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doc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doc(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备课教师 学 科语文时 间教学内容12.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
2、特点。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2课时 第一次备课的教学过程第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初读了解梗概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二、检查预习,导入新课(一)检测生字词预习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1.出示生字词
3、,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咆哮、呻吟、祭莫”等。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党支部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三、初步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2.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职1423;祭莫英灵2427。四、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3.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五、拓展延伸想象一下: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的人们像疯了似
4、的折回来,会是怎样的表现?人们就是这样被逼入了危险的绝境,读一读。(出示一一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笑声中逼近。)第二课时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二、感受危情,引生入境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2.交流:(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当”的意思。(板书:山洪咆哮而来势不可当)
5、(3)指导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3.出示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三、解决重点,体会精神1.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面对乱哄哄拥到木桥桥头的人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2.教师指导:3.你觉得这是一名怎么样的老汉?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四、重回题目,解决难点
6、1.探究: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你认为这座桥把什么与什么连接起来了?2.学生汇报。3.师生评价,教师指导:题目中的“桥”不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木桥。这位深爱着自己儿子的父亲,这位忠于职责、舍己为人的老汉用他的生命架起了一座桥,一座救了群众的生命桥呀!这座桥连接的是什么?五、领悟写法,体会效果1.学生读课文第722自然段,找到关于老汉的描写,看看哪处描写最能打动你。2.生相互交流。3.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描写。师小结:我们读书,就要课文的前后内容连贯起来理解。老汉把自己的儿子揪了出来结尾点明,但在前面已经让人感觉关系不一般。前面巧设了县念,与结尾相照应起来。使得这一结尾让人感觉意料之外又
7、是情理之中。板书设计12.桥山洪咆哮而来 势不可当人们你拥我挤 跌跌撞撞老汉忠于职守 舍己为人结尾巧设悬念作 业设 计教学反思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备课教师 学 科语文时 间教学内容13.穷人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教学重点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续编故事,展开想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2课时 第一次备课的教学过程第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
8、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二、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
9、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三、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2.指名分段朗读。四、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每个字写两遍,能组成词的组成词写。第二课时一、引导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穷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要抓住重点语句来阅读思考。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画出了哪些重点语句?还有哪些不懂的语句?请提出来。2.学生提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语句,大家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二、指导理解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2.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生活很艰难。)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读讲有关的语句。)3.桑娜家的生活很艰难,课
10、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从两个方面来体会:首先,“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呼啸来说的;第二,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三、指导理解第二段1.指名朗读第二段。2.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她没有怎么想)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3.从“非这样做不可”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桑娜抱回两个孩子的时候,想也没想,只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表现了桑娜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好
11、品质。)4.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觉得没法对丈夫说,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会揍她。)她为什么这样想?(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大重了,再增加两个孩子,这不是闹着玩的。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5.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桑娜想“揍我一顿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两个孩子,肩己宁愿挨揍。从这里、我们叉一次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和乐于助人。)一、 指导理解第三段1.指名朗读第三段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赶快把他们抱来。)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这个“熬”字,
12、说明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从“总能熬过去”可以看出,渔夫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这说明渔夫和桑娜一样,很善良。乐于帮助别人。)五、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1.提出练习要求:把整篇文章连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在练习本上,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一写。2.学生按要求练习概括中心思想。3.作者是怎样一层层地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写了桑娜家生活的艰难,渔夫出海打鱼冒着风险,再讲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最后讲渔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这样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们勤劳、乐于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第四 单元 教案 表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