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思想史(第7章-第8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7章-第8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管理思想史(第7章-第8章).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7章 科学管理时代的到来一个以追求效率和系统化为特点的时代一、人物事迹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1911)。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日耳曼敦。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律师,母亲生于有清教背景的家庭。18岁时,他成为了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
2、厂的一名模具工和机工学徒。1878年,泰勒加入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6年之内,从普通工人一路晋升为总工程师。在米德维尔公司的12年,泰勒逐步奠定了“任务管理系统”(即科学管理)的基础。1890年,担任制造业投资公司的总经理。此后先后在斯蒂尔马达公司、西蒙德滚轧公司、伯立恒钢铁公司做管理咨询工作,并基于海斯-巴斯的会计系统制定了成本会计系统。1906年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长。1915年病逝,享年59岁。他的著作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1895年发表的计件工资、1903年发表的工厂管理以及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二、泰勒的三大实验(1)搬运铁块实验研究方法:从车上或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几
3、秒钟;带着所搬的铁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的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每步需要多长的时间;把生铁扔下是几秒或堆放是几秒;空手回到原来的地方每走一英尺需要多少时间。研究结果: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进行训练,并采用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每个工人每天的搬运量从12吨提高到47.5吨,工资从1.15美元上升到1.85美元。实验核心:第一,精心科学地挑选工人;第二,诱导工人使之了解这样做对他们没有损害,还可以得到利益;第三,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帮助,使之获得完成既定工作量的技能;第四,按科学的方法去干活会节省体力。(2)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试验情况:实验前:不同的活,同样的铲铲铁砂容易疲劳,铲煤重量
4、不足。研究发现:当工人在操作中的平均负荷量大致是每铲21磅时,他就能干出最大的工作量。实验:不同的活,不同的铲使得铲任何一种物料的重量都在21磅;设计一个有标号的两张纸卡,一张记载所领工具及干活地点,一张记录前一天工作及收入情况。试验后:每年为公司节约大概8万美元。实验结论(提出新的管理思想):将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经营管理领域;计划和执行相分离;标准化管理概念的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3)金属切削实验实验情况:用26年时间,耗80万吨钢材,三万次实验。实验结论:实验取得巨大成功,并得到一个重大的副产品发明高速钢且取得专利。这个实验成果形成了能为不同金属和器材使用加工材
5、料和速度方面的规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科学管理原理 3项假设前提 2个基本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 3个基本出发点 4项任务 3大内容(1)三项基本假设前提当时,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而如果能通过科学管理将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则劳资双方都会得到利益,这些矛盾就可以解决。“经济人”假设。人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货币收入,或者说只要能使人得到经济利益,他愿意配合管理者挖掘出他自身最大的潜能。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率的,但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是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2)两个基本原理作业研究原理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
6、目的。分解动作,研究每个动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去掉不合理要素,对保留下来的加以改进合并,形成标准作业法。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呀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一天合理的工作量。(3)三个基本出发点一是效率至上。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在各项工作中,要挑选一流的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的环境也是标准化的,不用考虑人性
7、的特点,将人训练成为一种肉体机器。三是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为追求效率最高,管理人员和工人都要实行重大的精神革命,在工作中要互相协作共同努力。(4)四项任务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 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学会工作。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选自身工作的做法,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自我培训。 试图从工人素质上找到管理赖以发挥长久作用的基础第三,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将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高度统一起来,以便管理的各项措施得以顺利实施第四,资方与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进行分工,资方做自己比工人更胜任
8、的那部分工作,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几乎将所有的工作后的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工人们身上的管理方法。 将管理的职能与一线工人的作业职能区分开来,且强调责任承担不同(5)三大内容作业管理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认为,把老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条例,就构成了一种科学。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人尽其才。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差别工资制(1895)“干得多拿得多”,克服磨洋工现象,调动工人积极性。组织管理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改变凭经验工作的方法,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以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
9、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例外原则:企业高管将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处理,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为重要事项的控制决策权。工时和成本控制管理员工作流程管理员车间纪检员管理哲学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工人、管理者)双方将注意力由分配剩余向增加剩余转变一种转变人性的管理传统的小农意识向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意识转化主张将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使得有人从事专职管理工作。第8章 传播效率真理最正统的门徒:卡尔巴思卡尔G巴思(1860-1939)出生于挪威,175-1877年在霍顿技术学校接受教育,1877年,成为霍顿海军造船厂的机械工学徒。1881年,移居美国,在威廉塞勒斯公司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14年
10、的时间,从一名绘图员晋升为总机械设计师。离开塞勒斯公司之后,他以教授数学和手工技艺为生,在伦理文化走读学校执教时,结识了泰勒。1899年,巴思来到伯利恒钢铁公司加入了泰勒的团队,他出色的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任务,采用一种循环形式的初级对数计算尺,解决了机器进料和速度问题。在金属切割试验中,他废除仅凭经验的生产工艺,确定机器、工具、进料以及速度等各要素的一种最佳组合。泰勒倚重巴思帮助他开发新的工程技术和方法,巴思协助泰勒进行科学管理体制的最初应用。1908-1912年,他曾协助乔治巴布科克在富兰克林汽车公司应用科学管理体制,从而成为汽车产业合理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巴思还分别在芝加哥大学(1914-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管理 思想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