌握投影、视频、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应用技术,也要重视挂图、标本、模型等传统媒体的应用。教学课件要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要有良好的交互性能。注重演示与讲解结合,提高学科利用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效,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模式,尝试将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获取素材、讨论交流、表达成果的平台。 评价反馈。即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突出诊断、导向与激励评价功能。评价反馈既要肯定学生的思维优势与进步,也要智慧地指出学生学习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时间分配。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流程。整体规划教学流程,准确把握最佳授课时机,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教师的“讲”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
17、疑点处、易错处,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练习和展示的机会。导入、讲授、讨论、活动、练习、总结、作业布置等各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恰当、适宜,杜绝拖堂现象。 作业训练。整体规划作业方案,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作业题,准确把握内容的科学性、难度的层次性、题目的趣味性、用时的合理性,注重举一反三,坚决杜绝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题海战术”。积极倡导教师先做题后布置,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阅、有记录,及时分析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矫正或补救措施,通过作业批改与分析,掌握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措施。 目标达成。自觉反观预设目标,及时反思教学成效。新课程强调教师施行反思性教学,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设计、时间安排、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否有效。通过课堂听学生答问, 查学生练习, 看学生操作等途径,获取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和判定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收获和提高;认知、过程、体验的目标达成率高,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建立目标达成的跟踪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