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doc
《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1、设备管理的意义 加强设备管理,使设备经常处于技术完好的状态,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保证,是改善工人劳动条件,防止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途径。更是维护企业财务不受损失的有效措施。 设备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任何形式的生产都要围绕设备来进行。任何忽视设备管理,片面追求生产的行为和认识都是不正确的。轻者会缩短设备正常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严重者会导致机毁人亡,对个人及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设备要为生产的正常进行服务。要充分发挥设备潜能,拓展设备功能,
2、提高设备利用率,努力提高生产效率。2、设备的使用 使用设备必须按照设备的性能合理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一方面防止闲置不用,另一方面又要禁止滥用。使用设备要遵守五项纪律1)正确按操作规程使用,安全规范操作;2)保持设备清洁,按规定加油润滑;3)遵守设备交接制度;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及时上报,检查处理。3、具体的说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1)认真培训设备操作人员 设备状态的好坏,与操作者的使用水平直接相关。俗语“东西在乎人用的”,就很明白的说明了这一点。操作人员上岗不仅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培训,还要对设备使用、安全知识进行严格培训,达到“三懂四会”标准,才能正常上岗,成为
3、一名合格的操作工,即“懂设备性能、懂操作技术、懂工艺流程;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这一方面在我们企业来说做的相当不够。2)建立相应规章制度 各个主管部门要针对不同设备的特点,制定一套科学严谨、通俗易懂的规章制度。包括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定期检查维护规程、岗位责任制等。并把管好用好设备的责任制落实到人,例如:空压机操作规程等。3)充分发挥设备性能 首先根据生产特点及工艺流程,合理配备设备。根据设备结构性能,合理安排生产任务,使之既满负荷,又不超负荷工作,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安装必要的防护、防潮、防腐、保温或降温装置,配备必要的测量控制和安全仪器、仪表装置。掌握设备的磨损
4、腐蚀规律,为设备的正常维修提供可靠信息。同时要重点分析设备的非正常磨损、腐蚀原因,为以后的设备管理使用提供依据。4)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是指严格按操作规程精心使用、细致观察、随时改善设备运行状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主要内容和要求: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整齐、安全六点。具体内容:按照操作规程精心使用,不滥用设备,定期检查,及时调整,保证设备技术状态完好。保证设备“三不漏”: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气。按照规定加注和更换润滑油、润滑脂,保持油路畅通。设备上油线、油标应清洁醒目。润滑油、润滑脂质量应符合要求,对精密、大型、重点专用设备实行四定管理:“定使用人员、定检修人
5、员、定操作规程、定备品备件”。(1) 维护保养的类型 一般采用三级保养制: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日常保养简称日保:由操作工人负责,班前对设备检查、润滑,班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下班时对设备进行清扫,擦拭。一保: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为辅,按计划对设备局部或重点部位拆卸检查、清污、疏通油路、清洗、调整各个部位。二保: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为辅,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修。(2)设备修理 设备修理是对设备物质磨损的一种补偿,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日常修理、事后修理、预防修理、生产修理、改善修理、预知修理。一般采用生产修理:生产修理是指事后维修和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操作 维护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