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护理.doc
《跟骨骨折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骨骨折护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跟骨骨折护理一、疾病概述 :跟骨为足的主要承重骨,是足纵弓的后侧支撑点,它与距骨协同承担足负重量的一半以上,跟骨的形态和位置对维持足的纵弓和负重,有极其重要意义。跟骨可分为体部及跟结节;跟结节为跟腱附着点,有强大的蹠屈作用。跟骨体的上部有前,中、后3个关节面,与距骨相应关节面相对应,构成跟距关节。使足有内翻、外翻、内收,外展的活动。以适应往高低不平道路上行走。在跟骨的前内缘有载距突为支撑距骨体和颈的一部分,又为坚强的跟舟韧带附着部,支持距骨头承担体重,跟骨前端与骰骨构成跟骰关节。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40左右的跟骨结节角为跟距关系正常与否的一
2、个重要标志。跟骨骨折时,此角常变小,甚至呈负角,如不矫正,将降低腓肠肌的收缩力,而影响足的功能。跟骨骨折为足部常见骨折,多发于成年男性。多为间接暴 力引起,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为跟骨骨折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坠地时,足常不能平衡着地,可导致不同部位的骨折。如由高坠地,身体重力沿胫骨(经)距骨向下传导至跟骨,则跟骨可被垂直压缩或劈裂骨折。如由高坠下足踝外翻足跟着地时,则可引起跟骨结节纵形骨折;内翻足跟着地时,可引起跟骨载距突骨折;若由高坠下足蹠屈着地时,可引起跟骨结节的横形撕脱;足的强力扭旋,可引起跟骨的前突部骨折。二、临床表现1.伤后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负重。2.足跟横径增宽,可有内翻或外翻畸形
3、。并有程度不等的肿胀和瘀血斑。3.可有前足增长和足纵弓低平,多有外踝下膨出,甚至足呈舟状畸形。4.足跟两侧挤压和足跟底部按压及沿跟骨纵轴扣压均有明显疼痛。5.踝关节背伸、蹠屈及内翻外翻活动,均有明显受限。6.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或继而臀部着地时,除引起跟骨骨折外,尚可合并腰椎压缩骨折,甚至颅底骨折和颅脑损伤,应注意全面检查,以免漏诊。三、护理要点1.近跟距关节面的跟骨体部骨折,复位需配合跟骨牵引,应注意牵引的位置,重心、患者的体位等。2.穿针外固定或内固定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针眼,伤口的渗液渗血情况。如发现渗出不止者,将患足抬高,报告医生给予止血等处理。保持针眼伤口干燥,预防感染。3.跟骨反弹器固
4、定,应注意针锁有无松动,以防滑脱。四 局部护理1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回流,减轻局部肿胀或疼痛。限制患肢活动,必要时用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可解除疼痛,避免患肢畸形及病理性骨折。由于骨组织感染后可发生骨质疏松和破坏,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因此在搬动患肢时避免患处产生应力,应给予协助,动作要轻,注意保护好患肢。有窦道形成时,加强局部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恢复期要注意局部炎症症状变化,防止炎症复发。切口感染给病人增加痛苦,病人对患肢能否恢复正常功能存在担忧,对医疗费用的增加存在顾虑,对进入社会角色的时间延长存在焦虑。因此,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通过关心、交流、理解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折 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