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口语交际.doc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口语交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口语交际.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口语交际【摘要】一直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语言交流的作用。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事的能力。”古人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口语作为生活中基础的交流手段,其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利用电话代替书信,成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信息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都在利用面试谈话代替书面考察,作为评价个人能力,检测实际水平的重要渠道。我国也以文件的形式,把口语交际能力当作一项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
2、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关键词 : 口语交际 教师 问题 策略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
3、学习规范语言的教学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为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口语交际对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放弃或忽视口语交际教学。目前,小学语文的各种考试仍局限于笔试方式,考试成绩仍是评价教师和学生唯一的依据,而各种考试和检测都没有或甚少触及口语交际,这种现状,造成教师迷失教学方向,形成考就教,不考就不教。 2、创建生活化的课堂,营造民主、宽松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课上,许多学生的嘴很“紧”。要真正的解放学生的嘴巴,就
4、要建立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呢?一是提倡创设仿真的生活情境, 或者依据教学内容把课堂上当时真实的情境作为教学情境。 二是提倡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于永正老师上言语交际课学一点问的本领就是这样。他抓住本班数学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被救者家属写来表扬信这一契机开始教学。他在让学生看过表扬信后,说:“朱校长说,准备在明天全校老师会上表扬周老师,但对这件事的具体情况还要了解一下。校长请我们班问问周老师,问清楚了,写下来,交给朱校长
5、。”巧妙地给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采访创设了跟校长交际的情境。不但如此,于老师下面还请来了周老师,让学生像记者一样提问,又是一个交际的情境。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为第一个交际情境所激发;而第二个交际情境则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教学中, 我们要打破课内课外的壁垒, 不拘泥于教材, 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广阔的生活天地之中,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于永正老师上的口语交际课认识蔬菜水果、招待客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上课,于老师就提着一篮子蔬菜、水果急匆匆地走进教室,然后告诉学生:因为家里来了客人,中午忙着去买
6、东西招待客人了。谁知道一进学校,上课铃就响了,只好把东西带到教室里来了由此引出让学生上台来介绍水果,给水果分类,模拟用蔬菜水果招待客人生活中,这样招待客人的情景我们经常会碰到,课堂上教师调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回忆当时在情境中是怎样做,怎样说的,如实地在课堂上呈现,这样的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我们主张调集学生已有的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活原型, 引导学生回忆当时自己在情境中的表现, 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材料, 让学生之间形成较为广泛的互动。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 把握教学契机, 然后通过师生评点、教师引导的方式
7、, 把一些口语交际的方法和要求传授给学生。这种基于学生原有认识基础、能力基础的教学更有效, 更容易转化为能力。 3、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例如吉春亚老师在执教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假如我会克隆,我要一课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上:“全球克隆问题研究大会”,“全球克隆成果鉴定大会”等字样,将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情境中,在引导学生了解了克隆的简单发展史后,提供这样一个交际案例:现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可能给
8、人类带来灾难,请问各位科学家,你们是否同意“克隆”呢?通过这样一个“动”的案例,人人参与,学生或是对自己的克隆研究成果进行阐述,或是对他人的克隆设想进行质疑训练时,教师还要注意,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不能仅仅是让其说出“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刘翔”那么简单,应该将教材延伸,给出一两个能引起学生争鸣的案例,如: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朋友是个克隆人,你会如何面对?请选择你的同桌或好伙伴来演一演。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交际的积极性,产生“互动”的效果,只有交际的双方都处于互动的状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训练。在案例的互动中,学生的语言自由放飞,这样的“活”的案例,为口语交际的实效提供了
9、保障,实现了交际的多向互动、沟通,使学生的言语五彩缤纷、充满个性,具有一定说服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想想,如果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课型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学会以教材为载体,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训练重点,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训练空间, 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落实训练要求了。 四、说是基础,听是习惯,要并驾齐驱。口语交际不同于以往的说话训练,它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终极目标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交际应对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之前都有一个通病愿说不愿听,会说不
10、会听。所以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听人说话的习惯, 引导学生听别人说话要认真、专注,听清楚别人表达的意思,抓住别人说话的要领,以便能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反应,灵动交际。据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的研究统计,在人的言语交流活动中,听所占的比重最大,占45%,说占30%,可见听的重要性。只有学会听,才可能发现别人言语中的信息,准确地接受和处理信息,而不会“此答非所问”,只有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可能就“来”的话语做出“去”的回应,否则整堂课要不只有单项的“自言自语”,要不就是“牛头对马嘴”,啼笑皆非。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听”呢?如在口语交际我要发明的机器人这个内容的训练中,在学生“设计”出自己要发
11、明的机器人 并做了介绍后,大家来评比谁的设计好?谁的设计有问题?你认为他该怎么改进,给他提出改进建议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先认真听,注意抓住他人“语言”中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回应,“交际”也就开始了。 五、努力规范和提高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做好学生的表率。 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生活经验积累的欠缺,认识、思维能力有限,加上与生俱来的性格原因等等,往往在口语交际时不愿、不会表达,有的表达时语言不规范,出现病句、方言等现象。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他们会模仿老师的样子学说话,学表达。如果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准确,语言修养良好,就会“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不仅能给教学艺术锦上添花,还能给
12、孩子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如果教师自身言语表达有问题,就很容易给孩子错误地示范和引导,直接导致教学艺术的失败。所以,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艺术修养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六、小学口语交际的现状:(现状之一):重书面,轻口语 由于受传统语文“重书面,轻口语”的束缚,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这一新型课程认识不够。有些教师是课紧就不上,课松就大家自由谈谈,不做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无目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更好的锻炼,使口语交际课如同虚设。笔者曾在几所农村小学看到过这样的口语交际课:教师用半堂课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剩下的半堂课要求学生将要表达的内容用笔写下来,以写代说,将口语课上成了“写话课”。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小学语文 有效 教学 口语 交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