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李建才.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李建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李建才.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石林县民族小学 李建才摘要: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生活实际 运用知识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
3、班里举行了一次速算口算比赛。教学新课时,速算口算比赛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小括号”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8+74”与“74+8”两道算式,让学生复习运算顺序。然后出示应用题:工人师傅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5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几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学生列式计算如下:124+5=129=108(个),教师设疑: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出小括号。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矛盾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引进括号的原因和用途,懂得了先算括号里的数的道理。2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
4、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如何 培养 小学生 运用 所学 知识 解决 实际问题 能力 李建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