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docx





《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doc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1、汉语史的性质及其实践意义是什么?(1)性质: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2)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在这一门科学中,我们研究现代汉语史怎样形成的,也就是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一般词汇、文字是怎样形成的。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a.一般的内部规律对于一切语言是共同的规律,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b.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如,汉语的内部发展规律和俄语不同;俄语的内部发展规律跟英语也不同。(3)实践意义
2、:研究汉语史,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话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第二节、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1、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著名的学者和重要的著作?这些著作的性质和体例大致是怎样的?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品是汉代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1)尔雅尔雅是中国最古的字典,
3、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书。王力先生认为这本书成书应在西汉。尔雅按意义分类,全书十九章,每章篇名都是用“释”表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十九篇中,前三篇是解释一般词语,方法是把许多同义词放在一起,而用一个单词来解释。例如释诂第一条是:”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这后十六篇是解释各种事物名称的,例如释亲:“父为考,母为妣。” 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宋代邢邴的尔雅疏(十三经注疏之一)流传至今。模仿尔雅的书很多,形成“雅学”。最早的是三国魏人张揖的广雅,书名是“尔雅的扩大”的意思。(2)方
4、言扬雄的方言在字典中属于特殊的类型,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方言也是按照意义排列,但是不像尔雅的分类那样系统,也没有“释”的篇名,如:“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凡语就是所谓的普通话。方言的不同大都是词汇的不同,也有一些可能是在不同的地区里的不同读音。“逆”和“迎”古音相近,都是迎接的意思。注明方言词的来源是本书的最大特点,受方言影响的著作,汉儒及后代的其他著作也有提到方言的地方。现存而且常见的有清杭世骏的续方言三卷,是从古书中搜寻材料来补充方言的但是没有标明出处。(2)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说
5、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第一部按字的偏旁编排的字典。这部书决定了将近两千年汉语字典的命运,因为后代的字典基本上都是继承说文的。全书收9353个字,归入540个部首进行解释;它给予后代汉语语义学巨大的影响,并且在正字法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唐宋以来,说文是研究中国文字的主要参考书。说文虽然对于每一个字都有解释它的意思,但是许慎这一部书的主要对象不是字义而是字形,他企图说明每一个字为什么那样写,主要是找出字的本义,使这个本义能说明这个字结构的理由。(3)释名东汉刘熙著的释名也是按意义编排的词典,在编排上很像,所以后代有人把它叫做逸雅,刘熙企图探求每一个字最初命名夫人原因,他认为语音和语义有必然
6、的联系,从语音可以探寻语义的来源,释名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例如:“江,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苦,吐也,人所吐也。”这样用双声叠韵作出解释的办法叫作“声训”(补:声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作解释的一种释义方法),声训不是科学的办法,虽然语音和语义有关系,但是,像释名那样主观臆断是错误的,不过这本书在汉语史上还有它一定的价值,因为我们可以从它的声训中窥见上古的语音系统。(4)词义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注解古书的工作可以追溯到汉朝。诗经的毛传、郑笺,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郑玄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朱熹诗集传、四书集注等等。(二)语音研究阶段 南北朝初(5世纪)明末(17
7、世纪)(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韵学,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相传沈约著了一部四声谱,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汉语里有四声了。(2)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原本已经不存在。现在通行的是宋真宗时陈彭年、丘雍奉命重修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共分206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五卷。一般人所说的“切韵系统”实际上是根据“广韵系统”。根据切韵的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联今音。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上可以从切韵上得到解释。(3)韵书外还有一些韵图,这是一种表格,同一直行表示声母相同,同一横行表示韵母、声调相同。现存最早的韵图是韵镜
8、和七音略,都是十二世纪的。切韵指掌图时代较晚,相传为司马光所作。 (4)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国语言研究主要在北方的活语言方面。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一部根据十四世纪北方话语音系统编著的一部韵书。全书共分十九韵,声调方面首次提出“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中原音韵一书所反映的音系,是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源头和基础,在中国语言学史具有划时代意义。(5)明初乐韶风,宋濂奉敕编撰的洪武正韵自称“一以中原雅音为定,”可是它里面杂着吴音的特点。从此以后,有许多音韵的书都以北音为根据,如朱权的琼林雅韵、陈铎的菉斐轩词林要韵、兰廷秀的韵略易通、毕拱辰的韵略汇通等。(三)全面发展阶段 清初(17世纪)太平天国(1
9、9世纪) (1)17世纪到19世纪(清初到太平天国)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清朝统治者对文化思想的控制最为严厉,一半学者多被迫离开现实而从事古书的整理合考证,汉语的古义和古音在这个时代都有很大的发现。这种作风很像汉儒,所以叫汉学;因为这种学问是实事求是,所以叫“朴学”。(2)主要研究成果:字典一类的官书:康熙字典陈廷敬等编,共收47021字,按部首编排,共分214部。康熙字典的优点是搜罗广泛,尽可能举例说明,并尽可能指出见于何书。佩文韵府收集作诗用的复音词和短语。骈字类编主要收集双音词。经籍纂诂阮元等编,收集经、史、子、集的各家注解,搜罗详尽,注明篇名。说文研究(文字学):清代说文四大家
1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释精确,批判的接受说文,指出语义发展的过程,不限于解释先秦古义。);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取说文和各种经书的字义互相印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古韵十八部排列,打破字形,窥见语义联系,体例较好:先列本义转注假借;别义;声训;古韵;转音)语义学(即训诂学):王念孙:广雅疏证(上古名物之学),读书杂志(校正古书错误);王引之:经义述闻(解释经义,纠正前人传注),经传释词(解释虚词)王氏父子的最大优点是不以说文出发,不拘泥于字形,一切以语音为准,即采用“以声求义”的研究方法,这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章炳麟,清代朴学殿军。同其弟子黄侃一起被后人称为“章黄学派”。
11、主要著作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等。古音学:古音,尤其是古韵方面,古音研究本从宋代已经开始了,但系统科学的研究是从明末陈第毛诗序古音考后开始。清初,顾炎武作音学五书,分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学者划分上古韵部的基础。其后,江永分古韵十三部,戴震分古韵九类二十五部,段玉裁十七部,孔广森十八部、王念孙、江有诰各分二十一部,章炳麟二十三部,黄侃二十八部。清代学者在声母研究上作出重大贡献的只有钱大昕一人,他证明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文字学:金文之学: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孙诒让名原甲骨学:孙诒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考释、殷周青铜器铭
12、文研究、金文丛考等。【补】甲骨四堂: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彦堂:董作宾;鼎堂:郭沫若唐兰:“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甲骨四少:唐兰、容庚、柯昌济、商承祚语法学:中国第一个语法学家是清代马建忠,他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语法学著作。第三节、汉语史的研究方法1、研究汉语史在方法上应当注意哪些方面?遵守哪些原则?(1)三个注意:认真审查研究的对象:辨别史料的时代,了解古人的伪书辨伪工作,不以书中所叙时代为标准,以著书时代为标准。深入细致的进行观察:考证力求精到,避免粗疏。区别一般和特殊:“例不十,不立法”;“例外不十,法不破。”(2)四个原则:研究汉
13、语史,首先应把握四个原则: 1.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语言的研究可分为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着眼于某一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动态的研究:着眼于不同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2.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语言的发展。 3.重现语言各方面的联系在语言的构成部分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辨认语言的发展方向可从两方面看:第一、古代语言循着什么方向达到今天的情况; 第二、今天的语言将来要朝哪一方向走。2、什么叫做“历史比较法”?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怎样应用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的主要缺点是什么?(1)始于19世纪初,最初叫比较语
14、法,语言的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用来寻找语言的发展规律。所谓比较,指的是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加以比较的研究。通过系统的找出不同语言里音近义同的词的对应规律,来确定不同语言的亲属关系。通过两种或几种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以探索语言的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印欧系语言的研究基础上诞生的。 (2)应用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汉藏语系诸语言作比较研究。(3)历史比较法也有自己的缺点:一是不能科学对待语言的起源、科学性等问题;二是不能联系社会的发展来研究;三不能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第四节、汉语史的根据1、汉语史的研究跟世界其他语言史的研究比较起来有哪些特点?研究汉语史的根据有哪些方面?每个方面对于汉语
15、史的建立有什么重大作用?(一)汉语史历史悠久,汉语几千年来始终保持着它的统一体,不曾分化为几种语言,汉语语音实际情况不能在一般书面语言上反映出来,因此汉语的研究是有一些困难的。(二)汉语史研究的根据:(1)历来保存下来的语言文字 :古文字学:汉字本身的就够反映着上古时代汉语的情况,如“六书”。古音学:姓氏及地名,往往保存了古音,地名如:山东费县(“费”音“秘”),广东番禺(“番”音“潘”)都保留了重纯音;人名:孟贲(古勇士),“贲”读“奔”;逢蒙(古善射者),“逢”读“蓬”。语义学:古人名外之的字,名和字应是同义或意义相关的词,可以互相印证,如:仲由,字子路,循着道路前进,叫做“由”;颜回,字
16、子渊,“回”本义旋转,“渊”是一种潆洄的水。(2)前人的研究成果:用汉语写下来的文字记载:甲骨文和金文、字典、韵书和韵图、历代韵文、诗歌、唐代变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接近口语的作品以及各个时代古人对于汉语史研究的成就。(3)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外语借词包括借入和借出: 汉语里的古奉母字,现代日语吴音都读b(並母),像“肥”bi、“妇”bu、“饭”bon;古微母日语吴音都读m(明母),像“武”mu、“微”mi、“万”man,可以证实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的说法.古汉语也从外语里借过来一些词.例如“印度”,梵语原音为“indu”或“Hindu”,汉代张骞通西域, 译作“身毒”,六朝时译为“天竺”,唐
17、代译为“印度”. “竺”和“毒”、“度”音相近, “竺”知母, “毒”、“度”定母,可以证实钱大昕“古无舌上音”的说法。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汉语偏正式复合词的构成,通常是“小名冠大名”,如“松树”、“蝗虫”、“鳝鱼”.清代学者俞樾指出,上古汉语有一种“大名冠小名”的构词法,如“鸟乌”、“草芥”、“鱼鲔”。汉台语里恰恰有类似的构词法。如云南罗平侬语的“李子”ma man、“桃子”ma ta:u、“石榴”ma sa:n,其中ma是果类大类名,这就给俞樾的说法提供了有力旁证。(4)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厦门话“方、飞、夫、分”等字声母念p,正是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的证明;“知、诛、猪、张”等字声母念t,正
18、是上古汉语没有舌上音的证明。广东话“急”念kp、“月”念jyt,“握”念ak正是古汉语入声有辅音韵尾-p、-t、-k的证明. 现汉方言对于词汇史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有些古词古义,现代普通话已经不用了,却往往在方言中保存了下来。例如用粘土放在模型里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古代叫做“墼”(ji)。东汉许慎说文土部:“墼,未烧也。”。现代普通话只叫做“土坯”,河北张家口一带方言仍叫“土墼”。第五节、汉语的亲属1、汉语在汉藏语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汉语和汉藏语系其他诸语言在语音、语法两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主要的差别?【补】亲属语言: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语言学家就把它们叫做亲属语
19、言。语系:语系是从语言历史的角度研究语言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假设,是将语言之间的关系比作和家族关系相似的谱系关系的一种模式。根据语言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把有关的语言归入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方言、土语这样一种分类的层级体系之中。(一) 汉语在汉藏语系中的地位:(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台语群,汉语和同系其他语言的关系,不像别的语系各语言关系那么密切。汉语几千年来始终保持着它的统一体,不曾分化为几种语言,汉语由于几千年前就和其他语言分开了,各自独立发展,到今天,自然在语音、语法、词汇上都有很大距离。(1)在汉藏语系中,汉语和侗傣语、苗瑶语、暹罗语、越南语(汉台语群)等的关系较近,和藏语、彝语、
20、缅甸语(藏缅语群)等的关系较远。(二)共同点:汉语和汉藏系诸语言的亲属关系:(1)语音方面:声调是音位的组成因素,这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点。汉藏语系所有的语言都具备声调;绝大多数的语言具有辩义的声调。 大多数语言具有-m,- n,- 韵尾,并且还有-p,-t,-k韵尾和它们作十分整齐的配合。 (2)语法方面:形尾和词头、词尾不丰富,构词词素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大部分的汉藏系语言(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汉台语群)都具有单位名词。(三)汉语和侗傣语、暹罗语、越南语等的关系较近,和藏语、彝语、缅甸语等的关系较远。也可从语音、语法两方面看出:(1)语音方面:汉台语群大多数语言具有-m,- n,- 韵尾,并且和-
21、p,-t,-k韵尾配合整齐。而藏缅语群里的语言则没有这两种韵尾的相配。(2)语法方面:从语序上看,汉台语群和藏缅语群的结构是不同的:从宾语位置上看,汉语和侗傣苗瑶比较接近。(四)汉语和同一语群其他语言的主要差别:(1)语音方面:同一语群许多语言都有长短音的分别,而汉语没有。(2)语法方面:汉语以外的其他汉藏系语言,形容词通常总是放在其所修饰的名词的后面,而汉语则相反。 例如:汉语:公牛 哈尼语:nu po 逐词翻译“牛公” 汉语:女人 武鸣壮语:xun pa 逐词翻译“人女”(3)词汇方面:汉台语群里许多语言单位名词已经发展为冠词的性质。例如壮语的“匹马”大致相当与英语的“the horse”
22、,这和汉语也是不同的.2、亲属语言的研究对于汉语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汉语亲属语言的研究,和汉语史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将来东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有了伟大的成就的时候,汉语史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第六节、汉语史的分期1、分期在语言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汉语史应当如何划分时期?分期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文体的转变为为什么不能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谈历史不能不谈分期,分期的作用,是使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加分明,是使历史上每一个大关键更加突出,因而使读历史的人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历史的面貌。汉语史是属于历史范畴的东西,因此,在历史科学中占着重要位置的分期问题,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 课后 复习题 个人 整理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