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第一案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2、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等。板书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过渡读课本P98第一部分,分析说明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板书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点拨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类必须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3、,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板书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活动”探究读课本P98“活动”,思考并讨论回答点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发展的含义要比经济增长广泛得多。经济增长一般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作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是指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包括教育、安全、健康、总的生活质量及其他方面的改善。过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国际世界中,通过了一系列的规则来约束和限制人们的行为,读课本P93“阅读”21世纪议程,说明其主要内容。板
4、书2、21世纪议程点拨21世纪议程有四个部分组成,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社会群体的作用,实施手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1世纪议程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并着重强调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过渡针对21世纪议程,许多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提出了各自的行动纲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颁布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读课本P99-100“阅读”,说明中国21世纪议程的内容及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板书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点拨(1)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数量庞大环境危机资源短缺人口成为发展的障碍部分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用较多
5、的财富养活较多的人口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2) 资源短缺种类多总量大类型全庞大的人口数量生产技术、工艺落后经济迅速发展我国自然资源资源利用率低人均占有量小资源需求量大资源相对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场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危机加剧范围扩大程度加深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蔓延板书 (1) 庞大的人口压力(2) 资源短缺(3)深刻的环境危机练习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据此回答:(1)当前我国环境问题
6、主要表现( )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的污染增多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污染越来越严重(2)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A.人口众多,地大物博 B.面临多种环境问题 C.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逐渐增强点拨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全国来看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答案:(1)A(2)B承转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都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指导性纲领文件,那么,什么是可持续
7、发展?其核心、目标是什么?读课本P100,思考,并填写下表概念核心目标板书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2、核心3、目标 点拨概念核心目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活动”思考读课本P100“活动”及下图,思考回答 点拨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开始,每年年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以便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均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的思想,即经济的发
8、展要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全民共同参与的思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念。过渡从“活动”题中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那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有哪些呢?读课本P100-101,思考并填写下表观念含义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板书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点拨观念含义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世界各国都享有发展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公平的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的观念。包括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区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地区
9、、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不同的人群享有平等的地位;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能损害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依托。权利的观念在与大自然和谐的背景下,全人类都应享受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即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板书(1)发展的观念(2)公平的观念(3)环境的观念(4)权利的观念 跟踪练习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衡量标准,对下列观点作出评价人类有义务保护地
10、球上所有的物种。自然资源应当被充分利用来发展经济,而不应该被闲置。如果砍伐森林是当地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砍伐森林的做法是合理的。 即使绝大多数人从不光顾,保护野生自然区域也是重要的。点拨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观念。不正确。对可持续发展可充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综合利用。不正确。可以砍,但要砍伐与抚育相结合,才能符合发展的观念。正确。保护野生自然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权利、环境的观念。“活动”探究读课本P101,思考、讨论、回答“活动”题1、2点拨题1: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第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为第一种生产方式只注重经济效
11、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掠夺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威胁。第二种方式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获得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题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课堂小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愿望,下图可以表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内容地位目标生态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
12、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通过学习,要能够判断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练习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8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能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
13、D.养鱼、发展旅游业E.建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F.种油菜、小麦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2)随着人口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答案:(1)第三种方案。(2)H处湖泊沼泽地可种植莲藕,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3)这是
14、一道考查发散思维能力的创新题目,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联想,只要符合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实际,方案科学即可。如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利用喀斯特地貌的溶洞进行疗养、生物培养,利用山区种植野蘑菇,利用丘陵果园、茶园、水库、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改良湖泊沼泽地,养鱼种藕与平原配套发展生态农业等。【板书设计】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2、21世纪议程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 庞大的人口压力(2) 资源短缺(3)深刻的环境危机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2、核心3、目标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1)发展的观念(2)公平的观念(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节 可持续发展 基本 内涵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