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食品卫生PPT课件.ppt
《动物食品卫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食品卫生PPT课件.ppt(1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动物性食品的生物性污染与控制第一节第一节 食源性感染食源性感染一一 食源性感染概念食源性感染概念人们食用了患病动物的肉、蛋、乳等或被病原人们食用了患病动物的肉、蛋、乳等或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某种人兽共微生物污染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某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患传染病或寄生虫病。二二 食源性感染的危害食源性感染的危害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生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生40-6040-60亿例食源性腹泻亿例食源性腹泻 发展中国家:死亡发展中国家:死亡 200200万人万人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30%30%以上的人群患食源性疾病以上的人群患食源性疾病 死亡死亡 20/ 20/百万百万每个
2、人都面临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每个人都面临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每年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每年有7600 7600 万例食物相万例食物相关疾病发生关疾病发生危害危害疾病名称 病例数支气管炎 1200万流感 5000万普通感冒 6200万食物相关疾病 7600万 CDC统计(2000) 牛海绵状脑病(英)牛海绵状脑病(英) 1987198720192019年间,殃及年间,殃及30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国家和地区,1717万头病牛被宰杀万头病牛被宰杀 二恶英(二恶英(dioxindioxin)污染(比利时,)污染(比利时,20192019) 宰杀销毁宰杀销毁10001000万只蛋鸡、
3、肉鸡万只蛋鸡、肉鸡李斯特菌污染(美,李斯特菌污染(美,20192019)熟食品引起食物中毒,殃及熟食品引起食物中毒,殃及2323个州个州 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日,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日,20002000)奶产品,奶产品,1450014500多人患病多人患病 甲型肝炎病毒(中国,甲型肝炎病毒(中国,1987.121987.121988.021988.02) 食用污染毛蚶,上海食用污染毛蚶,上海3030万人患甲肝万人患甲肝 大肠杆菌(日,大肠杆菌(日,20192019)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O157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超过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超过万人,殃及人,殃及4444个都府县个都府县
4、美国:每年约美国:每年约72007200万人发生食源性疾病,损万人发生食源性疾病,损失失$3500$3500亿亿英国:英国:1987-20191987-2019证实的病牛达证实的病牛达1717万头万头禁止进出口禁止进出口: :每年损失每年损失$52$52亿亿病牛宰杀病牛宰杀: : 损失损失$300$300亿亿比利时的二噁英污染事件比利时的二噁英污染事件 动物性食品禁止上市并销毁的损失达:动物性食品禁止上市并销毁的损失达:3.553.55亿欧元;亿欧元; 禁止动物性产品出口的禁止动物性产品出口的食品工业损失:食品工业损失:1313亿欧元。亿欧元。经济损失经济损失食品细菌污染食品细菌污染致病性细菌
5、致病性细菌(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非致病性细菌非致病性细菌(腐败变质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概念食品腐败变质概念 指在指在微生物为主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酶性和非酶性变化,的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酶性和非酶性变化,结果使食品的品质降低,或变为不能食用的结果使食品的品质降低,或变为不能食用的状态。状态。以食品组成性质为基础以食品组成性质为基础 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 主要由微生物的作用引起的主要由微生物的作用引起的 三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三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综合作用 食品的组成和性质食品的组成和性质 酶类酶类生化作
6、用(后熟、呼吸作用等)生化作用(后熟、呼吸作用等)加速腐败变质加速腐败变质 营养成分、水分、营养成分、水分、pHpH值、渗透压值、渗透压影响食品中微生物的影响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菌相繁殖、菌相决定腐败变质的进程和特征决定腐败变质的进程和特征 鱼、禽、肉、蛋、豆类鱼、禽、肉、蛋、豆类腐败菌为优势菌种,蛋白腐败菌为优势菌种,蛋白质腐败为特征质腐败为特征 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细菌、酵母,产酸发酵细菌、酵母,产酸发酵 脂肪为主的食物脂肪为主的食物酸败酸败 组织、细胞的完整性组织、细胞的完整性组织溃破、细胞膜碎裂是促进腐组织溃破、细胞膜碎裂是促进腐败变质的条件败变质的条件 细碎的肉馅
7、、解冻后的鱼和肉、籽粒不完整的粮豆等细碎的肉馅、解冻后的鱼和肉、籽粒不完整的粮豆等 游离水游离水 (自由水):指细胞间的水,它在(自由水):指细胞间的水,它在组织间可以循环移动,在食物中形成汁液,组织间可以循环移动,在食物中形成汁液,当压榨或切断食品时,游离水可以分离出当压榨或切断食品时,游离水可以分离出来,加热至水的沸点时,该游离水容易被来,加热至水的沸点时,该游离水容易被蒸发脱出。蒸发脱出。 结合水:是含于细胞内原生质的水、压榨、结合水:是含于细胞内原生质的水、压榨、加热均不受影响。加热均不受影响。水分活性水分活性(Water activing,简称简称Aw)是指食)是指食品在密闭容器内的
8、水蒸汽压(品在密闭容器内的水蒸汽压(P)与在相同)与在相同温度下的纯水蒸汽压(温度下的纯水蒸汽压(Po)之比值,即)之比值,即AwP/Po。0 Aw 1 不同浓度食盐水溶液的不同浓度食盐水溶液的AW 食盐浓度食盐浓度%AW0.90.9951.70.9903.50.987.00.9610.00.9416.00.9030.00.86 不同浓度蔗糖水溶液的水分活性不同浓度蔗糖水溶液的水分活性蔗糖浓度蔗糖浓度%AW8.510.99515.40.99026.1 0.98048.20.94058.40.90059.20.580AW 为为0.7 以下时一般霉以下时一般霉菌不生长。菌不生长。AW 为为0.6以
9、下以下 易保藏易保藏 微生物微生物 细菌、酵母、霉菌(微生物酶类)细菌、酵母、霉菌(微生物酶类) 糖酵母属糖酵母属糖浆、蜜饯、蜂蜜等发酵酸败糖浆、蜜饯、蜂蜜等发酵酸败 德马利氏酵母属德马利氏酵母属盐腌食品变质、酸性食品氧化生盐腌食品变质、酸性食品氧化生膜膜 汉逊氏和毕氏酵母属汉逊氏和毕氏酵母属酒精氧化、变质酒精氧化、变质 红酵母属红酵母属肉类红斑肉类红斑 曲霉属、青霉属曲霉属、青霉属食品霉变的先兆食品霉变的先兆 根霉属、毛霉属根霉属、毛霉属食品霉变的象征食品霉变的象征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温度温度 湿度湿度 阳光(紫外线)阳光(紫外线) 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蛋白
10、质多肽氨基酸 胺类、胺类、 有机酸类、各种碳氢化合物有机酸类、各种碳氢化合物 食品中脂肪的分解食品中脂肪的分解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蛋白质的分解 蛋白酶蛋白酶肽链内切酶肽链内切酶胨、肽胨、肽氨基氨基酸酸酪胺、组胺、尸胺、腐胺(恶臭酪胺、组胺、尸胺、腐胺(恶臭硫化氢(恶臭)硫化氢(恶臭)脱羧酶脱羧酶脱硫脱硫酶酶脱羧酶脱羧酶u鉴定指标鉴定指标 感观:硬度、弹性下降,结构、外形、颜色、气味改变感观:硬度、弹性下降,结构、外形、颜色、气味改变 物理:浸出物量、浸出物电导率、折光率、冰点、粘度等物理:浸出物量、浸出物电导率、折光率、冰点、粘度等 化学:挥发性盐基总氮化学:挥发性
11、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二甲胺、三甲胺含量测定(水产品)、二甲胺、三甲胺含量测定(水产品)、K值等值等 微生物:菌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毒素等微生物:菌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毒素等 u脂肪的酸败脂肪的酸败 氧化氧化过氧化过氧化过氧化值升高过氧化值升高脂酸脂酸酸价升高酸价升高醛、酮(刺激性气味)醛、酮(刺激性气味)醛酸败醛酸败酮酸败酮酸败u鉴定指标鉴定指标 感观:颜色、气味改变感观:颜色、气味改变 物理:过氧化价、酸价、碘价、凝固点、比重、折光率、皂化物理:过氧化价、酸价、碘价、凝固点、比重、折光率、皂化价等价等 化
12、学:羰基(醛酮)反应化学:羰基(醛酮)反应 微生物:菌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毒素等微生物:菌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毒素等 脂解酶脂解酶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碳水化物碳水化物水解酶水解酶发酵、酵解发酵、酵解醇、醛、酮、羧酸醇、醛、酮、羧酸水、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酸度升高、产气、异味酸度升高、产气、异味u鉴定指标鉴定指标 感观:外形、颜色、气味改变感观:外形、颜色、气味改变 物理:酸度升高物理:酸度升高 化学:糖、醇、醛、酮含量升高、产气化学:糖、醇、醛、酮含量升高、产气 微生物:菌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毒素等微生物:菌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毒素等卫生学意义卫生学意义
13、 不良的感官性质,使人难以接受不良的感官性质,使人难以接受 刺激性气味刺激性气味 异常颜色异常颜色 组织溃烂组织溃烂 粘液污秽粘液污秽 营养价值降低营养价值降低 可能引起食物不良反应或中毒可能引起食物不良反应或中毒 产生致癌物前体(如胺类)产生致癌物前体(如胺类)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确保人体健康为前提确保人体健康为前提 选捡、烹调加工等方法对轻度和部分腐败食品进行处理选捡、烹调加工等方法对轻度和部分腐败食品进行处理第三节第三节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一、概述一、概述 概念概念人们食入了含有大量活菌或毒素的食品,引起人们食入了含有大量活菌或毒素的食品,引起细菌性消化道感染或毒素吸收入体
14、内而造成的细菌性消化道感染或毒素吸收入体内而造成的急性中毒。急性中毒。 分类分类1 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指因摄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指因摄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概念概念 规律规律原因食品集中原因食品集中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明显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明显发病的季节性强发病的季节性强2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因食入了被产毒真菌污染并在其中产生了致病量因食入了被产毒真菌污染并在其中产生了致病量毒素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毒素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概念概念 规律规律有一定的地区性有一定的地区性有一定的季节性有一定的季
15、节性 机制机制感染型感染型 病原菌随食物进入肠道,在肠道内病原菌随食物进入肠道,在肠道内继续生长繁殖、附于肠黏膜或侵入黏膜及黏膜继续生长繁殖、附于肠黏膜或侵入黏膜及黏膜下层,引起肠黏膜的充血、下层,引起肠黏膜的充血、白细胞白细胞浸润、水肿、浸润、水肿、渗出等炎性病理变化。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可渗出等炎性病理变化。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可使机体温度升高,亦可协同病原菌作用于肠黏使机体温度升高,亦可协同病原菌作用于肠黏膜,使机体产生胃肠道疾病。膜,使机体产生胃肠道疾病。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发病机制为三种类型:感染型、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发病机制为三种类型: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毒素型和混合型混合型混合型 某些病
16、原菌,如副溶血性弧菌,进入某些病原菌,如副溶血性弧菌,进入肠道除侵入黏膜引起尝黏膜的炎性反应外,还产肠道除侵入黏膜引起尝黏膜的炎性反应外,还产生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的肠毒素。生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的肠毒素。毒素型毒素型 某些病原菌污染食品后,在食品中某些病原菌污染食品后,在食品中产生引起急性胃肠炎反应的产生引起急性胃肠炎反应的肠毒素(外毒素)肠毒素(外毒素),多为蛋白质。有些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的酶类,多为蛋白质。有些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的酶类,改变细胞的分泌功能,抑制小肠对改变细胞的分泌功能,抑制小肠对Na+和水的和水的吸收,而促进吸收,而促进Cl-分泌,使得分泌,使得Na+、水、水、Cl-在在肠腔潴留
17、而致腹泻。肠腔潴留而致腹泻。 特点特点中毒的局限性中毒的局限性暴发的条件性暴发的条件性发病的集中性发病的集中性症状的特殊性症状的特殊性不具有不具有传染性传染性“病从口入病从口入” 达到达到致病量致病量 二、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二、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1 病原病原目前至少有目前至少有6767种种O O抗原和抗原和22002200个以上血清型个以上血清型, , 根据其对宿主根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的致病性, , 可分为三类可分为三类伤寒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 (甲、乙、丙甲、乙、丙) )人人肠热症肠热症鼠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肠炎杆菌 猪霍乱杆菌猪霍乱
18、杆菌儿童伤寒儿童伤寒人、动物人、动物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 鸡伤寒沙门氏杆菌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动物动物胃肠炎(食物中毒):最常见胃肠炎(食物中毒):最常见鼠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大于大于10108 8食物中毒(发热、恶心、呕吐、食物中毒(发热、恶心、呕吐、 腹痛、水样泻)腹痛、水样泻)败血症:败血症:希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肠炎沙门菌血血败血症(高热、寒战、厌食、贫血)败血症(高热、寒战、厌食、贫血)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心内膜炎 (1
19、) (1) 不耐热不耐热 100100立即死亡立即死亡 70 570 5分钟死亡分钟死亡 (2) (2) 不分解蛋白质:不分解蛋白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的变化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的变化 (3) (3) 有菌毛有菌毛 (4) (4) 产生内毒素、肠毒素产生内毒素、肠毒素2 特性特性3机制机制感染型感染型/ /混合型混合型 进入食物途径进入食物途径 生肉污染生肉污染 熟制品污染熟制品污染季节性季节性 多见于夏秋季多见于夏秋季中毒食物中毒食物 动物性食品为主动物性食品为主 生前感染:原发、继发生前感染:原发、继发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肉类最常见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
20、,肉类最常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症状急性胃肠炎症状 发热发热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 (1) (1) 细菌分离培养细菌分离培养:接种:接种 培养分离培养分离 鉴定菌型鉴定菌型 (2) (2) 血清学鉴定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试验:玻片凝集试验 鉴定血清型鉴定血清型 (3) (3) 比较血清凝集效价比较血清凝集效价:恢复期比早期明显升高:恢复期比早期明显升高治疗:治疗:轻者轻者 对症处理(补充水和电解质)对症处理(补充水和电解质) 重者重者 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和副伤寒食物中毒食物中毒败血症败血症第第1周取静脉血周取静脉血可疑食物可疑食物血血第第1-3周取骨髓液周取骨髓液 呕吐
21、物呕吐物第第2周起取粪、尿周起取粪、尿液液查病原查病原标本标本SS平板平板生化反应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血清学鉴定双糖发酵等双糖发酵等玻片凝玻片凝集试验集试验防止食品污染防止食品污染(1) 采取措施控制病畜采取措施控制病畜 禽肉进入市场禽肉进入市场(2) 加强肉品加强肉品 蛋品卫生管理蛋品卫生管理(3) 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4) 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工作人员定期检查控制繁殖控制繁殖(1) 低温贮存低温贮存(2) 加盐量达加盐量达10%食前彻底加热食前彻底加热 肉块深部温度肉块深部温度80 肉块肉块1kg,持续煮沸,持续煮沸2.53小时小时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是人
22、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通称痢疾杆菌dyseatery bacteria痢疾志贺菌痢疾志贺菌 志贺菌食物中毒志贺菌食物中毒1 1 病原病原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无色半透明无色半透明S S型菌落型菌落多数不分解乳糖,动力试验阴性多数不分解乳糖,动力试验阴性宋内志贺菌部分菌株出现宋内志贺菌部分菌株出现R R型菌落型菌落 迟缓发酵乳糖迟缓发酵乳糖培养特性培养特性抵抗力抵抗力弱、理化因素敏感弱、理化因素敏感 (60 10 min)37 水中存活水中存活20 d、冰块存活、冰块存活96 d对酸敏感、化学消毒剂敏感对酸敏感、化
23、学消毒剂敏感抗菌素敏感、易发生耐药性抗菌素敏感、易发生耐药性志贺菌的血清学分型志贺菌的血清学分型 菌菌 种种 群群 型型 亚亚 型型痢疾志贺菌痢疾志贺菌 A110 8a、8b、8c福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 B16,x,y变型变型 1a、1b、2a 2b、3a、3b 3c、4a、4b鲍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 C118宋内志贺菌宋内志贺菌 D1进入食物途径进入食物途径 生肉污染生肉污染 熟制品污染熟制品污染季节性季节性 多见于春夏秋季多见于春夏秋季中毒食物中毒食物 熟食在熟食在2030存放存放 痢疾杆菌痢疾杆菌经口而入经口而入回肠、结肠、直肠定居繁殖回肠、结肠、直肠定居繁殖毒素入血,达毒素入血,达中枢神经
24、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肠壁上皮细胞坏死、炎症、溃疡肠壁上皮细胞坏死、炎症、溃疡脓血黏液便脓血黏液便慢性感染、带菌者(传染源)慢性感染、带菌者(传染源)痊愈痊愈 中毒性痢疾病人中毒性痢疾病人5 5 诊断与防治诊断与防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肉类最常见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肉类最常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症状急性胃肠炎症状 发热发热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4 4 中毒表现中毒表现急性胃肠炎型,泡沫粘液便或血液便,里急急性胃肠炎型,泡沫粘液便或血液便,里急后重。后重。 性质:耐热,性质:耐热,601601 有菌毛,有的产生肠毒素有菌毛,有的产生肠毒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致
25、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 产生肠毒素(耐热、不耐热)产生肠毒素(耐热、不耐热)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侵袭结肠粘膜侵袭结肠粘膜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侵袭小肠粘膜侵袭小肠粘膜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产生志贺样毒素产生志贺样毒素1 1 病原病原流行季节流行季节 夏秋季多发夏秋季多发中毒食品中毒食品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熟肉、蛋类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熟肉、蛋类进入食品的途径进入食品的途径 粪便粪便水源、土壤、手水源、土壤、手食物食物毒素型中毒毒素型中毒(1)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机制:产生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食品卫生 PPT 课件
限制150内